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98 篇 期刊文献
  • 37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135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25 篇 医学
    • 96 篇 临床医学
    • 22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 18 篇 中西医结合
    • 8 篇 基础医学(可授医学...
    • 8 篇 医学技术(可授医学...
    • 3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2 篇 中药学(可授医学、...
  • 7 篇 工学
    • 4 篇 生物医学工程(可授...
    • 1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1 篇 兵器科学与技术
    • 1 篇 农业工程
    • 1 篇 软件工程
  • 2 篇 理学
    • 2 篇 生物学
  • 1 篇 经济学
    • 1 篇 应用经济学

主题

  • 11 篇 高血压
  • 10 篇 患者
  • 10 篇 基因多态性
  • 9 篇 冠心病
  • 9 篇 华法林
  • 6 篇 方法
  • 6 篇 肥厚型心肌病
  • 5 篇 危险因素
  • 5 篇 氨氯地平
  • 5 篇 冠心病患者
  • 5 篇 药品不良反应
  • 4 篇 左心室
  • 4 篇 血浆
  • 4 篇 他汀类药物
  • 4 篇 qtc间期
  • 4 篇 临床特征
  • 4 篇 医院
  • 4 篇 高密度脂蛋白
  • 4 篇 心血管病
  • 4 篇 心房颤动

机构

  • 19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
  • 14 篇 北京协和医学院中...
  • 11 篇 北京协和医学院
  • 10 篇 北京市 中国医学科...
  • 8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
  • 8 篇 卫生部心血管药物...
  • 8 篇 北京市 中国医学科...
  • 7 篇 北京市 北京协和医...
  • 6 篇 北京市药品不良反...
  • 6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
  • 4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
  • 4 篇 北京市 中国医学科...
  • 3 篇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
  • 3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
  • 3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
  • 3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
  • 3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
  • 3 篇 北京市 北京协和医...
  • 3 篇 北京市,中国医学科...
  • 2 篇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

作者

  • 99 篇 李一石
  • 38 篇 刘红
  • 36 篇 樊朝美
  • 29 篇 刘玉清
  • 27 篇 华潞
  • 25 篇 贾友宏
  • 23 篇 闫丽荣
  • 23 篇 li yi-shi
  • 19 篇 顼志敏
  • 19 篇 黄一玲
  • 17 篇 韩璐璐
  • 15 篇 娄莹
  • 14 篇 杨尹鉴
  • 14 篇 王莉
  • 13 篇 管晓媛
  • 13 篇 田蕾
  • 12 篇 郭曦滢
  • 12 篇 段兵
  • 11 篇 蒋娟娟
  • 10 篇 庞会敏

