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39 篇 期刊文献
  • 11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150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37 篇 医学
    • 126 篇 临床医学
    • 5 篇 基础医学(可授医学...
    • 3 篇 中西医结合
    • 3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 3 篇 医学技术(可授医学...
    • 1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1 篇 护理学(可授医学、...
  • 5 篇 理学
    • 4 篇 生物学
    • 1 篇 生态学
  • 2 篇 工学
    • 1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1 篇 土木工程
  • 1 篇 经济学
    • 1 篇 应用经济学
  • 1 篇 农学
    • 1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主题

  • 16 篇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
  • 11 篇 心房颤动
  • 10 篇 危险因素
  • 8 篇 综述
  • 6 篇 体外循环
  • 6 篇 深低温停循环
  • 6 篇 先天性心脏病
  • 6 篇 预后
  • 5 篇 中国
  • 5 篇 急性肾损伤
  • 5 篇 心脏外科
  • 5 篇 主动脉疾病
  • 5 篇 肥厚型心肌病
  • 5 篇 心肌梗死
  • 5 篇 主动脉夹层
  • 4 篇 二级预防
  • 4 篇 心脏外科手术
  • 4 篇 患者
  • 4 篇 并发症
  • 4 篇 肥厚型梗阻性心肌...

机构

  • 38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
  • 35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
  • 14 篇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
  • 9 篇 云南省阜外心血管...
  • 8 篇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
  • 8 篇 北京协和医学院
  • 8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
  • 8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
  • 6 篇 山西医科大学
  • 6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
  • 5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
  • 5 篇 北京市 中国医学科...
  • 3 篇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
  • 3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
  • 3 篇 北京协和医学院中...
  • 3 篇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
  • 3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
  • 3 篇 中南大学
  • 3 篇 北京市,中国医学科...
  • 2 篇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

作者

  • 23 篇 王水云
  • 23 篇 蒙延海
  • 22 篇 常谦
  • 19 篇 舒畅
  • 18 篇 郑哲
  • 18 篇 胡盛寿
  • 17 篇 钱向阳
  • 17 篇 张燕搏
  • 16 篇 孙晓刚
  • 16 篇 罗明尧
  • 14 篇 shu chang
  • 14 篇 于存涛
  • 13 篇 张海涛
  • 11 篇 方坤
  • 11 篇 田川
  • 11 篇 张恒
  • 11 篇 李守军
  • 11 篇 luo mingyao
  • 10 篇 裴华伟
  • 10 篇 wang shuiyun

