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02 篇 期刊文献
  • 2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104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02 篇 医学
    • 79 篇 临床医学
    • 12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 11 篇 基础医学(可授医学...
    • 7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3 篇 中西医结合
    • 2 篇 中药学(可授医学、...
  • 1 篇 理学
    • 1 篇 生物学
  • 1 篇 工学
    • 1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1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1 篇 软件工程
  • 1 篇 管理学
    • 1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主题

  • 7 篇 诊断
  • 6 篇 黑色素瘤
  • 6 篇 紫外线
  • 6 篇 细胞增殖
  • 6 篇 自噬
  • 6 篇 角蛋白细胞
  • 6 篇 银屑病
  • 6 篇 巨噬细胞
  • 6 篇 细胞凋亡
  • 5 篇 化脓性汗腺炎
  • 5 篇 肿瘤
  • 5 篇 研究进展
  • 5 篇 治疗
  • 4 篇 信号传导
  • 4 篇 治疗应用
  • 4 篇 白色念珠菌
  • 4 篇 儿童
  • 4 篇 痤疮丙酸杆菌
  • 3 篇 成纤维细胞
  • 3 篇 角质形成细胞

机构

  • 20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
  • 19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
  • 17 篇 江苏省皮肤病与性...
  • 9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
  • 8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
  • 7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
  • 6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
  • 5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
  • 5 篇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
  • 5 篇 江苏省皮肤病与性...
  • 4 篇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
  • 4 篇 江苏省皮肤性病学...
  • 3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
  • 3 篇 河南省人民医院
  • 3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
  • 3 篇 南京医科大学
  • 2 篇 南京军区总医院
  • 2 篇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
  • 2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
  • 2 篇 山东大学附属省立...

作者

  • 22 篇 陈旭
  • 20 篇 顾恒
  • 18 篇 chen xu
  • 17 篇 gu heng
  • 16 篇 刘维达
  • 16 篇 李岷
  • 15 篇 徐浩翔
  • 14 篇 li min
  • 13 篇 xu haoxiang
  • 13 篇 王宝玺
  • 12 篇 王焱
  • 12 篇 徐松
  • 12 篇 李筱芳
  • 12 篇 鞠梅
  • 12 篇 曾荣
  • 11 篇 何艳艳
  • 11 篇 wang yan
  • 11 篇 陈昆
  • 11 篇 孙建方
  • 10 篇 wang baoxi

