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497 篇 期刊文献
  • 35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532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528 篇 医学
    • 511 篇 临床医学
    • 15 篇 医学技术(可授医学...
    • 14 篇 基础医学(可授医学...
    • 12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 11 篇 中西医结合
    • 7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2 篇 中药学(可授医学、...
    • 1 篇 护理学(可授医学、...
  • 19 篇 工学
    • 11 篇 生物医学工程(可授...
    • 8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1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1 篇 食品科学与工程(可...
  • 4 篇 管理学
    • 4 篇 公共管理
  • 1 篇 理学
    • 1 篇 生物学

主题

  • 35 篇 冠心病
  • 35 篇 心房颤动
  • 34 篇 病例
  • 34 篇 医学生
  • 28 篇 急性心肌梗死
  • 27 篇 心力衰竭
  • 23 篇 药物洗脱支架
  • 23 篇 冠状动脉疾病
  • 21 篇 心肌梗死
  • 20 篇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 19 篇 糖尿病
  • 18 篇 支架
  • 16 篇 心脏再同步治疗
  • 16 篇 冠状动脉造影
  • 15 篇 介入治疗
  • 14 篇 心脏性猝死
  • 14 篇 预后
  • 13 篇 高血压
  • 12 篇 动脉粥样硬化
  • 11 篇 指南

机构

  • 215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
  • 83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
  • 63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
  • 52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心...
  • 20 篇 北京协和医学院中...
  • 16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
  • 13 篇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
  • 11 篇 北京协和医学院中...
  • 10 篇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
  • 8 篇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 6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
  • 6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心...
  • 6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
  • 5 篇 北京安贞医院
  • 4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
  • 4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心...
  • 4 篇 北京协和医学院阜...
  • 4 篇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4 篇 心血管病研究所
  • 4 篇 广东省人民医院

作者

  • 163 篇 杨跃进
  • 115 篇 陈纪林
  • 105 篇 高润霖
  • 89 篇 乔树宾
  • 84 篇 吴永健
  • 77 篇 陈在嘉
  • 71 篇 张澍
  • 61 篇 yang yue-jin
  • 60 篇 陈珏
  • 54 篇 华伟
  • 54 篇 袁晋青
  • 52 篇 徐波
  • 49 篇 刘海波
  • 49 篇 姚民
  • 47 篇 秦学文
  • 46 篇 李建军
  • 42 篇 wu yong-jian
  • 41 篇 zhang shu
  • 40 篇 gao run-lin
  • 40 篇 chen ji-lin

