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420 篇 期刊文献
  • 112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532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502 篇 医学
    • 477 篇 临床医学
    • 15 篇 医学技术(可授医学...
    • 14 篇 护理学(可授医学、...
    • 10 篇 中西医结合
    • 9 篇 基础医学(可授医学...
    • 9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 4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1 篇 口腔医学
    • 1 篇 中药学(可授医学、...
    • 1 篇 特种医学
  • 18 篇 工学
    • 12 篇 生物医学工程(可授...
    • 2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1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1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1 篇 土木工程
    • 1 篇 轻工技术与工程
    • 1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2 篇 理学
    • 2 篇 生态学
  • 2 篇 农学
    • 2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1 篇 经济学
    • 1 篇 应用经济学
  • 1 篇 管理学
    • 1 篇 公共管理

主题

  • 43 篇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
  • 41 篇 患者
  • 29 篇 主动脉夹层
  • 27 篇 外科治疗
  • 26 篇 先天性心脏病
  • 22 篇 方法
  • 21 篇 体外循环
  • 18 篇 危险因素
  • 18 篇 临床资料
  • 16 篇 超声心动图
  • 15 篇 治疗
  • 14 篇 手术治疗
  • 14 篇 外科手术
  • 14 篇 综述
  • 13 篇 患儿
  • 13 篇 术后
  • 12 篇 深低温停循环
  • 11 篇 主动脉瘤
  • 11 篇 死亡率
  • 11 篇 平均年龄

机构

  • 88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
  • 81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
  • 74 篇 北京市 中国医学科...
  • 59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
  • 52 篇 北京市 中国医学科...
  • 26 篇 云南省阜外心血管...
  • 23 篇 北京市 中国医学科...
  • 18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
  • 14 篇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
  • 14 篇 北京市,中国医学科...
  • 12 篇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
  • 12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
  • 11 篇 北京协和医学院中...
  • 9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
  • 8 篇 北京协和医学院中...
  • 8 篇 北京协和医学院
  • 7 篇 北京协和医学院中...
  • 7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
  • 6 篇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6 篇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

作者

  • 108 篇 李守军
  • 74 篇 闫军
  • 71 篇 胡盛寿
  • 57 篇 常谦
  • 54 篇 郑哲
  • 54 篇 王旭
  • 51 篇 于存涛
  • 47 篇 孙晓刚
  • 39 篇 钱向阳
  • 38 篇 王强
  • 35 篇 蒙延海
  • 34 篇 孙寒松
  • 33 篇 花中东
  • 33 篇 王水云
  • 31 篇 田川
  • 29 篇 舒畅
  • 28 篇 许建屏
  • 28 篇 杨克明
  • 28 篇 yu cuntao
  • 26 篇 张浩