语言

  • 104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皮肤病医院江苏省皮肤病与性病分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皮肤外科"
104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自身免疫性皮肤病的新药研发进展
收藏 引用
中国新药杂志 2023年 第19期32卷 1953-1958页
作者: 史丽晴 陆前进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皮肤病医院 中国医学科学院免疫性皮肤病基础与转化研究重点实验室 江苏省皮肤病与性病分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自身免疫性皮肤病是由于免疫系统对自身抗原发生免疫反应导致免疫失衡,从而引起皮肤损伤伴有或不伴有其他组织器官损伤的一类疾。传统免疫抑制剂发挥疗效的同时伴随着广泛的不良反应。对发机制的深入了解促进了各种基于靶向细胞因...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miRNA-193b-5p抑制转录调节因子CITED2表达对黑素合成的影响
收藏 引用
中华皮肤科杂志 2023年 第1期56卷 29-34页
作者: 杨荷丹 丁徽 方富民 郑慧颖 张晓丽 刘杏 葛一平 杨寅 林彤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皮肤病医院激光科 南京210042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皮肤病医院 江苏省皮肤病与性病分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42
目的初步探讨miRNA(miR)-193b-5p对黑素合成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从健康男性包皮环切术后废弃的正常包皮组织中分离培养人原代黑素细胞。分别转染miR-NC模拟物(miR-NC mimics组)和miR-193b-5p模拟物(miR-193b-5p mimics组)至人原代黑...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白念珠菌菌丝调控小鼠巨噬细胞自噬关键分子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的实验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华皮肤科杂志 2021年 第3期54卷 189-195页
作者: 林泽杭 段志敏 徐松 陈旭 李岷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皮肤病研究所江苏省皮肤病与性病分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南京210042
目的探讨白念珠菌菌丝对小鼠骨髓来源巨噬细胞(BMDM)自噬流的影响。方法白念珠菌菌丝分别体外诱导BMDM细胞0.5、4、12 h,以不加菌丝处理的0 h组作为对照,Western印迹法检测各时间点自噬关键蛋白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Ⅰ向LC3-Ⅱ的转...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早老蛋白增强子2基因沉默对HaCaT细胞增殖及γ分泌酶表达的影响
收藏 引用
中华皮肤科杂志 2021年 第4期54卷 318-324页
作者: 李文锐 张媛媛 贾苇雪 何艳艳 徐浩翔 林麟 李诚让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皮肤病医院皮肤科 南京210042 江苏省皮肤病与性病分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南京210042
目的构建早老蛋白增强子2(PSENEN)基因沉默的人永生化角质形成细胞(HaCaT)模型,探究PSENEN基因表达下调对HaCaT细胞增殖以及γ分泌酶表达的影响。方法设计3组靶向PSENEN基因的shRNA序列,与线性化的LV3-pGLV-h1-GFP-puro载体构建慢毒...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白藜芦醇对中波紫外线照射的人角质形成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的影响
收藏 引用
中华皮肤科杂志 2021年 第5期54卷 408-413页
作者: 陈虹颖 陈旭 李莉 顾恒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皮肤病医院理疗科 江苏省皮肤病与性病分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42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对中波紫外线(UVB)照射后人原代角质形成细胞(HEK)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0、25、50、100、150和200μmol/L白藜芦醇处理人原代角质形成细胞12 h,分别采用CCK-8、BrdU和LDH法检测白藜芦醇对细胞增殖活性和死亡的影...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人工智能在临床基因组中的应用进展
收藏 引用
中国医学科学院 2021年 第6期43卷 950-955页
作者: 刘杏 杨寅 葛一平 林彤 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皮肤病医院(研究所)激光科南京210042 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皮肤病医院(研究所)江苏省皮肤病与性病分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42
临床基因组主要研究基因组信息在临床中的应用,包括诊断、治疗决策、预测预后。在传统的算法和技术难以处理基因组中复杂又庞大的数据时,人工智能的应用带来新的希望。目前,人工智能已参与到临床基因组的多种任务中,如识别变异、...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毳毛癣的临床诊治进展
收藏 引用
中华皮肤科杂志 2021年 第8期54卷 741-743页
作者: 宋歌 梁官钊 张美洁 董嘉琤 刘维达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皮肤病医院真菌科江苏省皮肤病与性病重点分子生物学实验室 南京210042
毳毛癣是由皮肤癣菌感染毳毛所致,儿童发率较高,常感染面部,临床表现为环状或半环状红斑,逐渐向周围扩展蔓延,皮损中央有自愈倾向,边缘有丘疹、丘疱疹隆起于皮面。重症患者炎症反应较重,可见脓疱、糜烂、渗出、脱屑、结痂等。真菌直...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白念珠菌对棘白菌素类药物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中华皮肤科杂志 2022年 第12期55卷 1114-1117页
作者: 杨璐 段志敏 李岷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皮肤病研究所、江苏省皮肤病与性病分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南京210042
随着棘白菌素类抗真菌药物的应用,对其耐药的白念珠菌菌株越来越多。已发现白念珠菌对棘白菌素类药物耐药主要与FKS突变、MSH2突变、ERG3突变及生物膜形成、细胞自身应激反应、几丁质含量增高、膜鞘脂合成等相关。本文综述白念珠菌相关...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维A酸衍生物ECPIRM对皮肤T细胞淋巴瘤HH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初探
收藏 引用
中华皮肤科杂志 2021年 第6期54卷 493-498页
作者: 李弘扬 王程 蔡宝乐 陶蕾 魏峻 李玲珺 马鹏程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皮肤病研究所药物研究室江苏省皮肤病与性病分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南京210042
目的探讨维A酸衍生物ECPIRM对人皮肤T细胞淋巴瘤HH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及潜在机制。方法以0(对照组)、5、10、20μmol/L ECPIRM处理HH细胞72 h,采用CCK8法检测ECPIRM对HH细胞增殖活力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ECPIRM对HH细胞凋亡的影响...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银屑患者皮肤中原位记忆T淋巴细胞的检测
收藏 引用
中华皮肤科杂志 2014年 第11期47卷 800-802页
作者: 栾超 杨永红 王焱 刘毅 陈敏 蒋明军 王宝玺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皮肤病医院、江苏省皮肤病与性病分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南京210042
目的 研究皮肤组织原位记忆T淋巴细胞在银屑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32例进行期斑块状银屑患者的临床资料,采集每例患者的皮损和非皮损组织、9例患者皮损消退后皮肤标本;10例健康人皮肤为对照.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组织原位记忆T...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