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92 篇 期刊文献
  • 3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95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93 篇 医学
    • 62 篇 临床医学
    • 19 篇 基础医学(可授医学...
    • 17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 11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2 篇 中西医结合
    • 1 篇 中药学(可授医学、...
  • 1 篇 理学
    • 1 篇 生物学
  • 1 篇 工学
    • 1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1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1 篇 软件工程
  • 1 篇 管理学
    • 1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主题

  • 8 篇 黑色素瘤
  • 8 篇 白念珠菌
  • 6 篇 自噬
  • 6 篇 巨噬细胞
  • 5 篇 角蛋白细胞
  • 5 篇 肿瘤
  • 5 篇 白色念珠菌
  • 5 篇 细胞凋亡
  • 4 篇 紫外线
  • 4 篇 单核细胞
  • 4 篇 生物膜
  • 4 篇 细胞增殖
  • 4 篇 信号传导
  • 4 篇 研究进展
  • 4 篇 儿童
  • 4 篇 治疗
  • 3 篇 成纤维细胞
  • 3 篇 角质形成细胞
  • 3 篇 白血病
  • 3 篇 急性

机构

  • 29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
  • 12 篇 江苏省皮肤病与性...
  • 9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
  • 9 篇 江苏省血液中心
  • 7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
  • 6 篇 江苏省皮肤性病学...
  • 6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
  • 5 篇 江苏省皮肤病与性...
  • 4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
  • 4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
  • 4 篇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
  • 3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
  • 3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
  • 3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
  • 3 篇 南京医科大学
  • 3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
  • 3 篇 江苏省皮肤病与性...
  • 2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
  • 2 篇 南京军区总医院
  • 2 篇 江苏省皮肤病性病...

作者

  • 23 篇 李岷
  • 22 篇 刘维达
  • 20 篇 陈旭
  • 19 篇 li min
  • 17 篇 顾恒
  • 16 篇 chen xu
  • 16 篇 曾荣
  • 14 篇 段志敏
  • 14 篇 gu heng
  • 13 篇 zeng rong
  • 12 篇 徐松
  • 12 篇 李筱芳
  • 12 篇 鞠梅
  • 12 篇 duan zhimin
  • 12 篇 孙建方
  • 11 篇 徐浩翔
  • 11 篇 陈昆
  • 10 篇 陈青
  • 10 篇 林彤
  • 9 篇 何艳艳