语言

  • 135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卫生部心血管药物临床研究重点实验室"
135 条 记 录,以下是61-70 订阅
排序:
65例左心肥厚梗阻型心肌临床特点及预后
65例左心室中部肥厚梗阻型心肌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
收藏 引用
中国心脏大会2014
作者: 安硕研 赵世华 段福建 王志民 王红月 蔡迟 闫丽荣 郭曦莹 杨尹鉴 李一石 樊朝美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卫生部心血管药物临床研究重点实验室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放射科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阜外心血管病医院超声科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阜外心血管病医院病理科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律失常中心
目的:左心肥厚梗阻型心肌(MVOHCM)是肥厚型心肌(HCM)中一种少见类型,有关其诊断、发率、心血管死亡率和事件率的数据比较有限。本研究旨在探究中国左心肥厚梗阻型心肌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长期预后。方法:对1994-01至20...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生化自动分析系统校准品的检测性能验证
生化自动分析系统校准品的检测性能验证
收藏 引用
中国心脏大会2014
作者: 张丽 管晓媛 段兵 黄一玲 田蕾 李一石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卫生部心血管药物临床研究重点实验室
目的:以乳酸脱氢酶(LDH)为例,验证罗氏(Roche)新批号生化自动分析系统校准品(Cfas)的检测性能。方法:在Roche Cobas C 501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使用20份新鲜患者血清样本,于Cfas批号更换前后两次检测LDH。采用Bland-Altman散点图方法,用M...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血栓弹力图在冠心患者凝血检测中的临床应用
血栓弹力图在冠心病患者凝血检测中的临床应用
收藏 引用
中国心脏大会2014
作者: 郭颖 贾友宏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卫生部心血管药物临床研究重点实验室
<正>目的:分析血栓弹力图(TEG)在冠心患者凝血检测中的临床应用,以提高临床实践和认识。方法:随机选取经TEG检测凝血的冠心患者168例,分为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组(52例),慢性冠心(CAD)组(116例)。168例冠心患者中共9...
来源: 评论
CYP2C9和VKORCl基因多态性对肺栓塞患者华法林维持剂量的影响
收藏 引用
中国药物警戒 2012年 第4期9卷 202-204页
作者: 娄莹 刘红 韩璐璐 谢爽 高小晶 段兵 倪新海 熊长明 李一石 柳志红 北京协和医学院 中国医学科学院 阜外心血管病医院临床药理中心 卫生部心血管药物临床研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372 阜外心血管病医院肺血管病诊治中心 北京100037
目的研究细胞色素P450酶2C9(CYP2C9)及维生素K环氧化物还原酶复合体亚单位1(VKORCl)基因多态性对中国肺栓塞患者华法林维持剂量的影响。方法对108例INR已稳定达标的中国肺栓塞患者,采用TaqMan MGB探针法,检测CYP2C9*2、*3位点和VKORC1-1...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国人早发冠心临床、生化和冠脉造影的特点(英文)
收藏 引用
心脏杂志 2010年 第4期22卷 563-568页
作者: 陈国良 刘立伟 谢爽 刘红 刘玉清 李一石 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临床药理中心卫生部心血管药物临床研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37
目的:探讨早发冠心临床、生化和冠脉造影特点。方法: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冠心患者347例,根据年龄分为早发冠心组(年龄55岁),以及年龄相匹配的健康对照者54例,进行冠状动脉变、临床及生化特点回顾分析,观察是否存在差异。结果...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抗心律失常药物进展
收藏 引用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08年 第3期12卷 165-166页
作者: 李一石 中国医学科学院心血管病研究所北京协和医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律失常药理中心卫生部心血管药物临床研究重点实验室 100037
心律失常的治疗原则是无论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和/或选择何种心电学治疗,医师必须认识到为患者治疗心律失常的过程,就是一个理性的、风险和效益的评估过程,而该评估则贯穿于治疗的全过程。
来源: 评论
载脂蛋白CIII与冠心及血脂的相关性以及他汀类药物对其的影响
收藏 引用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 2017年 第1期19卷 10-12页
作者: 熊筱伟 刘红 柴琳 李一石 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卫生部心血管药物临床研究重点实验室 100037
目的探讨血浆载脂蛋白CIII(Apo CIII)与冠心(CHD)及传统血脂指标的关系以及他汀治疗对其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3年3月在医院就诊的患者143例,按照CHD诊断标准分为非冠心(non-CHD)组80例和CHD组63例。CHD组患者均接受他...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风湿性心脏合并限制型心肌1例分析
收藏 引用
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9年 第34期9卷 8555-8556页
作者: 郭婷婷 高立建 谭晓燕 张沛 樊朝美 李一石 华潞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临床药理中心卫生部心血管药物临床研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37
风湿性心脏临床常见疾,但风湿性心脏合并限制型心肌临床比较少见.北京协和医学院心血管病医院临床药理中心最近诊治1例,现报告如下.
来源: 评论
联合用药与复方制剂在高血压治疗中的作用
收藏 引用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2010年 第9期9卷 598-600页
作者: 张叶萍 顼志敏 北京协和医学院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临床药理中心卫生部心血管药物临床研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37
目前世界各个国家高血压的治疗现状仍不容乐观,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和达标率仍然很低,如何提高"三率"水平是我国高血压防治的主要任务.造成我国高血压"达标率低"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高血压用药配伍不合理,使患者未得到有效的治疗.
来源: 评论
他汀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其防治
收藏 引用
中国医刊 2010年 第3期45卷 32-34页
作者: 张叶萍 顼志敏 李一石 北京协和医学院 中国医学科学院 阜外心血管病医院临床药理中心 卫生部心血管药物临床研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37
他汀类药物是在甲羟戊酸途径的早期阶段抑制羟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从而抑制胆固醇的合成和该途径的其他一些产物的生成,如辅酶Q10、血红素A和异戊烯类蛋白质等。而这些产物在细胞生物学和人类生理学中产生了重要...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