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31 篇 期刊文献
  • 15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146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42 篇 医学
    • 132 篇 临床医学
    • 26 篇 医学技术(可授医学...
    • 13 篇 基础医学(可授医学...
    • 10 篇 中西医结合
    • 8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 1 篇 中医学
  • 24 篇 工学
    • 21 篇 生物医学工程(可授...
    • 2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1 篇 机械工程
    • 1 篇 生物工程
  • 6 篇 理学
    • 4 篇 生物学
    • 1 篇 物理学
    • 1 篇 化学
  • 1 篇 农学
    • 1 篇 作物学

主题

  • 15 篇 体外循环
  • 7 篇 先天性心脏病
  • 6 篇 肥厚型心肌病
  • 6 篇 心肌梗死
  • 5 篇 超声心动图
  • 5 篇 磁共振成像
  • 5 篇 干细胞
  • 5 篇 肺动脉高压
  • 4 篇 房间隔缺损
  • 4 篇 患者
  • 4 篇 深低温停循环
  • 4 篇 氨甲环酸
  • 4 篇 冠状血管造影术
  • 4 篇 评价
  • 4 篇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
  • 4 篇 心血管疾病
  • 3 篇 高血压
  • 3 篇 心脏病患者
  • 3 篇 术后出血
  • 3 篇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机构

  • 45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
  • 30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
  • 19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
  • 9 篇 同济大学附属上海...
  • 7 篇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
  • 7 篇 北京市 中国医学科...
  • 5 篇 北京协和医学院
  • 4 篇 北京市 中国医学科...
  • 4 篇 北京协和医学院中...
  • 3 篇 北京市,中国医学科...
  • 3 篇 滨州医学院附属医...
  • 3 篇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
  • 2 篇 美国加州大学
  • 2 篇 北京市中国医学科...
  • 2 篇 山东省,胜利油田胜...
  • 2 篇 福建省,泉州市第一...
  • 2 篇 云南省阜外心血管...
  • 2 篇 北京医院
  • 2 篇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2 篇 青岛阜外医院

作者

  • 20 篇 王浩
  • 16 篇 龙村
  • 14 篇 刘晋萍
  • 13 篇 蒋世良
  • 12 篇 王古岩
  • 11 篇 吉冰洋
  • 11 篇 赵世华
  • 10 篇 吕滨
  • 10 篇 李立环
  • 9 篇 江勇
  • 9 篇 管玉龙
  • 9 篇 赵举
  • 9 篇 孙欣
  • 9 篇 杜英杰
  • 8 篇 荆志成
  • 8 篇 孙鹏
  • 8 篇 晏馥霞
  • 8 篇 宋会军
  • 7 篇 吴伟春
  • 7 篇 郑哲

