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342 篇 期刊文献
  • 5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347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338 篇 医学
    • 327 篇 临床医学
    • 14 篇 医学技术(可授医学...
    • 3 篇 中西医结合
    • 2 篇 基础医学(可授医学...
    • 2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 1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14 篇 工学
    • 9 篇 生物医学工程(可授...
    • 6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3 篇 理学
    • 3 篇 生物学
  • 1 篇 教育学
    • 1 篇 教育学
  • 1 篇 管理学
    • 1 篇 公共管理

主题

  • 73 篇 心房颤动
  • 46 篇 心脏再同步治疗
  • 33 篇 心律失常
  • 27 篇 植入型心律转复除...
  • 21 篇 心力衰竭
  • 20 篇 导管消融
  • 16 篇 室性心律失常
  • 15 篇 心脏起搏,人工
  • 15 篇 射频消融
  • 15 篇 心脏性猝死
  • 14 篇 临床研究
  • 12 篇 室性心动过速
  • 12 篇 心脏起搏器,人工
  • 12 篇 危险因素
  • 12 篇 起搏器
  • 12 篇 导管消融术
  • 11 篇 应用
  • 11 篇 心血管病学
  • 10 篇 心血管植入型电子...
  • 9 篇 除颤器,植入型

机构

  • 111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
  • 108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
  • 48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
  • 28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
  • 13 篇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
  • 13 篇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11 篇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
  • 9 篇 北京医院
  • 8 篇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
  • 8 篇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 8 篇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 8 篇 北京协和医学院
  • 8 篇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
  • 7 篇 武汉亚洲心脏病医...
  • 7 篇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
  • 5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
  • 5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
  • 5 篇 安徽省立医院
  • 5 篇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
  • 5 篇 沈阳军区总医院

作者

  • 231 篇 张澍
  • 173 篇 zhang shu
  • 117 篇 华伟
  • 99 篇 陈柯萍
  • 95 篇 hua wei
  • 72 篇 chen keping
  • 41 篇 唐闽
  • 40 篇 樊晓寒
  • 39 篇 戴研
  • 39 篇 tang min
  • 38 篇 姚焰
  • 35 篇 丁立刚
  • 34 篇 dai yan
  • 33 篇 刘志敏
  • 33 篇 孙奇
  • 32 篇 马坚
  • 30 篇 sun qi
  • 29 篇 yao yan
  • 27 篇 牛红霞
  • 26 篇 fan xiaohan

