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727 篇 期刊文献
  • 94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821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725 篇 医学
    • 575 篇 临床医学
    • 134 篇 基础医学(可授医学...
    • 31 篇 医学技术(可授医学...
    • 20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 15 篇 中西医结合
    • 10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4 篇 中药学(可授医学、...
    • 1 篇 中医学
    • 1 篇 护理学(可授医学、...
  • 58 篇 理学
    • 57 篇 生物学
    • 1 篇 系统科学
  • 37 篇 工学
    • 24 篇 生物工程
    • 11 篇 生物医学工程(可授...
    • 5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2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32 篇 农学
    • 31 篇 作物学
    • 1 篇 兽医学
  • 4 篇 管理学
    • 4 篇 公共管理

主题

  • 61 篇 白血病
  • 58 篇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
  • 50 篇 预后
  • 43 篇 造血干细胞
  • 42 篇 多发性骨髓瘤
  • 37 篇 间充质干细胞
  • 36 篇 急性髓系白血病
  • 31 篇 造血干细胞移植
  • 24 篇 细胞凋亡
  • 23 篇 治疗
  • 19 篇 基因突变
  • 18 篇 儿童
  • 17 篇 细胞增殖
  • 16 篇 k562细胞
  • 15 篇 急性
  • 15 篇 骨髓增殖性肿瘤
  • 14 篇 细胞周期
  • 14 篇 治疗结果
  • 14 篇 细胞因子
  • 14 篇 再生障碍性贫血

机构

  • 238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
  • 165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
  • 117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
  • 83 篇 实验血液学国家重...
  • 77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
  • 54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
  • 54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
  • 25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
  • 21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
  • 17 篇 北京协和医学院
  • 13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干...
  • 11 篇 天津医学健康研究...
  • 9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
  • 9 篇 天津医科大学
  • 7 篇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
  • 6 篇 天津医科大学附属...
  • 5 篇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
  • 5 篇 细胞产品国家工程...
  • 5 篇 南开大学
  • 5 篇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作者

  • 140 篇 邱录贵
  • 108 篇 肖志坚
  • 91 篇 程涛
  • 80 篇 王建祥
  • 65 篇 徐泽锋
  • 64 篇 李增军
  • 61 篇 袁卫平
  • 58 篇 秦铁军
  • 58 篇 邹德慧
  • 56 篇 王敏
  • 54 篇 徐燕
  • 52 篇 张悦
  • 50 篇 庞天翔
  • 48 篇 易树华
  • 48 篇 李庆华
  • 44 篇 韩忠朝
  • 44 篇 安刚
  • 42 篇 饶青
  • 41 篇 隋伟薇
  • 40 篇 田征

