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382 篇 期刊文献
  • 57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439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366 篇 医学
    • 170 篇 临床医学
    • 128 篇 中西医结合
    • 122 篇 基础医学(可授医学...
    • 93 篇 医学技术(可授医学...
    • 61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 46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39 篇 中药学(可授医学、...
    • 1 篇 中医学
  • 131 篇 工学
    • 93 篇 生物医学工程(可授...
    • 15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11 篇 生物工程
    • 7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7 篇 核科学与技术
    • 2 篇 机械工程
    • 2 篇 食品科学与工程(可...
    • 1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1 篇 电子科学与技术(可...
    • 1 篇 水利工程
    • 1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44 篇 理学
    • 32 篇 生物学
    • 5 篇 物理学
    • 5 篇 化学
    • 2 篇 生态学
    • 1 篇 海洋科学
  • 19 篇 农学
    • 14 篇 作物学
    • 1 篇 园艺学
    • 1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1 篇 兽医学

主题

  • 42 篇 辐射损伤
  • 34 篇 电离辐射
  • 26 篇 肿瘤
  • 24 篇 辐射防护
  • 20 篇 细胞凋亡
  • 18 篇 活性氧
  • 18 篇 造血系统
  • 14 篇 辐射
  • 13 篇 白藜芦醇
  • 13 篇 dna损伤
  • 12 篇 放射疗法
  • 12 篇 辐射敏感性
  • 12 篇 辐射耐受性
  • 12 篇 辐射防护剂
  • 11 篇 骨髓细胞
  • 9 篇 肺肿瘤
  • 9 篇 抗肿瘤
  • 9 篇 成骨细胞
  • 9 篇 小鼠
  • 8 篇 细胞增殖

机构

  • 103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
  • 34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
  • 34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
  • 30 篇 北京协和医学院中...
  • 27 篇 天津中医药大学
  • 23 篇 北京协和医学院中...
  • 23 篇 北京协和医学院
  • 23 篇 北京协和医学院&中...
  • 22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
  • 17 篇 天津医科大学
  • 17 篇 天津市分子核医学...
  • 16 篇 北京协和医学院中...
  • 11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放...
  • 11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
  • 9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实...
  • 9 篇 北京协和医学院&中...
  • 8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
  • 8 篇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
  • 7 篇 天津市第一中心医...
  • 7 篇 天津市放射医学与...

作者

  • 90 篇 李德冠
  • 83 篇 孟爱民
  • 65 篇 刘强
  • 64 篇 樊赛军
  • 58 篇 路璐
  • 52 篇 王彦
  • 51 篇 王月英
  • 51 篇 杜利清
  • 49 篇 吴红英
  • 44 篇 樊飞跃
  • 42 篇 liu qiang
  • 39 篇 张俊伶
  • 37 篇 张恒
  • 37 篇 徐畅
  • 36 篇 fan saijun
  • 35 篇 王小春
  • 35 篇 李祎亮
  • 32 篇 王芹
  • 31 篇 宋娜玲
  • 29 篇 侯文彬