语言

  • 532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血管外科"
532 条 记 录,以下是71-80 订阅
排序:
小型猪急性心肌梗死术后监护心得
收藏 引用
中国循环杂志 2014年 第S1期 213-213,214页
作者: 杜红 张宏 王欣娟 李巨波 崔永春 唐跃 北京市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实验外科100037
目的:探讨小型猪急性心梗术后的监护管理。
来源: 评论
血浆B型利钠肽与肥厚型梗阻性心肌患者发生心房颤动的关系
收藏 引用
中国循环杂志 2015年 第3期30卷 248-250页
作者: 张昌伟 宋云虎 刘赟 李浩杰 然鋆 高歌 李琦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外科 北京市100037
目的:探讨血浆B型利钠肽(BNP)与肥厚型梗阻性心肌患者发生心房颤动的关系。方法:连续入选166例因肥厚型梗阻性心肌在我院行改良扩大Morrow术的患者,记录一般临床资料,超声心动图资料,测量血浆BNP浓度,将患者分为心房颤动组(n=26)和...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人工血管置换术治疗罕见肺动脉瘤三例
收藏 引用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21年 第8期49卷 822-824页
作者: 高进 乔晨晖 王德 吴进林 邱家伟 于存涛 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阜外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100037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外科 450052
肺动脉瘤(PAA)是一种罕见的疾,其在人群中的发率仅为0.0073%。通常没有特异性的体征,咳嗽或呼吸困难可能是其首发症状。发生肺动脉夹层或瘤体破裂时,可突发胸痛,咯血、窒息、心包填塞等是最常见的死因,所以需要积极的外科干预。该...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先天性主动脉瓣上狭窄的外科治疗
收藏 引用
中国循环杂志 2015年 第7期30卷 710-713页
作者: 解衍博 吴信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外科 北京市100037
先天性主动脉瓣上狭窄是一种较为少见的左心室流出道梗阻疾,为染色体部分缺失导致动脉弹性蛋白异常从而表现升主动脉局限型或者弥漫型的狭窄,引起血流动力障碍,往往合并伴有其他的解剖畸形,右心室流出道狭窄、主动脉瓣二瓣化、主动脉...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血N末端B型利钠肽原升高对肥厚型心肌患者远期预后的影响
收藏 引用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18年 第3期46卷 192-197页
作者: 孟祥彬 王文尧 张阔 祁雨 安仕敏 王思远 郑济林 于钦军 唐兵 吴荣 王水云 高传玉 唐熠达 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 心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 阜外医院心血管内科 100037 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 心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 阜外医院心血管外科 100037 郑州大学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
目的探讨血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水平对肥厚型心肌(HCM)远期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医院2009年10月至2013年12月入院临床确诊为HCM的患者,且满足年龄≥16岁、NT-proBNP检查结果完整,研究最终纳入患者831例...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术前B型利钠肽预测心脏外科手术术后新发房颤的meta分析
收藏 引用
中国循环杂志 2013年 第S1期 170-171页
作者: 蒙延海 张燕搏 李守军 王水云 杨克明 北京市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心血管外科100037
目的:应用meta分析的方法评价术前B型利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水平在预测心脏外科手术术后新发房颤(Atrial Fibrillation,AF)中的价值。  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深低温停循环顺行性脑灌注主动脉弓置换术院内死亡的危险因素
收藏 引用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2014年 第5期30卷 290-292页
作者: 刘红 常谦 张海涛 于存涛 孙晓刚 钱向阳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血管外科 北京100037
目的探讨影响行深低温停循环顺行性脑灌注主动脉弓置换术患者院内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1年12月626例行深低温停循环顺行性脑灌注主动脉弓部手术患者的资料,记录院内死亡例死亡原因,将例按照是否院内死亡...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急性Stanford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脑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
收藏 引用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2014年 第6期30卷 342-345页
作者: 刘红 常谦 张海涛 于存涛 孙晓刚 钱向阳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血管外科 北京100037
目的分析急性Stanford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脑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2005年1月至2011年12月329例急性StanfordA型主动脉夹层行主动脉弓部手术患者的资料,对术后发生的脑神经系统并发症永久性神经系统功能不全(PND)及短暂...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深低温停循环主动脉弓手术术后急性肾损伤的危险因素
收藏 引用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2013年 第5期29卷 301-304页
作者: 刘红 常谦 张海涛 于存涛 钱向阳 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血管外科北京100037
目的目的分析深低温停循环主动脉弓手术术后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2005年1月至2011年6月549例行深低温停循环主动脉弓部手术患者的资料,按照术后是否发生AKl分为两组进行单因素分析,单因素分析...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大鼠心肌梗死后外周血外泌小体miRNA研究:潜在新型生物标志物
收藏 引用
中国循环杂志 2015年 第S1期 19-20页
作者: 许政曦 扶媛媛 周洲 郑哲 北京市,北京协和医学院 中国医学科学院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 阜外心血管病医院 心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市,北京协和医学院 中国医学科学院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 阜外心血管病医院 心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市,北京协和医学院 中国医学科学院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 阜外心血管病医院 分子诊断中心 100037 北京市,北京协和医学院 中国医学科学院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 阜外心血管病医院 心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市,北京协和医学院 中国医学科学院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 阜外心血管病医院 成人心脏外科 100037
目的:NT-pro BNP作为生物标志物在临床实践中广泛应用,但其无法准确判断心肌缺血之后心室重构的动态变化过程,因而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临床医师对患者心室重构改变评估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本研究拟通过分析大鼠心肌梗死后外周血exosome携...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