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42 篇 期刊文献
  • 1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43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42 篇 医学
    • 39 篇 临床医学
    • 3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 2 篇 中西医结合

主题

  • 6 篇 急性心肌梗死
  • 5 篇 医疗质量
  • 5 篇 心肌梗死
  • 4 篇 临床研究
  • 4 篇 综述
  • 3 篇 高血压
  • 3 篇 氯吡格雷
  • 3 篇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
  • 2 篇 二级预防
  • 2 篇 心力衰竭
  • 2 篇 适宜性标准
  • 2 篇 死亡率
  • 2 篇 他汀类药物
  • 2 篇 降脂治疗
  • 2 篇 西部农村
  • 2 篇 治疗学
  • 2 篇 心脏再同步治疗
  • 2 篇 血脂
  • 2 篇 心脏外科
  • 2 篇 治疗评价

机构

  • 20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
  • 4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
  • 3 篇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
  • 3 篇 北京医院
  • 3 篇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
  • 3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
  • 2 篇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
  • 2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
  • 2 篇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
  • 2 篇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
  • 2 篇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
  • 2 篇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
  • 2 篇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
  • 2 篇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
  • 2 篇 北京协和医学院中...
  • 2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
  • 2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
  • 2 篇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 1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
  • 1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

作者

  • 15 篇 蒋立新
  • 13 篇 李静
  • 12 篇 李希
  • 12 篇 胡爽
  • 10 篇 郑哲
  • 10 篇 余苑
  • 10 篇 hu shuang
  • 9 篇 li xi
  • 9 篇 张丽华
  • 9 篇 li jing
  • 9 篇 郑昕
  • 8 篇 yu yuan
  • 7 篇 刘佳敏
  • 7 篇 zheng zhe
  • 6 篇 zheng xin
  • 6 篇 霍西茜
  • 5 篇 张海波
  • 5 篇 jiang lixin
  • 4 篇 jiang li-xin
  • 4 篇 张恒