语言

  • 439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天津市放射医学与核医学重点实验室放射医学研究所"
439 条 记 录,以下是11-20 订阅
排序:
东南景天提取物减缓人小肠上皮细胞HIEC-6辐射损伤机制的初步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2022年 第7期42卷 493-498页
作者: 朱彤 贺俊博 武欣 王周旋 樊赛军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天津市放射医学与分子核医学重点实验室 天津300192
目的初步确定东南景天提取物(SafE)缓解人小肠上皮细胞HIEC-6辐射损伤的机制。方法将HIEC-6细胞分为对照组(Con)、照射组(IR)、单独提取物组(SafE)、提取物照射组(SafE+IR)。SafE组使用0.02 g/ml(W/V)SafE处理24 h后,给予2、4、6 Gyγ...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双金属ZnAu纳米团簇的光学性质及生物成像应用
收藏 引用
光电子.激光 2018年 第9期29卷 957-963页
作者: 刘玲芳 龙伟 刘昌龙 张晓东 天津大学理学院 天津300350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天津市放射医学与核医学重点实验室放射医学研究所 天津300192
为了优化Au纳米团簇(nanoclusters,NCs)的光学性能,拓宽它的应用领域,利用原子掺杂法合成了超稳定的发光双金属ZnAu NCs。通过对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发射光谱、红外光谱、荧光寿命等的测试和分析,研究了合成的ZnAu NCs的光学特性,讨论...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二肽基肽酶-4在造血和移植中的作用
收藏 引用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4年 第5期36卷 538-541页
作者: 李德冠 孟爱民 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天津放射医学与核医学重点实验室天津300192
二肽基肽酶-4(DPP-4)具有剪切多肽N端第2个氨基酸为丙氨酸、脯氨酸的功能,其作用底物包括许多与造血系统调节有关的趋化因子、克隆刺激因子和白细胞介素。近期研究表明,DPP-4对集落刺激因子的剪切会改变其功能,进而影响造血干祖细胞及移...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S-异戊烯基-L-半胱氨酸对辐射诱导小鼠DNA损伤的保护作用
收藏 引用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5年 第5期37卷 496-500页
作者: 郑啓盛 于光允 贺欣 姜明 储小飞 赵舒怡 樊赛军 刘培勋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天津市放射医学与分子核医学重点实验室 天津300192
目的采用动物急性辐射损伤模型评估S-异戊烯基-L-半胱氨酸对辐射诱导DNA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40只ICR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1.0Gy伽马射线照射组、1.0Gy伽马射线照射联合S-异戊烯基-L-半胱氨酸给药组、7.2Gy伽马射线照射组、7.2Gy...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聚类分析的白茶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研究
收藏 引用
食品工业科技 2021年 第16期42卷 255-262页
作者: 王世博 宁洪鑫 黄龙岳 姚薛超 李祎亮 侯文彬 天津中医药大学 天津301617 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 天津市放射医学与分子核医学重点实验室天津300192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白茶样品中儿茶素类和生物碱类成分进行分析,建立白茶的特征性指纹图谱,为白茶的质量评价提供参考依据。以福鼎、政和等地的多种类白茶为样品,经提取溶剂、流动相、波长、流速、柱温等条件筛选,确定白茶指纹图谱高...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99mTc标记T7肽及其在裸鼠非小细胞肺癌模型体内的生物分布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肺癌杂志 2014年 第3期17卷 189-196页
作者: 郝玉美 贺欣 周晓靓 孟爱民 刘鉴峰 刘金剑 宋娜玲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 天津市放射医学与分子核医学重点实验室天津300192
背景与目的肺癌是一种死亡率极高的恶性肿瘤,针对肺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本研究旨在探讨羰基锝法标记的肿瘤抑素T7肽用作裸鼠肺癌早期显像剂的初步研究。方法采用羰基锝法标记T7肽,薄层色谱法检测99mTc-T7的放化纯...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纳米材料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应用
收藏 引用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2021年 第5期28卷 518-525页
作者: 林文静(综述) 张嘉敏 刘鉴峰(审阅) 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天津市放射医学与分子核医学重点实验室 天津300192
肿瘤免疫治疗是一种通过增强自身免疫应答来治疗肿瘤的新兴策略,能够防止肿瘤的转移和复发。然而,由于肿瘤的复杂性、患者的异质性及肿瘤免疫抑制微环境等问题的存在,导致免疫治疗整体有效率仅20%左右。近年来,纳米材料以其良好的生物...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铁死亡及其在心脑血管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生命科学 2019年 第9期31卷 886-893页
作者: 王梅芳 李德冠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天津市放射医学与分子核医学重点实验室
铁死亡是一种程序性细胞死亡方式,其发生伴随铁依赖性脂质活性氧的积累和质膜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消耗,涉及脂质代谢、氨基酸代谢和铁代谢三个过程。心脑血管疾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是心脏血管和脑血管疾病的综合,铁死亡在其发病过程中发挥...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肠道菌群对肿瘤治疗的影响
收藏 引用
中国肿瘤临床 2016年 第22期43卷 1017-1020页
作者: 韩晓丹 张俊伶 樊赛军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天津市放射医学与分子核医学重点实验室 天津市300192
肠道菌群是寄居在人体肠道内的正常微生物群落,维持着宿主肠道微生态的稳态,肠道微生态失调促进肿瘤的发生,但特异的肠道共生菌及其代谢产物可能抑制肿瘤的发生。肠道菌群对宿主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系统的成熟与调节具有重要作用,其可...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中药经皮微针制剂的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中草药 2022年 第8期53卷 2550-2559页
作者: 赵雅芝 宁洪鑫 张彦昕 李欣 李梦艺 李祎亮 侯文彬 王阳 天津中医药大学 天津301617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天津市放射医学与分子核医学重点实验室 天津300192
微针作为一种新兴的制剂形式,具有微创、无痛的优势,可以克服其他经皮递送系统吸收差的潜在缺陷,穿透角质层实现药物递送。中药经皮微针是将中药以微针形式或在微针帮助下输送至真皮层,通过微循环进入血液,到达治疗部位。对固体中药经...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