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8,182 篇 期刊文献
  • 631 篇 会议
  • 3 件 标准

馆藏范围

  • 8,816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8,403 篇 医学
    • 6,721 篇 临床医学
    • 1,248 篇 医学技术(可授医学...
    • 542 篇 基础医学(可授医学...
    • 469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 450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450 篇 中西医结合
    • 212 篇 护理学(可授医学、...
    • 105 篇 口腔医学
    • 32 篇 中药学(可授医学、...
    • 15 篇 中医学
  • 770 篇 工学
    • 707 篇 生物医学工程(可授...
    • 19 篇 生物工程
    • 18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14 篇 软件工程
    • 11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10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10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9 篇 机械工程
  • 144 篇 教育学
    • 133 篇 教育学
    • 6 篇 心理学(可授教育学...
  • 143 篇 管理学
    • 123 篇 公共管理
    • 10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8 篇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
  • 91 篇 理学
    • 68 篇 生物学
    • 7 篇 科学技术史(分学科...
  • 30 篇 农学
    • 16 篇 作物学
    • 9 篇 兽医学
  • 10 篇 文学
    • 7 篇 新闻传播学
  • 10 篇 历史学
    • 8 篇 中国史
  • 8 篇 经济学
    • 8 篇 应用经济学
  • 5 篇 哲学
  • 4 篇 法学
  • 1 篇 艺术学

主题

  • 205 篇 诊断
  • 192 篇 治疗
  • 151 篇 磁共振成像
  • 105 篇 预后
  • 102 篇 危险因素
  • 101 篇 患者
  • 101 篇 系统性红斑狼疮
  • 79 篇 病例报告
  • 76 篇 指南
  • 69 篇 2型糖尿病
  • 62 篇 体层摄影术,x线计...
  • 59 篇 安全性
  • 58 篇 老年人
  • 54 篇 临床应用
  • 51 篇 骨质疏松
  • 49 篇 炎症性肠病
  • 48 篇 糖尿病
  • 47 篇 专家共识
  • 47 篇 北京协和医院
  • 45 篇 糖皮质激素

机构

  • 5,472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
  • 1,739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
  • 376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
  • 318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
  • 271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
  • 202 篇 北京协和医院
  • 181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
  • 171 篇 北京协和医学院
  • 151 篇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117 篇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 117 篇 解放军总医院
  • 105 篇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 102 篇 北京医院
  • 89 篇 中日友好医院
  • 89 篇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 76 篇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
  • 74 篇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
  • 73 篇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
  • 70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
  • 69 篇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

作者

  • 256 篇 曾小峰
  • 240 篇 夏维波
  • 232 篇 晋红中
  • 224 篇 金征宇
  • 197 篇 薛华丹
  • 189 篇 黄宇光
  • 186 篇 张奉春
  • 176 篇 钱家鸣
  • 174 篇 张文
  • 162 篇 崔丽英
  • 149 篇 于康
  • 149 篇 方凯
  • 146 篇 吴东
  • 144 篇 zeng xiao-feng
  • 138 篇 zhang feng-chun
  • 135 篇 zhao yan
  • 134 篇 张福泉
  • 133 篇 wang ou
  • 129 篇 聂敏
  • 126 篇 zeng xiaofeng