语言

  • 43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阜外医院国家心血管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心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心外科"
43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外科术后患者报告结局的临床应用进展
收藏 引用
中国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2025年
作者: 焦中禹 李伊琤 孙润宸 林深 郑哲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阜外医院心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心血管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阜外医院心血管外科
外科手术风险高、创伤大、患者恢复周期长,随着外科技术的进步,手术死亡率及并发症发生率不断下降,患者报告结局逐渐成为外科术后康复的重要研究领域。该领域应用患者报告结局测量(patient-reported outcome measures,P...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我国西南地区高血压患者降压药物应用现状
收藏 引用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20年 第4期41卷 520-525页
作者: 张丹薇 宋莉娟 李艳 宋佳丽 刘志洁 杨静玮 郑昕 张海波 北京协和医学院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国家心血管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心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37
目的了解我国西南地区高血压患者的降压药物应用现状。方法研究基于"心血管病高危人群早期筛查与综合干预项目",自2016年1月至2018年11月,采用方便抽样,对我国西南地区35~75岁成年人进行调查。研究收集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和...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2006、2011年中国中部农村急性肌梗死患者住院早期氯吡格雷的应用情况及影响因素
收藏 引用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7年 第6期39卷 779-784页
作者: 余苑 张丽华 郑昕 李静 胡爽 葛怡兰 李希 蒋立新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阜外医院中国牛津国际医学研究中心国家心血管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心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37
目的评估2006、2011年中国中部农村地区急性肌梗死(AMI)患者住院早期氯吡格雷的应用情况,并探讨其应用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两阶段随机抽样设计,抽取中部农村AMI患者代表性样本。第一阶段,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确定协作医院。第二阶段,在...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心血管危险因素合并情况与介入治疗术后长期预后的关系
收藏 引用
中国循环杂志 2023年 第5期38卷 531-536页
作者: 姚懿 徐娜 贾斯达 张策 唐晓芳 许晶晶 宋莹 姜琳 高立建 宋雷 赵雪燕 袁晋青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阜外医院冠心病中心心、血管疾病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心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37
目的:探索分析合并冠病传统危险因素的个数对急性冠状动脉(冠脉)综合征患者介入术后长期预后的影响。方法:纳入2013年1月~12月在我院行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依据合并冠病传统危险因素个数(高血压、糖尿病、...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移动医疗在冠病二级预防中的应用
收藏 引用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17年 第10期45卷 827-831页
作者: 王秀玲 霍西茜 郑昕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阜外医院国家心血管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心血管病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牛津国际医学研究中心 100037
病二级预防措施,包括生活方式改善、危险因素控制以及坚持服用有循证医学证据的药物,可明显改善冠病患者预后。但目前世界范围内,尤其在发展中国家,冠病二级预防依从率均较低。如在我国31个省市的调查中,极高危冠病患者...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对比中美冠状动脉血运重建适宜性标准在中国人群中的适用性和科学
收藏 引用
中国循环杂志 2020年 第1期35卷 16-23页
作者: 林深 王小易 饶辰飞 乔树宾 颜红兵 窦克非 唐熠达 吴永健 徐波 杨新春 沈珠军 刘健 郑哲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阜外医院国家心血管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心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心外科 北京市100037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阜外医院国家心血管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心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心内科 北京市100037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心内科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心内科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
目的:旨在对比中美冠状动脉血运重建适宜性标准(以下分别简称“中国标准”、“美国标准”)在中国人群中的适用性和科学性。方法:连续入选4家大型中心行择期冠状动脉造影中至少一支冠状动脉狭窄≥50%的稳定性冠病患者。研究首先比...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2001年~2011年中国东部农村ST段抬高型肌梗死诊疗变化趋势——China PEACE回顾性急性肌梗死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循环杂志 2016年 第1期31卷 4-9页
作者: 李静 李希 余苑 胡爽 严小芳 蒋立新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阜外医院国家心血管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心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牛津国际医学研究中心 北京市100037
目的:评价2001年。2011年间中国东部农村ST段抬高型肌梗死(STEMI)住院患者在临床特征、诊疗模式和结局方面的变化趋势。方法:通过两阶段随机抽样,获得2001年、2006年和2011年全国代表性的STEMI患者样本。第一阶段,采用简单随机...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2001年至2011年中国西部农村ST段抬高型肌梗死诊疗变化趋势——China PEACE回顾性急性肌梗死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循环杂志 2016年 第4期31卷 321-326页
作者: 李静 李希 严小芳 胡爽 余苑 蒋立新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阜外医院中国牛津国际医学研究中心国家心血管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心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市100037
目的:评价2001年~2011年中国西部农村ST段抬高型肌梗死(STEMI)住院患者在临床特征、诊疗模式和结局方面的变化趋势。方法:采用两阶段随机抽样方式。第一阶段,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确定西部农村协作医院。第二阶段,采用系统随机抽样方...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全动脉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临床应用现状与策略
收藏 引用
中国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2024年 第2期31卷 304-310页
作者: 韩家炜 张恒 郑哲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国家心血管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心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37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阜外医院心血管外科北京100037
自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问世以来,移植血管材料的选择一直是领域内最具争议性的话题之一,其中动脉桥血管由于优良的生物学特性和高通畅率受到广泛关注。近年来,我国动脉桥及全动脉桥应用比例有所提高,但与欧美国家仍有一定差距。既往多...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如何撰写发表高水平临床研究论著
收藏 引用
中国循环杂志 2018年 第2期33卷 193-194页
作者: 李静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阜外医院国家心血管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心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牛津国际医学研究中心 北京市100037
发表高水平的论著需要具备两方面的条件。首先,论著需要报告重要的新发现,填补某研究领域的空白。因此,科学研究设计、高质量的研究数据和合理的统计分析是其基石。其次,论著撰写必须遵守相应的规范,且运用合宜的方法技巧,才能更好地...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