语言

  • 150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阜外医院心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血管外科中心"
150 条 记 录,以下是51-60 订阅
排序:
升主动脉瘤中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DD的表达增加与主动脉壁重塑
收藏 引用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2016年 第2期32卷 178-182页
作者: 蒙延海 王蒙 张燕搏 田川 裴华伟 刘鹏红 郭晓博 常谦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阜外医院心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ICU 北京100037 德州市人民医院耳鼻喉科 北京阜外医院心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心血管外科
目的:观察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DD(PDGF-DD)在退行性变升主动脉瘤(degenerative ascending thoracic aortic aneurysm,DATAA)中的表达,探讨DATAA发病中PDGF-DD参与主动脉壁病理性重塑的机制。方法:升主动脉瘤术中切除标本25例为DATAA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自显影体开窗、烟囱与Ⅳb型杂交技术在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中重建左锁骨下动脉效果的对比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2024年 第9期39卷 662-666页
作者: 翟浠烨 舒畅 张译丹 范博文 韩辉 田川 方坤 罗明尧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阜外医院血管外科中心、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心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37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血管外科 长沙410011 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血管外科 郑州450046 云南阜外心血管病医院血管外科 昆明650102
目的对比自显影体开窗、烟囱与Ⅳb型杂交技术在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中重建左锁骨下动脉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医学科学院医院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312例行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并重建左锁骨下动脉血供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结...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一站式”腔内治疗冠心病合并主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探讨
收藏 引用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2016年 第12期25卷 1683-1688页
作者: 罗明尧 唐熠达 方坤 陈祖君 陈雷 吕滨 常谦 孙晓刚 欧阳晨曦 舒畅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阜外医院心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37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血管外科 湖南长沙410011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联合主动脉腔内修复术(EVAR)“一站式”治疗冠心病和主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临床策略及其安全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6年6月中国医学科学院医院行腔内治疗的7例合并冠心病的主动...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二尖瓣手术同期修复中度及以下三尖瓣关闭不全对三尖瓣及右心功能早中期预后的影响
收藏 引用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2023年 第3期30卷 389-395页
作者: 赵若瑾 廉虹 王欣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阜外医院、成人外科 北京100037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阜外医院、心血管在体实验及评价中心、动物实验中心、心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心血管植入材料临床前研究评价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37
目的探讨二尖瓣手术同期修复中度及以下三尖瓣关闭不全对患者三尖瓣及右心功能早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2014年于医院因二尖瓣疾病需要接受心脏外科手术合并中度及以下三尖瓣反流46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309例、女...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烟酰胺磷酸核糖转移酶在小鼠心肌梗死后修复中的表达变化与功能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循环杂志 2023年 第4期38卷 456-463页
作者: 钟嘉俊 黄成珍 聂宇 林爱玲 王珏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脏外科 温州325000 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北京协和医学院基础学院 北京100005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阜外医院心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37现为温州医科
目的:探讨心肌梗死后烟酰胺磷酸核糖转移酶(NAMPT)表达变化及其对小鼠心肌细胞增殖的影响,为治疗心肌梗死探索新的理论依据与干预靶点。方法:分离原代乳鼠心肌细胞,给予NAMPT重组蛋白100 ng/ml,利用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心肌细胞的磷酸化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人工智能辅助心电分析用于心血管疾病诊断的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中国循环杂志 2023年 第2期38卷 222-226页
作者: 黄晓红 曾俊童 胡圣懿(综述) 郑哲(审校)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试点班 北京市100730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阜外医院、国家心血管病临床研究中心心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心外科
心电信号为临床诊疗提供重要的心血管功能状态信息,基于人工智能(AI)技术的复杂心电信号分析逐渐成为近年来心血管疾病领域的研究热点。作为临床运用最广泛的心电信号源,心电图(ECG)所记录与反映的心脏周期性电活动变化图像,具有获取便...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预开窗与原位开窗技术在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中的联合应用
收藏 引用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2021年 第5期36卷 341-345页
作者: 罗明尧 范博文 方坤 薛云飞 赵嘉伟 张瑛 田川 舒畅 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阜外医院血管外科心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37 云南省阜外心血管病医院血管外科 昆明650032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血管外科 长沙410011
目的:探讨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手术中近端锚定区位于Z0或Z1区时采用预开窗联合针刺原位开窗重建弓上动脉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1月至2019年12月18例锚定区位于Z0或Z1区并采用预开窗联合针刺原位开窗重建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6...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Uhrf1基因重组腺病毒载体构建及其在小鼠心肌细胞DNA损伤修复中的作用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2024年 第2期40卷 238-243页
作者: 江南 王驰寅 聂宇 王珏 温州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浙江温州325000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脏外科 浙江温州325000 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阜外医院心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37
目的:构建携带小鼠泛素样同源域和环指结构域1(Uhrf1)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验证Uhrf1基因在原代乳鼠心肌细胞中的表达情况,并探究其在过氧化氢(H_(2)O2)诱导的心肌细胞DNA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利用PCR扩增小鼠Uhrf1基因的编码序列,将其...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远程缺血后适应降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制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循环杂志 2017年 第1期32卷 85-89页
作者: 蒋钦 黄克力 张浩 胡盛寿 四川省人民医院心脏外科中心 四川省成都市610072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阜外医院心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
目的:探讨远程缺血后适应对心肌缺血再灌注的氧化还原、能量代谢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阻断成年SD大鼠冠状动脉左前降支30 min再灌注120 min的方式建立缺血再灌注模型;分别以3个周期30 s缺血、30 s灌注的方式建立缺血预适应、缺血后...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稳定性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指征适宜程度的多中心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循环杂志 2019年 第9期34卷 859-865页
作者: 林深 于春宇 饶辰飞 乔树宾 颜红兵 窦克非 唐熠达 吴永健 杨新春 沈珠军 刘健 郑哲 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阜外医院国家心血管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心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心外科北京市100037 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阜外医院国家心血管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心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心内科北京市100037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心内科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心内科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 国人冠状动脉血运重建适宜性指南的临床评价研究项目组
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价稳定性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指征选择的适宜程度。方法:本研究是一项多中心、横断面研究,入选于我国4家心脏中心行择期冠状动脉造影发现至少一支冠状动脉狭窄≥50%的稳定性冠心病患者。以《中国冠状动脉血运...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