语言

  • 146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放射科"
146 条 记 录,以下是61-70 订阅
排序:
第二代Amplatzer动脉导管未闭封堵器经股动脉逆行插管行间隔缺损封堵术疗效评价
收藏 引用
临床荟萃 2015年 第6期30卷 601-604页
作者: 张戈军 徐仲英 蒋世良 赵世华 凌坚 宋会军 万俊义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介入放射科 北京100037
目的探讨第2代Amplatzer动脉导管未闭封堵器(ADOⅡ)经股动脉逆行插管行间隔缺损封堵术疗效。方法间隔缺损患者5例,年龄5-53岁,经胸超声心动图显示间隔缺损为4-6mm。第二代Amplatzer动脉导管未闭封堵器经股动脉逆行插管行间隔...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血管活性药物评分对体外膜式氧合辅助下婴幼儿患者急性肾损伤的预测作用
收藏 引用
中国医药导报 2013年 第18期10卷 79-81页
作者: 崔勇丽 刘晋萍 赵举 冯正义 龙村 钱向阳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 阜外心血管病医院 心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体外循环科 北京100037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 阜外心血管病医院 心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成人血管外科 北京100037
目的回顾婴幼儿患者在体外膜式氧合(ECMO)辅助下发生急性肾功能损伤(AKI)的情况,探索其相关预测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ECMO辅助的婴幼儿患者38例,收集一般临床资料,并对建立ECMO前、辅助循环开始后第1个24 h、以及第2个24 h所用的血...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血管手术在不同停循环温度下顺行性脑灌注的荟萃分析
收藏 引用
中国分子心脏学杂志 2014年 第6期14卷 1109-1113页
作者: 王越夫 郭莎莎 孙燕华 刘晋萍 王古岩 吉冰洋 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 阜外心血管病医院 心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麻醉科 北京市100037 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 阜外心血管病医院 心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体外循环科 北京市100037
目的深低温停循环(DHCA)联合顺行性选择性脑灌注(ASCP)技术是目前大多数心脏中心主动脉弓部手术时采用的体外循环技术。但随着凝血、炎症反应、器官功能损伤等问题的日益彰显,人们对采用深低温的必要性逐渐产生质疑。本篇荟萃分析将不...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急性主动脉夹层的凝血功能特点及围术期变化
收藏 引用
中国现代普通外进展 2013年 第6期16卷 476-479页
作者: 崔勇丽 王子珩 孙晓刚 于存涛 常谦 钱向阳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体外循环科 北京100037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成人血管外科 北京100037
目的:分析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基础凝血功能的特点及其在传统输血策略下围术期发生的变化,探讨该变化对于术后经验性输血策略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9月—2013年1月在深低温停循环下接受全主动脉弓替换加象鼻支架手术的急性主动脉夹层患...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MicroRNA-1和microRNA-21在缺血预处理、后处理及远端预处理中的表达变化
收藏 引用
中国心血管临床杂志 2012年 第4期19卷 402-407页
作者: 段欣 王小华 吉冰洋 刘晋萍 龙村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体外循环科 北京100037
目的通过离体缺血-再灌注心脏模型,观察缺血预处理(IPC)、缺血后处理(IPO)和肢体远端预处理(RIPC)后心脏microRNA1(miRNA-1)和microRNA21(miRNA-21)的表达变化,以及它们所调控靶蛋白热休克蛋白70(HSP70)和程序性细胞死亡4(PDCD4)表达变...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小儿体外循环心脏手术中呼吸管理策略
收藏 引用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12年 第12期33卷 838-841页
作者: 贾爰 晏馥霞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心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阜外心血管病医院麻醉科 100037
背景术后急性肺损伤是小儿体外循(cardiopulmonarybypass,CPB)心脏手术后主要并发症之一,是小儿心脏手术后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目的CPB后肺损伤可导致患儿术后恢复时间延长,增加术后并发症,CPB期间及CPB后期可采用一定肺保护性...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全胸腔镜下房颤射频消融术的麻醉和围术期管理
收藏 引用
中国分子心脏学杂志 2013年 第4期13卷 581-583页
作者: 杜英杰 王古岩 杨丽静 杨静 王越夫 袁昕 王现强 郑哲 北京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心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阜外心血管病医院麻醉科 100037 北京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心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外科 100037
目的回顾性分析、总结全胸腔镜下射频消融术治疗非瓣膜性房颤的麻醉和围术期管理重点。方法我院2010年9月至2011年12月,20例患者在全胸腔镜下采用左房后壁隔离法行射频消融术治疗非瓣膜性房颤。手术在双腔气管插管全凭静脉麻醉下进行。...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远隔缺血处理内源性心肌保护介质的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13年 第5期34卷 444-447页
作者: 周程辉 李立环 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心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阜外心血管病医院麻醉科 100037
背景作为远隔缺血处理(remoteischemicconditioning,RIPC)心肌保护最重要的效应因子,内源性介质已引起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目的综述RIPC心肌保护作用介质的相关研究。内容动物实验研究证实RIPC后收集动物的血液或冠脉流出液亦可...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急性肺损伤的干细胞治疗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15年 第6期36卷 536-539页
作者: 黄小聪 薛庆华 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心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阜外心血管病医院麻醉科 100037
背景保护性肺通气治疗可降低急性肺损伤(acutelung injury,ALI)及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re 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的死率,但因损伤的肺组织未得到及时修复,其死率仍居高不下。目的审视干细胞疗法对ALI或ARD...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心包剥脱术术前危险因素与转归分析
收藏 引用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15年 第3期36卷 267-270页
作者: 黄小聪 薛庆华 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心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阜外心血管病医院麻醉科100037
背景心包剥脱术被证实是治疗慢性缩窄性心包炎的有效方法,但若干围术期危险因素影响术后患者短期及长期死率。目的识别围术期危险因素有利于合理评估围术期风险,改善管理策略。内容从心包炎因、心包钙化、心脏疾病相关因素、内环...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