语言

  • 8,804 篇 中文
  • 12 篇 英文
检索条件"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加强医疗科"
8816 条 记 录,以下是4991-5000 订阅
排序:
种痘水疱病样EB病毒感染相关T细胞增生性疾病一例
收藏 引用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16年 第3期32卷 167-169页
作者: 李芸 何志新 刘跃华 孙秋宁 方凯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皮肤科 北京100730
患者,女,7岁。皮肤出现红斑水疱伴发热,反复发作4年。下肢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示:表皮坏死,真皮血管管壁变性、坏死,血管周围淋巴细胞浸润,浸润细胞有异型。皮下脂肪组织血管管壁坏死,周围可见淋巴细胞浸润。EB(Epstein-Barr)病毒IgG抗体(E...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三种吸痰方式对机械通气效果影响的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4年 第25期20卷 3283-3286页
作者: 田丽源 周文华 明亚燃 孟凡姣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急诊科 100730
机械通气是一种呼吸支持技术,目前普遍应用于各种原因所致的呼吸衰竭、麻醉及外手术后的呼吸支持治疗[1]。保持呼吸道通畅对于有创机械通气患者至关重要,而吸痰是保持呼吸道通畅最重要的护理措施之一。其主要目的是将气道内的分...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头部CT高信号影伴双眼视力下降发作性肢体抽搐
收藏 引用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12年 第4期12卷 488-490页
作者: 李力波 张君怡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神经科 100730
病历摘要患者男性,49岁。主因右侧上肢无力5个月、视物模糊3个月,加重1周,于2011年7月19日入院。
来源: 评论
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毛霉菌病患者的护理
收藏 引用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1年 第27期17卷 3332-3333页
作者: 李晶 孟伟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 100032
报告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合并毛霉菌病患者的护理。通过护士对患者采取治疗期间的口鼻黏膜溃烂的特殊专护理,同时加强呼吸道及PICC管路的管理,有针对性进行饮食指导和用药护理,注重心理护理和健康宣教等措施,患者好转出院。
来源: 评论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治思考
收藏 引用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1年 第6期59卷 1-4页
作者: 邢小平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 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内分泌重点实验室北京100730
我国即将快速进入老龄社会,骨质疏松骨折严重威胁老年人生命及生活质量,给家庭和社会造成严重负担。对骨质疏松症认知水平的提高及对其诊治过程细节的了解和掌握将有助于更精准的完成诊疗,从而更有效地降低骨质疏松骨折风险。
来源: 评论
影像技术进步助外进入精准微创时代
收藏 引用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2012年 第12期6卷 14-15页
作者: 李晓光 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北京协和医院放射科 100005
手术是有创性的治疗手段,去除病变组织为其目的,但不可避免的是以机体解剖结构和功能的损伤为代价。最大化地去除病变、最小地损伤正常组织和功能以及最佳的术后恢复应该是外追求的目标。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人文医学理念的深...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肠道缺血再灌注损伤时淋巴干结扎及谷氨酰胺营养干预的作用
收藏 引用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2010年 第5期17卷 443-448页
作者: 何桂珍 董良广 周开国 陈雪峰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肠外肠内营养科 北京100730
目的研究肠道缺血再灌注损伤时肠淋巴干结扎和含谷氨酰胺的肠内营养对肠道及远隔组织的影响。方法 40只SD大鼠胃造瘘后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普通肠内营养组、普通肠内营养+肠淋巴干结扎组、谷氨酰胺组及谷氨酰胺+肠淋巴干结扎组,每组8只...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进行性双侧下肢疼痛、无力,伴口角歪斜、复视
收藏 引用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08年 第3期8卷 274-276页
作者: 代英杰 关鸿志 陈琳 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北京协和医院神经科 100730
病历摘要患者 男性,57岁。主诉进行性双侧下肢疼痛、无力,伴口角歪斜、复视1月余,于2007年7月23日入我院治疗。患者于2007年6月14日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侧下肢持续性酸痛,沿双臀向下放散,弯腰、伸腿时加重,影响行走,双侧下肢力量尚...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胃食管反流病的食管外表现
收藏 引用
中华全医师杂志 2016年 第4期15卷 244-246页
作者: 孙晓红 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消化科 100730
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消化道动力障碍性疾病,是消化系统的常见病和多发病。除了烧心和反酸的典型症状外,GERD还可表现为胸痛、咳嗽、声嘶、哮喘等食管外表现。这些病人往往首诊于全医师而非消化专。全医师熟...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动脉到动脉栓塞的直接证据:脑血流微栓子监测
收藏 引用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08年 第6期8卷 495-498页
作者: 高山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神经科 100730
脑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碎片或在其基础上形成的血栓一经脱落即会成为栓子,顺血流向接近脑组织的方向流动,最终堵塞直径较小的远端动脉,导致缺血性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检测斑块的易损性及是否存在动脉到动脉的栓塞,对了...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