语言

  • 347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心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阜外医院心律失常中心"
347 条 记 录,以下是21-30 订阅
排序:
北京市城区居民心脏性猝死发生率的监测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14年 第6期42卷 504-509页
作者: 张林峰 李莹 周红玲 王洪波 戴研 初里楠 王利清 张燕 华伟 张澍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防治网络部 100037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律失常研究中心 100037 北京市西城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北京市海淀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目的 初步探讨北京市城区居民心脏性猝死(SCD)发生率及分布特点.方法 2008年10月至2009年9月在北京市海淀区和西城区抽取4个街道社区进行SCD发生率的监测,系统收集辖区内的人口和死亡资料,采用统一表格收集可能的心脏性猝死发病情况...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迷走神经刺激在慢性心力衰竭中的应用
收藏 引用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 第4期36卷 406-410页
作者: 陈若菡 陈柯萍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 心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阜外医院心律失常中心北京100037
在心衰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不仅存在交感神经的激活,而且存在副交感神经功能减退。动物研究显示迷走神经刺激有助于逆转心衰的心重构,提高迷走神经张力有助于增加心衰患者心肌内NO合成、减少炎症因子和增加缝隙蛋白的表达。Cardio Fit...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红细胞分布宽度对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患者预后的风险评估作用
收藏 引用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2016年 第2期32卷 170-174页
作者: 糜家睿 刘志敏 杨绳文 吴灵敏 华伟 陈柯萍 丁立刚 张澍 北京协和医学院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心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心律失常中心北京100037
目的: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对接受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的心力衰竭(心衰)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及相关因素分析。方法:回顾性调查在本院行首次CRT植入术的264例心衰患者临床资料。定义随访终点为全因死亡(包括心脏移植)和心...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主动脉组织和血浆中微小核糖核酸的差异表达
收藏 引用
中国循环杂志 2015年 第2期30卷 154-158页
作者: 王晓建 黄毕 樊晓寒 苏文君 张良 路天怡 田力 杨艳敏 惠汝太 张澍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市100037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急重症中心 北京市100037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律失常中心 北京市100037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外科 北京市100037
目的:本研究旨在寻找新的可作为急性主动脉夹层(AAD)诊断标志物的微小核糖核酸(mi RNAs)。方法:入选4例A型AAD患者的升主动脉病变组织标本(AAD1组)和4例无心血管疾病的器官捐赠者的升主动脉组织标本(NC1组);入选20例A型AAD患者(AAD2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心血管病临床研究常见类型、设计与统计方法
收藏 引用
中国循环杂志 2017年 第S1期32卷 239-240页
作者: 林娜 曾治宇 张明东 张澍 北京市 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阜外医院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心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 心律失常诊治中心北京市《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编辑部 上海市 波科国际医疗贸易(上海)有限公司医学部北京市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上海市 波科国际医疗贸易(上海)有限公司医学部 北京市 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阜外医院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心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 心律失常诊治中心
目的:了解当前心血管病临床研究常见的类型、设计与统计方法. 方法:JACC 杂志是当前心血管病领域影响因子最高的学术期刊.从 JACC 杂志 2017 年以来发表的文章中连续选取 60 篇临床研究论著,按牛津循证医学中心证据等级 2011版对研究问...
来源: 评论
三维标测系统封堵软件在心房颤动冷冻消融中的评估价值
收藏 引用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24年 第3期28卷 206-211页
作者: 李超 廖志勇 张道良 彭文杰 李华龙 赵亚楠 李腾 李宜富 颜红兵 姚焰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心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阜外深圳医院心律失常中心 深圳518057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心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阜外医院心律失常中心 北京100037
目的探讨新型三维标测系统(KODEX-EPD)在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冷冻消融过程中评估肺静脉封堵的可行性和准确性。方法本文为前瞻性队列研究。连续入选2022年1月至2022年7月中国医学科学院医院深圳医院接受房颤冷冻消融手术的阵发性...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在20例Brugada综合征患者中的临床疗效分析
收藏 引用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19年 第1期23卷 18-23页
作者: 闫丽荣 戴研 陈柯萍 李玉秋 李超 吴瑛 陈若菡 孙奇 华伟 张澍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心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阜外医院心律失常中心 100037
目的本研究旨在总结分析国内Brugada综合征患者接受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连续入选2009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医院植入ICD的Brugada综合征患者,收集并回顾性分析患者基线特征、ICD恰当治疗、不恰当治疗...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2015HRS/EHRA/APHRS/SOLAECE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程控及测试优化专家共识》解读
收藏 引用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16年 第5期20卷 371-376页
作者: 张澍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心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阜外医院心律失常中心 100037
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是预防心脏性猝死(SCD)有效的治疗措施,然而其在治疗恶性心律失常中却犹如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可有效终止严重影响血流动力学的性心动过速(VT)或心颤动(VF);另一方面,因为误判上性心律...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联合上下腔静脉途径心血管植入型电子器械导线拔除回顾性分析
收藏 引用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20年 第1期24卷 60-65页
作者: 翁思贤 唐闽 任晓庆 冯天捷 马亚哲 周彬 华伟 陈柯萍 张澍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心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阜外医院心律失常中心 100037
目的回顾性分析单中心近年来联合上腔和下腔途径心血管植入型电子器械(CIED)导线拔除术(TLE)的病例特点,探究其与单纯上腔或下腔途径拔除CIED导线病例的不同之处。方法连续入选2011年1月至2018年9月于医院心律失常中心行TLE患者159...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一代与二代冷冻球囊电隔离肺静脉即刻有效性及安全性分析
收藏 引用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17年 第4期21卷 347-352页
作者: 罗斌 马坚 孙奇 郭晓刚 刘旭 杨建都 魏会强 张澍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心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阜外医院心律失常中心 100037
目的 比较应用一代冷冻球囊(CB1st)及二代冷冻球囊(CB2nd)消融(cryoballoon ablation,CBA)电隔离肺静脉的即刻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连续入选2016年5月16日至2016年10月28日在医院接受CBA治疗的心房颤动(房颤)患者,CB1st及CB...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