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395 篇 期刊文献
  • 26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421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387 篇 医学
    • 258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 138 篇 中西医结合
    • 70 篇 临床医学
    • 39 篇 中药学(可授医学、...
    • 38 篇 基础医学(可授医学...
    • 9 篇 医学技术(可授医学...
    • 7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1 篇 中医学
  • 50 篇 理学
    • 46 篇 生物学
    • 2 篇 物理学
    • 1 篇 化学
    • 1 篇 系统科学
  • 33 篇 工学
    • 23 篇 生物工程
    • 7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4 篇 轻工技术与工程
    • 3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1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1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1 篇 生物医学工程(可授...
    • 1 篇 软件工程
  • 27 篇 农学
    • 24 篇 作物学
    • 2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2 篇 植物保护
    • 1 篇 园艺学
  • 2 篇 管理学
    • 1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1 篇 公共管理

主题

  • 15 篇 动脉粥样硬化
  • 13 篇 抗菌活性
  • 10 篇 链霉菌
  • 10 篇 斑马鱼
  • 10 篇 高通量筛选
  • 9 篇 肿瘤
  • 9 篇 次级代谢产物
  • 7 篇 结核分枝杆菌
  • 7 篇 铜绿假单胞菌
  • 7 篇 放线菌
  • 6 篇 细胞周期
  • 6 篇 肠道菌群
  • 6 篇 生物合成
  • 6 篇 小檗碱
  • 6 篇 内生放线菌
  • 6 篇 高效液相色谱
  • 5 篇 力达霉素
  • 5 篇 细胞增殖
  • 5 篇 耐药
  • 5 篇 鲍曼不动杆菌

机构

  • 54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
  • 39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
  • 31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
  • 20 篇 华北理工大学
  • 19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
  • 18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
  • 15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
  • 15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
  • 14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
  • 12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
  • 12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
  • 11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
  • 10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
  • 9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
  • 9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
  • 9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
  • 7 篇 佳木斯大学
  • 7 篇 东北农业大学
  • 7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
  • 7 篇 桂林医学院

作者

  • 45 篇 游雪甫
  • 33 篇 岑山
  • 31 篇 司书毅
  • 24 篇 王以光
  • 24 篇 蒋建东
  • 23 篇 杨信怡
  • 23 篇 李玉环
  • 22 篇 李聪然
  • 22 篇 赫卫清
  • 22 篇 武临专
  • 22 篇 胡辛欣
  • 21 篇 杨兆勇
  • 18 篇 邵荣光
  • 18 篇 洪斌
  • 17 篇 孙承航
  • 16 篇 甄永苏
  • 16 篇 夏桂民
  • 16 篇 余利岩
  • 16 篇 肖春玲
  • 15 篇 李桂玲

