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927 篇 期刊文献
  • 714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2,641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2,416 篇 医学
    • 2,010 篇 临床医学
    • 237 篇 护理学(可授医学、...
    • 132 篇 医学技术(可授医学...
    • 113 篇 中西医结合
    • 95 篇 基础医学(可授医学...
    • 74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 66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30 篇 中药学(可授医学、...
    • 7 篇 中医学
  • 168 篇 工学
    • 105 篇 生物医学工程(可授...
    • 13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12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7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7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7 篇 建筑学
    • 7 篇 土木工程
    • 7 篇 生物工程
    • 6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6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4 篇 电子科学与技术(可...
  • 45 篇 管理学
    • 36 篇 公共管理
    • 5 篇 农林经济管理
  • 26 篇 经济学
    • 26 篇 应用经济学
  • 26 篇 理学
    • 13 篇 生物学
    • 5 篇 生态学
    • 4 篇 数学
    • 3 篇 化学
  • 19 篇 教育学
    • 19 篇 教育学
  • 12 篇 农学
    • 5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3 篇 哲学
    • 3 篇 哲学
  • 1 篇 法学
  • 1 篇 历史学

主题

  • 273 篇 患者
  • 183 篇 方法
  • 78 篇 应用
  • 78 篇 肺动脉高压
  • 76 篇 先天性心脏病
  • 70 篇 体外循环
  • 70 篇 医院
  • 68 篇 高血压
  • 66 篇 心血管病
  • 63 篇 危险因素
  • 63 篇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
  • 61 篇 心房颤动
  • 60 篇 术后
  • 56 篇 心力衰竭
  • 52 篇 临床
  • 52 篇 评价
  • 51 篇 超声心动图
  • 51 篇 冠心病
  • 46 篇 评估
  • 46 篇 中国

机构

  • 568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
  • 449 篇 北京市 中国医学科...
  • 313 篇 北京市 中国医学科...
  • 305 篇 北京市 中国医学科...
  • 266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
  • 79 篇 云南省阜外心血管...
  • 76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
  • 67 篇 北京协和医学院
  • 62 篇 北京协和医学院中...
  • 59 篇 北京市,中国医学科...
  • 55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
  • 48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
  • 36 篇 北京协和医学院中...
  • 34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
  • 30 篇 北京市,中国医学科...
  • 28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
  • 25 篇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
  • 22 篇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
  • 21 篇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
  • 17 篇 北京市 北京协和医...

作者

  • 148 篇 李守军
  • 142 篇 张澍
  • 120 篇 胡盛寿
  • 106 篇 柳志红
  • 102 篇 闫军
  • 101 篇 熊长明
  • 94 篇 王浩
  • 88 篇 何建国
  • 82 篇 唐跃
  • 82 篇 龙村
  • 81 篇 杨跃进
  • 79 篇 孙兴国
  • 79 篇 王旭
  • 72 篇 宋雷
  • 71 篇 赵智慧
  • 68 篇 郑哲
  • 66 篇 吴永健
  • 65 篇 倪新海
  • 63 篇 李卫
  • 61 篇 惠汝太

