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252 篇 期刊文献
  • 83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1,335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253 篇 医学
    • 1,106 篇 临床医学
    • 76 篇 基础医学(可授医学...
    • 63 篇 医学技术(可授医学...
    • 47 篇 中西医结合
    • 38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 24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19 篇 中药学(可授医学、...
    • 4 篇 护理学(可授医学、...
    • 2 篇 口腔医学
    • 2 篇 中医学
  • 68 篇 工学
    • 55 篇 生物医学工程(可授...
    • 11 篇 生物工程
    • 8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1 篇 土木工程
  • 23 篇 理学
    • 19 篇 生物学
    • 2 篇 大气科学
    • 2 篇 系统科学
  • 7 篇 管理学
    • 7 篇 公共管理
  • 6 篇 农学
    • 5 篇 作物学
    • 1 篇 畜牧学
  • 2 篇 经济学
    • 2 篇 应用经济学
  • 2 篇 教育学
    • 2 篇 教育学
  • 1 篇 文学
    • 1 篇 中国语言文学

主题

  • 94 篇 心房颤动
  • 68 篇 心力衰竭
  • 55 篇 高血压
  • 52 篇 心肺运动试验
  • 45 篇 心肌梗死
  • 44 篇 危险因素
  • 41 篇 肥厚型心肌病
  • 38 篇 心血管疾病
  • 37 篇 预后
  • 34 篇 心脏再同步治疗
  • 34 篇 心律失常
  • 34 篇 肺动脉高压
  • 30 篇 急性心肌梗死
  • 29 篇 冠心病
  • 25 篇 磁共振成像
  • 25 篇 先天性心脏病
  • 22 篇 临床研究
  • 19 篇 体外循环
  • 18 篇 动脉粥样硬化
  • 18 篇 综述

机构

  • 291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
  • 256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
  • 133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
  • 61 篇 北京协和医学院中...
  • 55 篇 北京市 中国医学科...
  • 42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
  • 42 篇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
  • 41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
  • 38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
  • 37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
  • 36 篇 北京协和医学院
  • 30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
  • 29 篇 北京协和医学院中...
  • 24 篇 北京协和医学院中...
  • 19 篇 山西医科大学
  • 18 篇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
  • 18 篇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17 篇 云南省阜外心血管...
  • 17 篇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
  • 17 篇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

作者

  • 179 篇 张澍
  • 95 篇 华伟
  • 78 篇 陈柯萍
  • 67 篇 孙兴国
  • 58 篇 宋雷
  • 53 篇 蒋立新
  • 53 篇 李静
  • 47 篇 邹玉宝
  • 46 篇 李希
  • 42 篇 樊晓寒
  • 37 篇 唐闽
  • 36 篇 郑昕
  • 36 篇 惠汝太
  • 35 篇 杨艳敏
  • 35 篇 杨跃进
  • 33 篇 戴研
  • 33 篇 胡盛寿
  • 33 篇 赵世华
  • 33 篇 聂宇
  • 32 篇 柳志红

