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311 篇 期刊文献
  • 5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316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306 篇 医学
    • 296 篇 临床医学
    • 10 篇 医学技术(可授医学...
    • 3 篇 中西医结合
    • 2 篇 基础医学(可授医学...
    • 2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 1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14 篇 工学
    • 9 篇 生物医学工程(可授...
    • 6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3 篇 理学
    • 3 篇 生物学
  • 1 篇 教育学
    • 1 篇 教育学
  • 1 篇 管理学
    • 1 篇 公共管理

主题

  • 68 篇 心房颤动
  • 40 篇 心脏再同步治疗
  • 32 篇 心律失常
  • 24 篇 植入型心律转复除...
  • 20 篇 心力衰竭
  • 16 篇 导管消融
  • 15 篇 心脏起搏,人工
  • 15 篇 心脏性猝死
  • 15 篇 室性心律失常
  • 14 篇 临床研究
  • 14 篇 射频消融
  • 12 篇 心脏起搏器,人工
  • 12 篇 导管消融术
  • 11 篇 危险因素
  • 11 篇 起搏器
  • 10 篇 室性心动过速
  • 9 篇 心血管植入型电子...
  • 9 篇 除颤器,植入型
  • 9 篇 心血管病学
  • 8 篇 左束支起搏

机构

  • 112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
  • 93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
  • 48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
  • 29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
  • 13 篇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
  • 13 篇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11 篇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
  • 9 篇 北京医院
  • 8 篇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
  • 8 篇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 8 篇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
  • 7 篇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 7 篇 武汉亚洲心脏病医...
  • 6 篇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
  • 5 篇 安徽省立医院
  • 5 篇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
  • 5 篇 沈阳军区总医院
  • 4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
  • 4 篇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
  • 4 篇 南京鼓楼医院

作者

  • 206 篇 张澍
  • 107 篇 华伟
  • 90 篇 陈柯萍
  • 39 篇 唐闽
  • 37 篇 樊晓寒
  • 37 篇 戴研
  • 37 篇 姚焰
  • 31 篇 刘志敏
  • 31 篇 孙奇
  • 30 篇 丁立刚
  • 29 篇 马坚
  • 26 篇 牛红霞
  • 24 篇 陈若菡
  • 22 篇 方丕华
  • 17 篇 王靖
  • 17 篇 胡奕然
  • 17 篇 郭晓刚
  • 16 篇 顾敏
  • 14 篇 于丰源
  • 13 篇 任晓庆

语言

  • 316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国家心血管藉中心心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阜外医院心律失常中心"
316 条 记 录,以下是251-260 订阅
排序:
左心多位点起搏心脏再同步治疗初步应用经验
收藏 引用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15年 第6期19卷 449-450页
作者: 华伟 丁立刚 樊晓寒 刘志敏 张澍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心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阜外医院心律失常中心 100037
患者女,77岁,活动后胸闷、气短1年,加重半年。1年前患者出现活动后胸闷、气短,间断有夜间憋醒,当地医院诊断“扩张型心肌病”,予抗心力衰竭(心衰)治疗后症状减轻。
来源: 评论
大内皮素1对心脏再同步治疗患者临床预后的评估作用
收藏 引用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15年 第6期19卷 411-415页
作者: 糜家睿 刘志敏 杨绳文 华伟 陈柯萍 丁立刚 张澍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心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阜外医院心律失常中心 100037
目的探讨大内皮素1(big ET—1)对接受心脏再同步治疗(CRT)的心力衰竭(心衰)患者全因死亡和心衰再住院的风险评估作用。方法回顾性调查医院心律失常中心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行首次CRT植入的249例心衰患者临床资料,对所有患...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压力感知导管在心房颤动导管消融中的价值
收藏 引用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15年 第4期19卷 284-288页
作者: 乔宇 姚焰 吴灵敏 侯炳波 陈刚 丁立刚 张澍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心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阜外医院心律失常中心 100037
目的非透壁性损伤是心房颤动(房颤)导管消融术后复发的重要原因,本研究旨在应用压力感知导管观察左心房不同部位的导管贴靠情况并了解其对消融效果的潜在影响.方法共纳入2014年3月至5月在医院心律失常中心首次接受射频消融治疗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心律失常领域最新临床研究——来自2015美国心律学会年会的报道
收藏 引用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15年 第3期19卷 236-237页
作者: 华伟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心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阜外医院心律失常中心 100037
HRS2015年年会于5月13日至16日在美国波士顿隆重召开,来自全世界13000名代表出席了会议,会上发布了一年来的重大临床研究结果。特别是几项重要的起搏领域新技术进展非常令人瞩目,现介绍如下。
来源: 评论
皮下注射植入型心电监测仪应用一例
收藏 引用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15年 第5期19卷 395-396页
作者: 华伟 丁立刚 樊晓寒 刘志敏 张澍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心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阜外医院心律失常中心 100037
患者女,63岁,因“心悸10余年,晕厥2次”入院。10余年前出现心悸、胸闷,无黑朦、晕厥发作,未明确诊断。6个月前如厕立起时出现意识丧失,数分钟后意识恢复,醒后有乏力、出汗,无尿便失禁、无口舌咬伤。4个月前站立时出现心悸,继...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功能性二尖瓣反流与心脏再同步治疗心力衰竭患者远期临床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收藏 引用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15年 第4期19卷 271-274页
作者: 蔡迟 华伟 杨新玮 丁立刚 王靖 刘志敏 樊晓寒 牛红霞 李崇强 陈柯萍 张澍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心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阜外医院心律失常中心 100037
目的探讨功能性二尖瓣反流(MR)对心脏再同步治疗(CRT)心力衰竭(心衰)患者远期临床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植入心脏再同步治疗起搏器/除颤器(CRT-P/D)的患者.患者在CRT植入术前及术后6个...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冷冻球囊导管消融治疗心房颤动
收藏 引用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15年 第3期19卷 174-178页
作者: 周公哺 郭晓刚 刘旭 杨建都 孙奇 马坚 张澍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心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阜外医院心律失常中心 100037
目的探讨冷冻球囊导管消融治疗心房颤动(房颤)的方法、策略和短期随访结果。方法2013年11月至2015年1月连续人选就诊于医院接受冷冻球囊导管消融术的房颤患者共70例。在冷冻球囊导管消融过程中,利用环状标测导管对肺静脉电位进...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心血管植入型电子器械术后感染的预防和处理
收藏 引用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15年 第4期19卷 241-243页
作者: 陈柯萍 张澍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心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阜外医院心律失常中心 100037
心血管植入型电子器械(CIED)包括心脏起搏器、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以及心脏再同步治疗(CRT)。随着适应证的拓宽和人口老龄化,CIED的植入数量日益增加,感染数量也相应增加。
来源: 评论
第15届世界心律失常大会会议纪要
收藏 引用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15年 第5期19卷 399-400页
作者: 樊晓寒 牛国栋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心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阜外医院心律失常中心 100037
由世界心律失常学会(World Society of Arrhythmias,WSA)主办,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中国医师协会心律学专业委员会、国家心血管中心协办的第15届世界心律失常大会(XV World Congress of Arrhythmias,WSA2015)于2015...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亚临床心房颤动与隐源性卒中
收藏 引用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5年 第4期20卷 310-312页
作者: 贺嘉 方丕华 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 心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 阜外医院心律失常中心 100037
20世纪70年代末,Framingham心脏研究的分析结果即证实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增加卒中风险,对于无风湿性心脏病的AF和合并风湿性心脏病的AF,卒中风险分别增加5倍和17倍。根据危险评分指导口服抗凝药预防AF相关卒中风险已成...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