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43 篇 期刊文献
  • 12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155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49 篇 医学
    • 137 篇 临床医学
    • 8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 6 篇 基础医学(可授医学...
    • 5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3 篇 中西医结合
    • 2 篇 医学技术(可授医学...
  • 2 篇 工学
    • 1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1 篇 生物医学工程(可授...
  • 2 篇 管理学
    • 1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1 篇 公共管理
  • 1 篇 经济学
    • 1 篇 应用经济学
  • 1 篇 历史学

主题

  • 28 篇 心房颤动
  • 9 篇 心脏再同步治疗
  • 8 篇 导管消融
  • 7 篇 心力衰竭
  • 7 篇 高血压
  • 7 篇 冠心病
  • 7 篇 治疗
  • 6 篇 心律失常
  • 6 篇 室性心律失常
  • 5 篇 危险因素
  • 5 篇 注册
  • 5 篇 中华医学会
  • 4 篇 临床
  • 4 篇 表型
  • 4 篇 预后
  • 4 篇 治疗方法
  • 4 篇 家庭监测
  • 4 篇 肥厚型心肌病
  • 4 篇 心电生理
  • 4 篇 植入型心律转复除...

机构

  • 37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心...
  • 26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
  • 24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
  • 22 篇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 17 篇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
  • 11 篇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10 篇 广东省人民医院
  • 8 篇 北京安贞医院
  • 7 篇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
  • 7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
  • 7 篇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
  • 7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
  • 7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
  • 6 篇 辽宁省沈阳市
  • 6 篇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
  • 6 篇 北京协和医学院中...
  • 6 篇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
  • 5 篇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 5 篇 北京医院
  • 5 篇 浙江医院

作者

  • 36 篇 张澍
  • 23 篇 陈新
  • 22 篇 黄从新
  • 19 篇 zhang shu
  • 19 篇 chen xin
  • 15 篇 马长生
  • 12 篇 黄德嘉
  • 12 篇 姚焰
  • 11 篇 马坚
  • 11 篇 王方正
  • 11 篇 华伟
  • 11 篇 惠汝太
  • 11 篇 杨跃进
  • 10 篇 曹克将
  • 10 篇 huang cong-xin
  • 10 篇 杨艳敏
  • 10 篇 朱俊
  • 8 篇 王娟
  • 8 篇 吴永健
  • 8 篇 陈柯萍