语言

  • 1,335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阜外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肺血管医学重点实验室"
1335 条 记 录,以下是751-760 订阅
排序:
超长时程动态心电图诊断心房颤动的临床应用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18年 第6期22卷 498-502页
作者: 董潇男 唐闽 王倩 张竞涛 吴瑛 孙奇 张澍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心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阜外医院心律失常中心 100037
目的探讨超长时程动态心电监测技术(Smart Patch)对心房颤动(房颤)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1日至2017年7月31日到医院就诊,临床表现为心悸、阵发性心动过速的71例患者,男39例,女32例,年龄21~75岁,平均年龄(49.35±17....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大力开展适合国情的恶性性心律失常防治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18年 第3期22卷 185-186页
作者: 姚焰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心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阜外医院心律失常中心 100037
恶性性心律失常是临床上死亡风险最高的急重症,也是临床诊疗工作的重大挑战。长久以来,无论是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机制、流行病学、诊断标准乃至治疗策略,均来自发达国家,这固然是社会发展水平差异的客观体现,但一定程度上恐怕也...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植入型心电监测仪在不明原因晕厥中的应用
收藏 引用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18年 第1期22卷 44-47页
作者: 井然 华伟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心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阜外医院心律失常中心 100037
植入型心电监测仪( insertable cardiac monitor, ICM )是一种可植入式心脏电子器械,仅植入皮下即可,无需植入电极及导线。ICM克服了以往体心电监测仪监测时间相对较短,间断监测,对于偶发、短时的心律失常的诊断能力有限的局限...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无导线起搏器的研究新进展
收藏 引用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18年 第2期22卷 178-180页
作者: 李海瑞 陈柯萍 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 心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 阜外医院心律失常中心 100037
自1958年10月世界第1例植入型人工心脏起搏器完成,起搏技术现已成为缓慢心律失常的重要治疗方式,据估计,全世界每年起搏器植入超过700 000例.经过50年的技术发展,起搏器植入技术已经逐渐普及,经静脉导线植入是目前起搏技术的核心与基石...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精彩2017——心律失常领域10大研究回顾
收藏 引用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18年 第1期22卷 1-3页
作者: 张澍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心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阜外医院心律失常中心 100037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所推荐的国际年度“心律失常领域10大研究”,一直以来广受读者厚爱,迄今已有6年。今年编辑部特邀国内部分青年学者参与此项工作,经过反复遴选、斟酌和比较,最终从2017年度国际心律学界完成并发表的众多研究...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心律失常导致晕厥住院患者的诊治现况分析
收藏 引用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18年 第2期22卷 130-133,160页
作者: 吴瑛 陈若菡 孙奇 戴研 马坚 陈柯萍 张澍 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 心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阜外医院心律失常中心 100037
目的 分析心律失常导致晕厥的住院患者的临床特征、病因分布及诊治现况.方法 连续入选2014年9月至2017年4月在医院心律失常诊治中心入院的晕厥待查患者共300例,采集临床人口学资料,临床物理诊断及实验室检查,排查晕厥病因.分析出院...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攻克肥厚型心肌病:曙光初现任重道远
收藏 引用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17年 第12期45卷 1008-1011页
作者: 惠汝太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阜外医院心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 100037
中国成人肥厚型心肌病诊断与治疗指南(以下简称中国指南)即将问世。由于肥厚型心肌病的临床事件发生率低,硬的、客观的临床后果[如心力衰竭(心衰)]常多年后才发生,肥厚型心肌病相关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比较少,如2011年美国心脏病...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成人心血管科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情况的临床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 2018年 第5期18卷 2609-2611页
作者: 曹芳芳 张海涛 张永辉 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阜外医院外科SICU心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37
目的探讨近年心血管科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的病原菌分布、药物敏感情况,为临床提供更好的诊疗措施。方法对医院心血管科38696例术后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13~2017年1236例患者术后在发生感染,感染总发生率3.19%,共分离出致...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新型碲-锌-镉单光子发射断层显像仪检测心力衰竭左心机械收缩失同步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18年 第6期22卷 477-481页
作者: 张宗耀 吴大勇 郭风 杨志山 任俊灵 汪蕾 何作祥 方纬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心血管国家重点实验室阜外医院核医学科 100037 山东吉威医疗制品有限公司
目的应用碲-锌-镉单光子发射断层显像仪(CZT SPECT)进行门控心肌灌注显像(GMPI),对心力衰竭患者进行左心机械收缩失同步评价,并与常规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SPECT)心肌灌注显像和正电子断层显像(PET)心肌代谢显像进行比较。方法入选...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氧合在过敏性休克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收藏 引用
中国循环杂志 2018年 第1期16卷 53-55页
作者: 陈书弘(综述) 黑飞龙(审校) 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体外循环科北京100037
过敏性休克是一种严重的过敏反应,发病急骤,可出现导致威胁生命的呼吸循环衰竭,患者病情危重。目前,过敏性休克的一线治疗用药是肾上腺素[1]。其他治疗方法包括抗组胺药、类固醇激素、垂体后叶素等药物治疗以及容量补充。但是,这些现有...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