语言

  • 2,641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阜外心血管病医院肺血管病诊治中心"
2641 条 记 录,以下是2631-2640 订阅
排序:
血栓栓塞症的早期诊断
收藏 引用
上海医学 2009年 第7期32卷 558-562页
作者: 曾伟杰 何建国 北京协和医学院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肺血管病诊治中心100037
血栓栓塞症(PTE)和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静脉血栓栓塞(VTE)的两种临床表现,大多数情况下,PTE作为DVT的后续结果而发生。不经治疗的PTE死率为20%-30%,诊断明确并经过治疗者的死率降至2%-8%。>90%的死亡例发生于未经治疗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美国心脏学院基金会/美国心脏学会2009高压专家共识解读
收藏 引用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09年 第9期37卷 854-856页
作者: 何建国 程显声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肺血管病诊治中心 100037
虽然早在1891年Romberg就在理尸检中报道1例不能解释的高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PH),但直到1951年Dresidale用心导管术诊断了第1例动脉高压(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PAH)临床综合征患者。尔后,1975年WHO在...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艾滋毒感染相关性动脉高压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中国循环杂志 2009年 第1期24卷 74-75页
作者: 陶新曹 倪新海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心血管病研究所阜外心血管病医院肺血管病诊治中心 北京市100037
艾滋毒感染相关性动脉高压(HIV-PAH)是艾滋毒(HIV)感染者的非感染性并发症之一,发率约为0.5%,发机制尚不清楚,可能与HIV包膜蛋白和遗传易感性有关。HIV-PAH组织理改变与特发性动脉高压(IPAH)相似,丛原性变最为常...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睡眠呼吸暂停与N末端B型利钠肽原和血清淀粉样蛋白A的关系
收藏 引用
中国循环杂志 2009年 第6期24卷 437-440页
作者: 赵智慧 柳志红 罗勤 张健 熊长明 倪新海 张澍 杨跃进 马秀平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心血管病研究所阜外心血管病医院肺血管病诊治中心 北京市100037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心血管病研究所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力衰竭诊治中心 北京市100037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心血管病研究所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律失常诊治中心 北京市100037
目的:本研究旨在了解慢性心力衰竭合并睡眠呼吸暂停与血浆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血清淀粉样蛋白A水平的关系。方法:我院慢性心力衰竭患者223例分为3组,即:慢性心力衰竭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为OSA组(n=77),慢性心力衰竭...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解读2008欧洲心脏学会急性血栓栓塞症诊断治疗指南(待续)
收藏 引用
中国循环杂志 2009年 第2期24卷 153-154页
作者: 熊长明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心血管病研究所阜外心血管病医院肺血管瘸诊治中心 北京市100037
2000年欧洲心脏学会(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ESC)推出第1版急性血栓栓塞症(急性栓塞)诊断和治疗指南,对于推广和规范急性栓塞的诊断和治疗起到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急性栓塞的研究进一步深入以及一些多中心临...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大内皮素-1评价特发性动脉高压严重程度和预后的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分子心脏学杂志 2009年 第1期9卷 31-33页
作者: 陶新曹 倪新海 柳志红 何建国 熊长明 张健强 刘峻豪 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肺血管病诊治中心 100037
目的研究特发性动脉高压(IPAH)患者血浆大内皮素-1水平与动脉高压严重程度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6月到2007年6月在心血管病医院住院并诊断为IPAH的82名患者,并进行随访,统计采用SPSS13.0软件包。结果82名IPAH患者...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动脉高压患者心率校正的QT间期和QT离散度的研究
肺动脉高压患者心率校正的QT间期和QT离散度的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华医学会第11次心血管病学术会议
作者: 张洪亮 柳志红 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肺血管病中心
目的心率校正的QT间期(QTc)和QT离散度(QTcd)在许多疾状态下是增加的,并且与室性心律失常和猝死相关。本研究的目的是检测动脉高压(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PAH)患者的QTc和QTcd是否延长,并评价QTc和QTcd与平均动脉压(me...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慢性纤维性纵隔炎致动脉高压一例
收藏 引用
中国循环杂志 2009年 第3期24卷 193-193页
作者: 王墨扬 熊长明 倪新海 柳志红 何建国 张岩 程显声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心血管病研究所阜外心血管病医院肺血管病诊治中心 北京市100037
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21岁。因活动后胸闷气短2年,加重并咯血4个月于2008—08—23入院。患者2年前开始出现活动后胸闷、气短、盗汗、干咳,曾诊为结核,抗结核治疗半年,无明显好转。4个月前上述症状加重,活动量下降,开始出现咯血,每日10ml...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动脉高压发机制的进展带来临床治疗的革命
收藏 引用
中国循环杂志 2008年 第6期23卷 471-474页
作者: 何建国 卢献灵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心血管病研究所阜外心血病医院肺血管病诊治中心 北京市100037
动脉高压发机制的研究,包括离子通道机制、血管内皮功能舒缩因子失衡机制、炎症机制以及遗传基因学机制等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由此,开发了一系列针对动脉高压发机制的新型药物,如前列环素衍生物、内皮素受体拮抗剂、5型磷酸二...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动脉高压的房间隔造口术
收藏 引用
中国介入心脏学杂志 2008年 第5期16卷 296-298页
作者: 张洪亮 柳志红 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肺血管病中心 北京100037
在过去的十几年里,前列环素类似物、内皮素受体拮抗剂、5型磷酸二酯酶抑制剂等药物纷纷问世,大大改善了动脉高压(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PAH)患者的症状、活动能力及生存率。但PAH患者的远期生存率依然很低,持续静脉应用依...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