语言

  • 155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血管病研究所心内科"
155 条 记 录,以下是61-70 订阅
排序:
常见的心电生理现象
收藏 引用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08年 第6期12卷 459-468页
作者: 张澍 葛堪忆 中国医学科学院心血管病研究所北京协和医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律失常诊治中心 100037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心内科
超常传导人们对超常传导(supemormal conduction)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过程,早在1912年Adrian和Lucas在对神经细胞电生理研究中发现了“超常应激”现象;嗣后,Lewis和Master等在1924年报道1例高度房室阻滞患者其传导功能发生“超常”...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心脏肌球蛋白结合蛋白C基因18115_18116insGCAGG突变导致肥厚型心肌特点分析
收藏 引用
中国分子心脏学杂志 2012年 第1期12卷 15-17页
作者: 王继征 邹玉宝 孙凯 王怡璐 王志民 高硕 周宪梁 惠汝太 宋雷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心血管转化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德分子医学研究室 北京100037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心血管转化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心内科 北京100037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心血管转化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超声科 北京100037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心血管转化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高血压诊治中心 北京100037
目的观察肥厚型心肌(HCM)患者中心脏肌球蛋白结合蛋白C基因(MYBPC3)插入突变的特点。方法在100例HCM患者中对MYBPC3的有外显子及其侧翼内含子序列进行基因扫描,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目的片段,双脱氧末段终止法测序。对突变患者进...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ICAM-1基因K469E多态性与冠心关联的荟萃分析
收藏 引用
中国分子心脏学杂志 2011年 第5期11卷 276-280页
作者: 王玉瑶 宋卫华 陈敬洲 张伟丽 张禅那 孙凯 惠汝太 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血管病研究所心血管转化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德分子医学研究室 北京市100037 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内科 北京市100037 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高血压诊治中心 北京市100037
目的探讨细胞间黏附分子 -1 (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 ICAM-1) 基因 K469E 多态性与冠心的关联性。方法全面检索中英文数据库关于 K469E 多态性与冠心遗传易感性关系的例对照研究,采用 Meta 分析方法合并 K469E 与冠...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心脏肌钙蛋白I-R145W突变致肥厚型心肌表型特点分析
收藏 引用
中国分子心脏学杂志 2011年 第4期11卷 202-204页
作者: 邹玉宝 王继征 王怡璐 孙凯 王志民 高硕 周宪梁 宋雷 惠汝太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心血管转化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心内科 北京100037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心血管转化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心血管病基因与临床研究重点实验室中-德分子医学研究室 北京100037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心血管转化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超声科 北京100037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心血管转化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高血压诊治中心 北京100037
目的明确心脏肌钙蛋白I(cTnI)R145W突变的表型特点。方法在300例肥厚型心肌(HCM)患者及120例正常对照中对心脏肌钙蛋白I基因(TNNI3)外显子7进行基因扫描,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目的片段,双脱氧末段终止法测序。对R145W突变患者进行家...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内窥镜指导下激光球囊消融治疗心房颤动技术及其临床应用进展
收藏 引用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13年 第5期27卷 385-388页
作者: 刘俊 李劲宏 方丕华 中国医学科学院 心血管病研究所 北京协和医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律失常诊治中心 北京100037 德国柏林心脏病中心心内科
内窥镜指导下激光球囊消融系统(ELBAS)由一个可调弯长鞘、球囊导管、内窥光纤和激光发射器光纤构成。通过一定的操作程序,在内窥镜指导下可完成对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患者的肺静脉电隔离(PVI)。临床研究显示ELBAS术中PVI急性成功率较高,...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体表心电图特征对特发性右心室流出道室性心动过速和室性早搏起源点的定位价值
收藏 引用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09年 第2期13卷 111-116页
作者: 郑黎晖 李晋新 姚焰 张奎俊 张澍 陈文生 王方正 陈新 中国医学科学院 心血管病研究所 北京协和医学院 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律失常诊治中心 新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
目的起源于右心室流出道(RVOT)不同位点的室性心动过速(VT)具有相应的心电图表现,本研究旨在摸索一种相对简单的根据体表心电图进行定位的方法。方法将RVOT分为游离壁和间隔面两大区,其中间隔面又分为9个区域。共320例RVOT—VT患...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hHSP60对ACS患者CD4+CD28-T细胞的作用研究
hHSP60对ACS患者CD4+CD28-T细胞的作用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心脏大会(CHC)2011暨北京国际心血管病论坛
作者: 杨晋静 王敬萍 张悟棠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血管病研究所心血管转化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山西省心血管病医院心内科
目的:观察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外周血CD4 CD28 T细胞表达百分率及血清人热休克蛋白60(hHSP60)的水平,并体外检测hHSP60刺激孵育ACS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后CD4 CD28 T淋巴细胞的表达变化,探讨hHSP60、CD4 CD28 T细胞与...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冷冻球囊消融与冷盐水灌注射频消融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的长期随访效果比较
收藏 引用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14年 第5期28卷 415-419页
作者: 刘俊 唐闽 Kaufmann Jan Kriatselis Charalampos Fleck Eckart 李劲宏 方丕华 张澍 中国医学科学院心血管病研究所 北京协和医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律失常诊治中心 北京100037 德国心脏病中心(柏林)心内科 德国柏林13353
目的探讨阵发性心房颤动(PAF)患者首次采用冷冻球囊消融(CBA)与冷盐水灌注导管射频消融(RFCA)治疗长期随访效果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3年6月首次接受导管消融治疗的PAF患者的住院历资料、手术记录和门诊随访资料。根...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系统认识人类心脏整体电活动
收藏 引用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10年 第2期14卷 86-87页
作者: 黄从新 陈新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 430060 中国医学科学院心血管病研究所北京协和医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律失常中心
1903年,Einthoven发明了弦线型心电图描计器,并与1906年将其应用与临床,引起巨大轰动,这是人类对心电图活动进行整体研究的起始,至今仍具有重要意义。
来源: 评论
心房颤动:我们到底知道多少?
收藏 引用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09年 第3期13卷 165-167页
作者: 黄从新 陈新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 430060 中国医学科学院心血管病研究所北京协和医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律失常诊治中心
目前对心房颤动(房颤)的研究已经在各个层面展开,从基因到通道蛋白、从细胞器到大体解剖、从电生理到组织结构、从入心大静脉到心房特殊结构、从心房神经节丛到各种体液因子的影响、从药物治疗到非药物治疗,各个领域都有一批学者在...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