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108 篇 期刊文献
  • 57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1,165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099 篇 医学
    • 966 篇 临床医学
    • 66 篇 基础医学(可授医学...
    • 49 篇 医学技术(可授医学...
    • 37 篇 中西医结合
    • 30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 20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16 篇 中药学(可授医学、...
    • 5 篇 护理学(可授医学、...
    • 2 篇 中医学
    • 1 篇 口腔医学
  • 56 篇 工学
    • 41 篇 生物医学工程(可授...
    • 10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10 篇 生物工程
    • 1 篇 土木工程
    • 1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21 篇 理学
    • 17 篇 生物学
    • 2 篇 大气科学
    • 2 篇 系统科学
  • 9 篇 管理学
    • 9 篇 公共管理
  • 5 篇 农学
    • 4 篇 作物学
    • 1 篇 畜牧学
  • 2 篇 经济学
    • 2 篇 应用经济学
  • 1 篇 教育学
    • 1 篇 教育学

主题

  • 99 篇 心房颤动
  • 60 篇 心力衰竭
  • 49 篇 心肺运动试验
  • 47 篇 高血压
  • 41 篇 危险因素
  • 41 篇 心脏再同步治疗
  • 41 篇 心肌梗死
  • 36 篇 心律失常
  • 35 篇 预后
  • 34 篇 肥厚型心肌病
  • 26 篇 肺动脉高压
  • 26 篇 急性心肌梗死
  • 26 篇 心血管疾病
  • 23 篇 植入型心律转复除...
  • 22 篇 临床研究
  • 18 篇 综述
  • 18 篇 治疗
  • 17 篇 射频消融
  • 17 篇 室性心律失常
  • 16 篇 体外循环

机构

  • 254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
  • 213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
  • 133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
  • 76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
  • 50 篇 北京协和医学院中...
  • 45 篇 北京市 中国医学科...
  • 40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
  • 38 篇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
  • 29 篇 北京协和医学院
  • 28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
  • 26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
  • 25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
  • 24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
  • 20 篇 北京协和医学院中...
  • 19 篇 山西医科大学
  • 17 篇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
  • 16 篇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16 篇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
  • 15 篇 云南省阜外心血管...
  • 14 篇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

作者

  • 207 篇 张澍
  • 163 篇 zhang shu
  • 108 篇 华伟
  • 91 篇 陈柯萍
  • 89 篇 hua wei
  • 71 篇 chen keping
  • 67 篇 孙兴国
  • 52 篇 宋雷
  • 47 篇 蒋立新
  • 46 篇 李静
  • 43 篇 邹玉宝
  • 42 篇 李希
  • 41 篇 樊晓寒
  • 40 篇 song lei
  • 37 篇 戴研
  • 36 篇 唐闽
  • 35 篇 li jing
  • 35 篇 sun xing-guo
  • 35 篇 杨艳敏
  • 34 篇 tang min

