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692 篇 期刊文献
  • 85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777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767 篇 医学
    • 718 篇 临床医学
    • 24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 20 篇 基础医学(可授医学...
    • 19 篇 医学技术(可授医学...
    • 18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18 篇 中西医结合
    • 5 篇 中药学(可授医学、...
    • 3 篇 护理学(可授医学、...
    • 2 篇 中医学
  • 27 篇 工学
    • 18 篇 生物医学工程(可授...
    • 9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3 篇 生物工程
    • 1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10 篇 管理学
    • 8 篇 公共管理
    • 1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1 篇 农林经济管理
  • 2 篇 经济学
    • 2 篇 应用经济学
  • 2 篇 理学
    • 2 篇 生物学
  • 1 篇 历史学
  • 1 篇 农学
    • 1 篇 作物学

主题

  • 55 篇 心房颤动
  • 38 篇 心脏再同步治疗
  • 34 篇 病例
  • 34 篇 医学生
  • 33 篇 心力衰竭
  • 31 篇 高血压
  • 30 篇 急性心肌梗死
  • 29 篇 冠心病
  • 27 篇 心肌梗死
  • 24 篇 治疗
  • 20 篇 肺动脉高压
  • 19 篇 导管消融
  • 19 篇 冠状动脉疾病
  • 19 篇 预后
  • 19 篇 糖尿病
  • 18 篇 植入型心律转复除...
  • 17 篇 危险因素
  • 16 篇 心律失常
  • 16 篇 心脏性猝死
  • 15 篇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机构

  • 293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
  • 122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心...
  • 78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
  • 62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
  • 47 篇 北京协和医学院中...
  • 34 篇 北京协和医学院中...
  • 31 篇 北京大学
  • 21 篇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
  • 21 篇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 17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
  • 13 篇 北京协和医学院
  • 13 篇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
  • 12 篇 北京协和医学院阜...
  • 11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心...
  • 11 篇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10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
  • 9 篇 广东省人民医院
  • 8 篇 北京安贞医院
  • 8 篇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
  • 8 篇 英国牛津大学

作者

  • 116 篇 张澍
  • 104 篇 杨跃进
  • 82 篇 华伟
  • 62 篇 zhang shu
  • 62 篇 吴永健
  • 60 篇 陈柯萍
  • 58 篇 乔树宾
  • 55 篇 陈纪林
  • 53 篇 陈在嘉
  • 50 篇 高润霖
  • 47 篇 yang yue-jin
  • 46 篇 陈新
  • 46 篇 hua wei
  • 42 篇 朱俊
  • 39 篇 chen xin
  • 36 篇 王方正
  • 36 篇 杨艳敏
  • 36 篇 wu yong-jian
  • 35 篇 李建军
  • 33 篇 陈珏