语言

  • 95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皮肤病研究所江苏省皮肤病与性病分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皮肤外科"
95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白念珠菌菌丝调控小鼠巨噬细胞自噬关键分子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的实验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华皮肤科杂志 2021年 第3期54卷 189-195页
作者: 林泽杭 段志敏 徐松 陈旭 李岷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皮肤病研究所江苏省皮肤病与性病分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南京210042
目的探讨白念珠菌菌丝对小鼠骨髓来源巨噬细胞(BMDM)自噬流的影响。方法白念珠菌菌丝分别体外诱导BMDM细胞0.5、4、12 h,以不加菌丝处理的0 h组作为对照,Western印迹法检测各时间点自噬关键蛋白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Ⅰ向LC3-Ⅱ的转...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人工智能在临床基因组中的应用进展
收藏 引用
中国医学科学院 2021年 第6期43卷 950-955页
作者: 刘杏 杨寅 葛一平 林彤 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皮肤病医院(研究所)激光科南京210042 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皮肤病医院(研究所)江苏省皮肤病与性病分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42
临床基因组主要研究基因组信息在临床中的应用,包括诊断、治疗决策、预测预后。在传统的算法和技术难以处理基因组中复杂又庞大的数据时,人工智能的应用带来新的希望。目前,人工智能已参与到临床基因组的多种任务中,如识别变异、...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白念珠菌对棘白菌素类药物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中华皮肤科杂志 2022年 第12期55卷 1114-1117页
作者: 杨璐 段志敏 李岷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皮肤病研究所、江苏省皮肤病与性病分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南京210042
随着棘白菌素类抗真菌药物的应用,对其耐药的白念珠菌菌株越来越多。已发现白念珠菌对棘白菌素类药物耐药主要与FKS突变、MSH2突变、ERG3突变及生物膜形成、细胞自身应激反应、几丁质含量增高、膜鞘脂合成等相关。本文综述白念珠菌相关...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维A酸衍生物ECPIRM对皮肤T细胞淋巴瘤HH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初探
收藏 引用
中华皮肤科杂志 2021年 第6期54卷 493-498页
作者: 李弘扬 王程 蔡宝乐 陶蕾 魏峻 李玲珺 马鹏程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皮肤病研究所药物研究室江苏省皮肤病与性病分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南京210042
目的探讨维A酸衍生物ECPIRM对人皮肤T细胞淋巴瘤HH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及潜在机制。方法以0(对照组)、5、10、20μmol/L ECPIRM处理HH细胞72 h,采用CCK8法检测ECPIRM对HH细胞增殖活力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ECPIRM对HH细胞凋亡的影响...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耳念珠菌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杂志 2021年 第6期41卷 484-487页
作者: 景丹蕤 李筱芳 刘维达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皮肤病研究所真菌科 南京210042 江苏省皮肤病与性病学分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南京210042
耳念珠菌是近年来新发现的原体,不仅鉴别困难、致死率高、易导致院内传播,还可对多种抗真菌药物产生耐药性。但其耐药机制尚不十分明确。本文综述了ERG11的错义突变或过表达、外排泵、TAC1B突变、额外的5号染色体的获得、Hsp90及生物...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无创性检查方法在皮肤光老化的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中华皮肤科杂志 2015年 第10期48卷 743-745页
作者: 徐松 陈旭 顾恒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皮肤病研究所 江苏省皮肤病与性病分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42
皮肤光老化的评测方法是皮肤研究领域中的一个关键问题。光老化指皮肤受到长期的日光照射而出现的临床、理及功能上的改变。通常光老化是慢性紫外线损伤与自然老化叠加的结果。在表皮内,紫外线(UV)照射可诱导表皮角质形成细胞和...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紫外线诱导角质形成细胞炎症反应信号传导机制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中华皮肤科杂志 2016年 第2期49卷 140-143页
作者: 李莉 陈旭 顾恒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皮肤病研究所江苏省皮肤病与性病分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南京210042
紫外线(UV)是一种可以导致皮炎、光老化和癌变的重要的环境因子,UV诱导表皮角质形成细胞炎症因子的生成是上述疾发生的重要分子事件。UV诱导角质形成细胞炎症涉及多种受体、细胞内信号传导相关调控分子和核转录因子的参与,主要包...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1%吡美莫司乳膏治疗婴幼儿特应性皮炎的安全性及有效性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中华皮肤科杂志 2017年 第4期50卷 308-310页
作者: 徐松 陈旭 顾恒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皮肤病研究所江苏省皮肤病与性病分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南京210042
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是一类常见的慢性、复发性、瘙痒性、炎性皮肤,可见于任何年龄阶段,通常在儿童早期发,婴幼儿较为常见[1]。最新的流行调查显示,我国1 ~ 7岁儿童的发率已达12.94%[2]。目前多数...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不同剂量长波紫外线照射对HaCaT细胞增殖活力和自噬体表达瞬时影响的研究
收藏 引用
临床皮肤科杂志 2016年 第2期45卷 83-86页
作者: 苑春雨 李莉 陈崑 陈旭 鞠梅 黄丹 顾恒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皮肤病研究所、江苏省皮肤病与性病分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江苏南京210042
目的:观察人永生化角质形成细胞系HaCaT细胞接受不同剂量长波紫外线(UVA)照射后细胞增殖活力和自噬体表达水平的变化,并初步评估增殖活力损伤程度和自噬体表达水平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将HaCaT细胞分为6组,分别为10 J/cm^2UVA对照组、10 ...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nicastrin基因沉默的斑马鱼模型构建及其色素异常机制的初步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华皮肤科杂志 2021年 第5期54卷 402-407页
作者: 李文锐 贾苇雪 张蕴斌 林麟 李诚让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皮肤病医院皮肤科 江苏省皮肤病与性病分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42 中国科学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 上海200031
目的探讨nicastrin(nct)基因对斑马鱼黑素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方法利用吗啉代寡核苷酸(MO)技术针对斑马鱼nct基因mRNA设计nct-MO序列,同时设计对照MO序列(ctrl-MO),并构建5′端为MO靶序列的增强绿色荧光蛋白(EGFP)mRNA,通过显微注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