语言

  • 1,165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肺血管医学重点实验室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心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阜外医院"
1165 条 记 录,以下是1061-1070 订阅
排序:
心血管植入型电子器械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现状、问题和前景
收藏 引用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22年 第4期26卷 313-317页
作者: 宿燕岗 张澍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上海市心血管病研究所国家放射与治疗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上海200032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心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阜外医院心律失常中心 北京100037
心血管植入型电子器械(CIED)是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重要的治疗方法。本文就心脏再同步治疗(CRT)伴有心电机械活动不同步心衰患者、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预防心脏性猝死、心肌收缩力调节器(CCM)治疗不伴QRS波增宽的慢性心衰、...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心脏微血管屏障功能可调节通心络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心脏微血管屏障功能可调节通心络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收藏 引用
第十三届国际络病学大会
作者: Kang Qi Lujin Li Xiangdong Li Jinglin Zhao Yang Wang Shijie You Fenghuan Hu Haitao Zhang Yutong Cheng Sheng Kang Hehe Cui Lian Duan Chen Jin Qingshan Zheng Yuejin Yang 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北京阜外医院心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 上海中医药大学药物临床研究中心 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北京阜外医院生物信息统计中心
目的通心络(TXL)可通过模拟缺血预调节(IPC)降低缺血/再灌注(I/R)后心肌坏死。然而,通心络的核心作用机制尚不明确。本研究旨在探讨心脏结构功能网络中通心络作用于I/R损伤(IRI)的主要靶点。方法为评估致死性IRI的严重程度,根据心肌无...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大鼠体复苏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收藏 引用
中国循环杂志 2020年 第1期18卷 44-47页
作者: 于洁 薛平菲 陈书弘 秦春妮 张蓝予 王寿世 黑飞龙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心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阜外医院体外循环中心 北京100037 青岛大学医学部青岛市中心医院麻醉科 青岛266041
目的建立大鼠体膜氧合(ECMO)辅助下的心复苏(ECPR)模型。方法选取8只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经尾动脉及右颈静脉插管建立ECMO,窒息法致心脏骤停,随后ECMO辅助下对大鼠进行心复苏,转机1 h,监测呼吸、血流动力学及血气指标。结果成功...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FOURIER研究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突破了您可以接受的底线吗?——解析FOURIER研究的临床实践意义
收藏 引用
中国循环杂志 2017年 第7期32卷 710-710页
作者: 王斌 蒋立新 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阜外医院中国牛津国际医学研究中心国家心血管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心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市100037
心血管疾病领域的第一个单克隆抗体药物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PCSK9)抑制剂evolocumab的临床终点研究FOURIER研究结果在2017年度美国心脏病学院年会上宣布,并在《新英格兰杂志》上同步刊出,成为最瞩目的焦点,也将开启调脂药物治疗...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性心律失常导管消融:新技术 新策略 新方法
收藏 引用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18年 第4期22卷 277-278页
作者: 董建增 张澍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郑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100029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阜外医院心律失常中心
导管消融是治疗性心律失常的重要方法。近年来,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对性心律失常发生机制认识的加深,导管消融的成功率不断提高,并发症发生率降低,已经在大的电生理中心广泛开展。对于特发性性早搏(早)或性心动过速(速...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CRISPR/Cas9与心血管疾病
收藏 引用
生命的化学 2019年 第1期39卷 46-52页
作者: 匡歆 李佳成 王玉瑶 郭睿 山西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 太原030001 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阜外医院心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00
CRISPR(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s)/Cas9(CRISPR-associated proteins)作为一种新型基因组编辑技术,为解释疾病的发生机制和治疗疾病提供了新方法。来自Ⅱ型原核CRISPR系统的CRISPR/Cas9能够通过单链...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人GPR132蛋白与心脏再生关系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收藏 引用
生命的化学 2022年 第2期42卷 371-378页
作者: 刘俊 刘维静 郝琰琰 廉虹 王玉瑶 山西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太原030001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国家心血管疾病中心阜外医院心血管病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37
G蛋白偶联受体132(GPR132)是一种可以响应细胞信号并激活细胞内信号转导途径的七次跨膜蛋白,在肿瘤转移、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缺血性心脏病目前在全球范围的死亡原因中名列首位,心力衰竭是该病的严重阶段,如何针对此...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两种右美托咪定用药方案在小儿经皮房间隔缺损封堵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观察
收藏 引用
中国医药 2022年 第5期17卷 661-664页
作者: 石晟 雷桂玉 杨丽静 王剑辉 北京协和医学院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心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麻醉科北京100037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麻醉科 北京100730
目的评价单用右美托咪定与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2种用药方案在小儿经皮房间隔缺损封堵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纳入2018年1月至2019年10月于中国医学科学院医院科手术行经胸超声引导下经皮房间隔缺损封堵术的患儿。根据...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泌体研究进展及潜在的转化途径
收藏 引用
转化医学电子杂志 2018年 第2期5卷 1-5页
作者: 崔永春 祁磊 李波 罗晓康 罗承良 王欣 唐跃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 阜外医院心血管在体实验及评价中心心血管植入材料临床前研究评价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心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37 苏州大学医学部法医学系 苏州215123 哈佛医学院布莱根妇女医院神经外科系 波士顿马萨诸塞州02115
泌体是近年来生物医学领域的研究热点,其在人体内广泛分布,几乎所有细胞均可以分泌泌体,这些泌体既有共性也有区别,但来源于不同细胞的泌体在不同的生理、病理阶段具有不同的功能。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对泌体的认识一直...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新型无血预充大鼠深低温停循环模型的建立
收藏 引用
中国循环杂志 2016年 第2期14卷 120-124页
作者: 曾庆东 李勇男 周玉姣 孙燕华 刘铭月 刘刚 吉冰洋 北京市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阜外医院心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体外循环中心北京100037 兰州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兰州大学第二医院兰州730000
目的在于建立温度可控的大鼠深低温停循环(DHCA)模型,为研究DHCA相关器官损伤及保护机制奠定基础。方法共15只SD雄性大鼠,分为两组:DHCA组(18℃~20℃,n=8),常温体循环组(n=7)。七氟烷诱导麻醉,颈静脉置入自制多孔静脉引流管为...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