语言

  • 777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心血管病研究所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急症抢救中心"
777 条 记 录,以下是151-160 订阅
排序:
急性心肌梗死后室间隔穿孔
收藏 引用
中国循环杂志 2009年 第5期24卷 398-400,F0003页
作者: 李汉美 孙晓刚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心血管病研究所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脏外科中心 北京市100037
室间隔穿孔是急性心肌梗死后严重并发症之一,约占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1%~2%。内科保守治疗效果差,一旦穿孔发生后往往迅速发生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而致死亡。手术治疗是公认有效的治疗方法,但手术风险仍尚高,早期死亡率高,近期出现介...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医学生涯中部分难忘的例(三十二)
收藏 引用
中国循环杂志 2014年 第4期29卷 304-305页
作者: 陈在嘉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心血管病研究所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冠心病诊治中心 北京市100037
例70冠心变异型心绞痛首发为晕厥女性,46岁,会计,于2006—12—14晚9时许觉疲倦,感心慌,上五楼回家,突然心慌晕厥,意识丧失,尿失禁,牙关紧闭,口吐白沫,家属即予心脏按压,约10min后急救车到达,心电图示室颤,手按压即转...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医学生涯中部分难忘的例(二十一)
收藏 引用
中国循环杂志 2013年 第1期28卷 67-68页
作者: 陈在嘉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心血管病研究所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冠心病诊疗中心 北京市100037
例55冠状动脉三大支均有新鲜血栓堵塞,导致急性心肌梗死,猝死干部,男性,56岁,心肌梗死后反复心力衰竭5年余,近半年加重于1971-05-26由黑龙江省医院转来本院。患者在1965.10某日突然剑突下疼痛,出冷汗,上医院检查诊断为急性...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心血管植入性电子器械围手术期的抗栓治疗现状分析
收藏 引用
中国循环杂志 2012年 第4期27卷 319-320,F0003页
作者: 樊晓寒 华伟 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心血管病研究所 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律失常诊治中心 北京市100037
随着需要植入心血管植入性电子器械(CIED)人群的增长和心血管病抗栓治疗的普遍应用,CIED围手术期抗栓治疗策略受到关注。血栓栓塞高危患者,将同时面临CIED围手术期出血并发症和血栓栓塞事件两方面的危险。抗栓治疗策略的选择还影响到患...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心律失常治疗的现代进展(6) 心脏性猝死——一个不容忽略的临床问题(续5)
收藏 引用
中国循环杂志 2009年 第5期24卷 323-324页
作者: 张澍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心血管病研究所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律失常诊治中心 北京市100037
中国心脏性猝死的发生率为41.84/10万,猝死人数高达54.4万/年,位居全球之首。心肺复苏可有效处理心脏骤停,心脏转复除颤器、射频消融均是心脏性猝死的预防手段。目前应该积极开展二级预防,重视一级预防,防治工作除了着眼于积极预防和治...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血栓抽吸导管在心肌梗死急性期和恢复期介入治疗中的价值
收藏 引用
中国循环杂志 2010年 第6期25卷 405-407页
作者: 颜红兵 赵汉军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心血管病研究所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冠心病诊治中心 北京市100037
随着循证医学证据的积累,血栓抽吸导管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手术(急诊PC I)的价值逐渐得到认可。但由于临床试验规模还不够大、诸多细节问题没有回答,因此还存在一些争议。本文将从血栓抽吸获益的机制入手、结合对主要临床试验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心血管急症救治(6)缓慢性心律失常的诊断和处理(续5)
收藏 引用
中国循环杂志 2014年 第4期29卷 244-246页
作者: 陈柯萍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心血管病研究所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律失常诊治中心 北京市100037
缓慢性心律失常是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根据发生部位,缓慢性心律失常可以分为态窦房结综合征、房室传导阻滞以及室内传导阻滞。临床表现主要取决于心动过缓的程度,心率过于缓慢,可导致心排出量下降,重要脏器及组织尤其大脑供血不足而...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医学生涯中部分难忘的例(三十六)
收藏 引用
中国循环杂志 2014年 第8期29卷 648-649页
作者: 陈在嘉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心血管病研究所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冠心病诊治中心 北京市100037
例75陈旧性心肌梗死室壁瘤主肺动脉栓塞导致猝死 男性,63岁,退休干部。患者于1964-04-15上阳台看焰火突觉心窝部闷胀不适,伴左上肢酸胀和全身出大汗,无明显心慌、气短,随即下楼休息,闷胀持续约40分钟,当晚尚能入睡。次日午间...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术的现状及展望
收藏 引用
中国循环杂志 2013年 第3期28卷 161-163页
作者: 杨跃进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心血管病研究所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冠心病诊治中心 北京市100037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TAVI)已经成为治疗重度、症状性主动脉瓣狭窄而外科主动脉瓣置换术(AVR)禁忌患者的首选。来自注册研究和随机对照研究的证据表明接受这一治疗的患者显著获益,死亡率显著降低;对外科手术高危患者,TAVI与外科AVR疗效相...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C反应蛋白:动脉粥样硬化的标志物还是兼具致作用
收藏 引用
中国循环杂志 2009年 第4期24卷 241-243页
作者: 李建军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心血管病研究所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冠心病诊治中心 北京市100037
长期以来,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视为炎症、感染和组织损伤急性期反应的非特异性产物。新近10余年的研究,人们发现CRP水平与心血管关系甚密,再度引起人们对CRP的强烈兴趣。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