语言

  • 532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心血管病研究所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冠心病诊治中心"
532 条 记 录,以下是181-190 订阅
排序:
通过左心室心外膜导线行心脏再同步治疗六例分析
收藏 引用
中国循环杂志 2014年 第1期29卷 44-47页
作者: 戴研 陈柯萍 华伟 陈若菡 张竞涛 张澍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心血管病研究所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律失常诊治中心 北京市100037
目的:回顾性分析对于经冠状静脉窦放置左心室导线失败的心力衰竭(心衰)患者,通过左心室心外膜导线行心脏再同步治疗(CRT)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选取2010—11至2013—01因慢性心衰住院行CRT,经心内科手术不成功而通过内、外科杂...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进一步增加心脏再同步治疗的效价比——2012年欧洲心脏学会关于慢性心力衰竭心脏再同步治疗指南带来的启示
收藏 引用
中国循环杂志 2012年 第S1期27卷 105-106页
作者: 华伟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心血管病研究所、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律失常诊治中心 北京市100037
心脏再同步治疗(CRT)已成为当下心力衰竭(心衰)非药物治疗的一线选择。一系列大规模临床试验以及我们亲身的临床实践都证实了CRT在改善心衰患者症状,降低发率和死亡率的卓越疗效。然而,目前仍有一些问题尚待解决,尤为突出的是CRT较高...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大动脉炎累及肺动脉的临床特征、治疗及预后分析
收藏 引用
中国循环杂志 2013年 第3期28卷 195-198页
作者: 刘亚欣 高凌根 李琳 蒋雄京 王林平 张慧敏 吴海英 宋雷 邹玉宝 关婷 马文君 周宪梁 郑德裕 惠汝太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心血管病研究所阜外心血管病医院高血压诊治中心 北京市100037
目的:总结大动脉炎患者累及肺动脉的临床特征、治疗及随访情况。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992—10至2012—10的连续700例大动脉炎患者中经血管造影证实累及肺动脉的22例患者,并根据其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药物治疗组(n=11)和介入治疗组(n...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肾动脉纤维肌性发育不良的临床和造影特征:单中心十年回顾
收藏 引用
中国循环杂志 2014年 第4期29卷 272-274页
作者: 上官海娟 蒋雄京 董徽 彭猛 邹玉宝 关婷 吴海英 张慧敏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心血管病研究所阜外心血管病医院高血压诊治中心 北京市100037
目的:分析肾动脉纤维肌性发育不良的临床和造影特征。方法:心血管病医院2002—01-01至2012—10—31确诊肾动脉纤维肌性发育不良的住院患者连续45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和造影特征。结果:45例患者入院时均存在高血压,其中男性20例...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导管消融心房颤动的新进展
收藏 引用
中国循环杂志 2014年 第9期29卷 661-663页
作者: 姚焰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心血管病研究所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律失常诊治中心 北京市100037
心房颤动(房颤)的导管消融是唯一有望根治房颤的疗法,但目前主流的肺静脉大环隔离术主要适于阵发性房颤,持续性房颤的消融需要结合线性消融、碎裂电位消融,但难以实现透壁是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也有学者试图寻找新的机制理论来实现突破...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SYMPLICITY HTN-3结果阴性不能否定经导管肾神经消融理念
收藏 引用
中国循环杂志 2014年 第6期29卷 404-405页
作者: 蒋雄京 董徽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心血管病研究所阜外心血管病医院高血压诊治中心 北京市100037
近期,《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了SYMPLICITY HTN-3研究结果,Symplicity消融导管系统治疗顽固性高血压虽然安全,但术后6个月时消融组较假手术组诊室收缩压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导致该阴性结果的原因或为经导管肾神经消融术的患者入选...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心房颤动(6)心房颤动导管消融围手术期的抗凝治疗(续5)
收藏 引用
中国循环杂志 2013年 第4期28卷 247-249页
作者: 牛国栋 张澍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心血管病研究所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律失常诊治中心 北京市100037
经皮导管消融业已成为心房颤动(房颤)的一线治疗手段,然而,由于术式复杂、损伤范围大,如何通过有效的抗凝治疗降低围手术期血栓风险至关重要,具体内容包括术前血栓风险的评估、围手术期抗凝方案及强度的选择等,而术中一旦发生心包压塞...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不同起搏方式对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生活质量的长期影响
收藏 引用
中国循环杂志 2008年 第5期23卷 370-373页
作者: 陈若菡 刘志敏 唐闽 华伟 王方正 张澍 陈新 陈柯萍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心血管病研究所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律失常诊治中心 北京市100037
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价两种起搏方式[单心房按需(AAI)起搏和双腔按需(DDD)起搏]对患者起搏器植入术后生活质量的长期影响。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方法,将患者分入AAI组(57例)和DDD组(86例)。在起搏器植入前、植入后6个月,之后每年1次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多态性相互作用增加女性高血压发易感性
收藏 引用
中国循环杂志 2008年 第5期23卷 355-359页
作者: 张慧敏 樊晓寒 韩运峰 李卫菊 杨晓敏 王曙霞 周宪梁 吴海英 惠汝太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心血管病研究所阜外心血管病医院高血压诊治中心 北京市100037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和ACE基因多态性是否相互作用增加高血压发易感性。方法:挑选ACE2基因的5个标签单核苷酸多态及ACE基因I/D多态性,采用标准的多聚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进行基因分型,抽取部分测序验证...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大动脉炎累及冠状动脉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
收藏 引用
中国循环杂志 2012年 第5期27卷 349-352页
作者: 张慧敏 孙腾 关婷 马文君 吴海英 蒋雄京 周宪梁 惠汝太 郑德裕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心血管病研究所阜外心血管病医院高血压诊治中心 北京市100037
目的:探讨大动脉炎累及冠状动脉(冠脉)的临床特点、治疗及潜在的诊治难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8-10~2011-12年住院的连续580例大动脉炎患者中,经冠脉造影证实冠脉变狭窄大于50%的例,对其临床特点、治疗及随访情况进行总结。结...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