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研究避免喉罩通气罩过度充气的两种培训方法的有效性。方法将41名麻醉医生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手感判断组(H组,n=20)和短期压力表学习组(G组,n=21)。培训前两组受试者对Supreme喉罩进行充气,目标压力为30 cm H2O和60 cm H2O,由研...
详细信息
目的研究避免喉罩通气罩过度充气的两种培训方法的有效性。方法将41名麻醉医生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手感判断组(H组,n=20)和短期压力表学习组(G组,n=21)。培训前两组受试者对Supreme喉罩进行充气,目标压力为30 cm H2O和60 cm H2O,由研究者用压力表测定通气罩的实测压。H组接受手感判断法培训,左手无名指分别轻触并体会唇红和鼻尖的软硬度,套囊软硬度与唇红相当定义为30 cm H2O,与鼻尖相当定义为60 cm H2O。G组采用压力表对套囊进行充气,体会通气罩压力分别为30 cm H2O和60 cm H2O时套囊的软硬程度。培训1周后再次进行喉罩充气试验并记录培训后通气罩实测压。比较两组受试者培训前后通气罩实测压之间的差异。结果通气罩目标压力为30 cm H2O时,两组培训后实测压均显著低于培训前[H组:(39.7±15.7)cm H2O比(59.7±30.7)cm H2O,P=0.00;G组:(26.2±13.2)cm H2O比(70.6±27.9)cm H2O,P=0.0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0);目标压力为60 cm H2O时,H组实测压显著高于G组[(91.1±24.3)cm H2O比(58.1±15.4)cm H2O,P=0.01)]。结论通气罩目标压力为30 cm H2O时,两种培训方法均可显著改善受试者的喉罩充气效果。目标压力为60 cm H2O时,短期压力表培训效果优于手感判断法培训。
为改善患者健康并降低医疗费用,满足患者个体化医疗需求,2012年5月美国麻醉医师学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专家委员会提出了“围术期患者之家”(Perioperative Surgical Home,PSH)的概念,重新定义了围术期管...
详细信息
为改善患者健康并降低医疗费用,满足患者个体化医疗需求,2012年5月美国麻醉医师学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专家委员会提出了“围术期患者之家”(Perioperative Surgical Home,PSH)的概念,重新定义了围术期管理的理念,成为手术诊疗的新模式.PSH的核心内容是以患者为中心,麻醉医师和多学科为主导的团队协作,在整个围术期内最大限度地优化多学科资源,为手术患者提供无缝式连续性的医疗服务.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