语言

  • 420 篇 中文
  • 1 篇 英文
检索条件"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病毒研究室"
421 条 记 录,以下是261-270 订阅
排序:
海南东寨港真红树植物内生放线菌多样性及其抗菌活性
收藏 引用
生物学通报 2016年 第8期43卷 1753-1765页
作者: 李静 戴素娟 庹利 蒋忠科 刘少伟 姜明国 姜蓉 孙承航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 北京100050 广西民族大学广西高校微生物与植物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 广西南宁530006
【目的】勘探海南东寨港真红树植物内生放线菌多样性,为发现放线菌新物种和新抗生素奠定基础。【方法】样品经表面消毒后粉碎,用10种不同培养基分离放线菌;通过PCR扩增、测定并比对16S r RNA基因序列,开展放线菌多样性分析;通过发酵、...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MRSA大鼠感染性心内膜炎模型的建立
收藏 引用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 2016年 第4期11卷 289-294页
作者: 白羽 李雪 杨信怡 李聪然 卢曦 胡辛欣 聂彤影 庞晶 王秀坤 游雪甫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药理室 北京100050
目的选用ATCC43300标准菌株,建立MRSA感染的大鼠心内膜炎模型。方法大鼠经右侧颈总动脉插管至左心,术后24 h,尾静脉注射10^3、10^4和10^5 CFU/只感染量的ATCC43300菌液,分别在感染后的1、3、5和7 d处死大鼠,采集心脏赘生物、脾脏和肾...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抗结核药物研究新进展
收藏 引用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 2016年 第4期11卷 360-365页
作者: 任金凤 赵跃 王菊仙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合成室 北京100050
结核病(tuberculosis,TB)是由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引起的一种在全球范围内流行的慢性致死传染性疾病。MTB主要通过侵袭肺部形成肺结核,也可能侵入人体其他器官(如骨骼、关节、淋巴结和肠道等)形成肺外...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海洋来源的D-海因酶产生菌的分离及酶催化通道模拟分析
收藏 引用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2016年 第5期24卷 729-737页
作者: 李亚东 汪康游 樊帅 杨兆勇 田喜凤 许乐幸 金媛媛 华北理工大学基础医学院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卫生部抗生素生物工程重点实验室 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为获取全新来源并具有潜在高性能的海因酶,本研究通过对海洋沉积物进行以D-对羟基苯海因作为唯一氮源的选择培养基对潜在菌株进行初步筛选,然后通过双层琼脂法和微孔快速筛选法对初筛菌株进行复筛,并结合分子生物学筛选方法进行终筛,最...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应用新型药物递送系统预防和治疗生物被膜致感染
收藏 引用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 2016年 第6期11卷 532-538页
作者: 周文凯 侯续成 李桂玲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制剂室 北京100050
在抗菌领域研究之初,人们认为细菌在体内呈单个存在且浮游生长。科学家将可抑制体外培养的浮游致病菌生长和繁殖的抗生素应用于体内病原菌感染的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后来,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临床发现抗生素药物在体内的抗菌...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视网膜母细胞瘤的治疗、基因组学和表观基因组学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2016年 第6期36卷 1-5页
作者: 宋文凭 邵荣光 李亮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肿瘤室 北京100050
视网膜母细胞瘤(retinoblastoma,RB)是一种好发于婴幼儿的最常见的眼内恶性肿瘤,严重危害患儿的视力、眼球甚至生命。我国的RB患儿多为高风险晚期,多数患儿不得已采用眼球摘除术,严重影响日后生存质量。RB是第一个发现的与基因改变有关...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肿瘤靶向治疗抗体药物的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2016年 第6期36卷 15-18页
作者: 曹睿 邵荣光 李亮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肿瘤室 北京100050
近年来,随着人类对癌症的细胞生物学和遗传学方面的认识达到分子生物学水平,新的治疗理念和方法被不断的提出,其中关于肿瘤的分子靶向性治疗药物的研发与应用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抗体药物以其靶向性强,副作用小,疗效显著等优点,迅速成为...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TRAIL诱导细胞死亡及其耐药机制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 2016年 第5期11卷 446-450页
作者: 乔新然 陈淑珍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肿瘤室 北京100050
肿瘤坏死因子相关的凋亡诱导配体(tumor necrosis factor-related apotosis-inducing ligand,TRAIL/Apo-2L)是继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Fas配体(Fas ligand,FASL)之后发现的又一TNF超家族成员,广泛分布于机体...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多靶点药物治疗前列腺癌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 2016年 第6期11卷 526-531页
作者: 吴萌 谢永丽 岑山 周金明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免疫生物学室 北京100050
前列腺癌是男性群体中常见癌症,在有癌症种类中,其致死率位列第六。治疗早期前列腺癌常用外科手术除和放射疗法然后辅以药物治疗,但是对于去势性抵抗前列腺癌(castration resistant prostate cancer,CRPC),药物治疗仍然是首选策略...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以分泌型荧光素酶为报告基因的单轮感染流感病毒的构建
收藏 引用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 2016年 第4期11卷 300-307页
作者: 张永欣 赵斐 王臻 张瑞欣 周金明 岑山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免疫生物学室 北京100050
目的构建以分泌型荧光素酶为报告基因的单轮感染流感病毒用于药物作用机制的快速鉴别。方法通过使用分泌型荧光素酶(Gluc)序列替代流感病毒HA基因,并利用表达质粒反式提供HA蛋白,借助甲型流感病毒WSN反向遗传学产毒系统,构建带有报告系...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