语言

  • 821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血液病医院暨血液学研究所实验血液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821 条 记 录,以下是251-260 订阅
排序:
血红素是红细胞中必要辅基及关键调控者
收藏 引用
中国科学:生命科学 2017年 第12期47卷 1253-1263页
作者: 刘金花 高洁 佟静媛 李亚朴 石莉红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 实验血液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天津300020
血红素不但能作为血红素蛋白的重要辅基参与细胞电子传递、送氧、酶作用等重要生理活动,而且是红细胞稳态及分化的关键调控者.本综述主要从3个方面小结了红细胞中血红素的研究进展.首先,在血红素生物合成方面,介绍了血红素生物合成过程...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造血微环境研究进展与发展方向
收藏 引用
中国科学:生命科学 2017年 第12期47卷 1242-1252页
作者: 程辉 程涛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 实验血液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天津300020
造血干细胞(HSC)是发现最早、在临床被广泛应用并一直起着范式作用的一类重要的成体组织干细胞,一直被认为处于造血级联的顶端,通过维持自身的自我更新并逐级向下分化成熟,为机体源源不断地提供各种成熟的血细胞.过去数十年的研究已证实...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嵌合抗原受体修饰的T细胞治疗急性白血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中国科学:生命科学 2017年 第12期47卷 1336-1352页
作者: 徐颖茜 王敏 王建祥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 实验血液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天津300020
嵌合抗原受体修饰的T细胞(CAR-T)治疗是过继免疫治疗的一种,通常CAR-T细胞是由患者或供者的T细胞经CAR基因转化并扩增而来,最后再回输到患者体内.CAR-T在治疗B细胞恶性肿瘤中展现出了振奋人心的效果,目前也被用于治疗其他血液肿瘤的研究...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调节性T细胞FoxP3表达及稳定性的控制机制
收藏 引用
中国科学:生命科学 2017年 第12期47卷 1415-1420页
作者: 刘圆圆 郭薇 冯晓明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 实验血液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天津300020
1 T_(reg)细胞及其在疾发生中的作用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T_(reg))是以FoxP3(forkhead box P3)基因稳定表达及免疫抑制功能为特征的T细胞谱系,具有诱导免疫耐受和免疫抑制的功能[1].一般认为T_(reg)是CD4~+T细胞的亚...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利用斑马鱼模型研究miR-191对髓系造血分化的调控
收藏 引用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2017年 第4期25卷 1172-1177页
作者: 孙晨光 陈明 阮峥 韩睿钦 王文天 王芳 胡晓 实验血液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医学科学院协和医学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液病医院 天津300020 医学分子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医学科学院协和医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 北京100005
目的:利用斑马鱼造血发育模型探索microRNA-191(miR-191)对髓系造血分化的调控。方法:将miR-191和对照(cel-miR-67)通过显微注射斑马鱼受精卵,收集发育到10 s、24 hpf、36 hpf和48 hpf的胚胎,分别提取对照及实验组胚胎的RNA,利用荧光定...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再生障碍性贫血克隆性造血及其临床意义
收藏 引用
中国科学:生命科学 2017年 第12期47卷 1410-1414页
作者: 张凤奎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 实验血液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天津300020
早在50年前,血液学家就注意到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与其他克隆性造血疾相关,引发著名的"Dameshek之谜"[1,2].此后,X染色体灭活式样分析以及细胞遗传研究相继揭示再障骨髓偏颇造血和经常出现染色体核型异常,证明其克隆性造血特征...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慢性中性粒细胞白血临床和实验室特征及预后因素分析
收藏 引用
中华血液学杂志 2017年 第1期38卷 28-32页
作者: 崔亚娟 江倩 刘晋琴 李冰 徐泽锋 秦铁军 张悦 蔡文宇 张宏丽 方力维 潘丽娟 胡耐博 曲士强 肖志坚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液病医院 实验血液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天津300020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目的探讨慢性中性粒细胞白血(CNL)患者的临床表现、细胞遗传和基因突变等实验室特征及预后因素。方法对符合2016年WHO诊断分型标准的16例CNL患者进行资料采集,随访患者并进行预后分析。利用直接测序法检测CSF3R、ASXL1、SETBP1、...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伴t(11;14)的浆细胞肿瘤380例临床分析
收藏 引用
白血.淋巴瘤 2017年 第10期26卷 596-599页
作者: 于滕滕 安刚 李承文 李增军 徐燕 邓书会 隋伟薇 郝牧 邱录贵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液病医院实验血液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天津300020
目的 探讨伴t(11;14)浆细胞肿瘤患者的临床理特征和t(11;14)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380例初诊浆细胞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女性146例,男性234例,初诊多发性骨髓瘤(MM)370例,原发性浆细胞白血(PCL)10例.采用双侧Fis...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机制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中国科学:生命科学 2017年 第12期47卷 1272-1294页
作者: 拜海涛 董芳 竺晓凡 Hideo Ema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 实验血液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天津300020 中国医学科学院干细胞医学中心 天津300020
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B-ALL)是由于B淋巴细胞发育和增殖相关基因等突变,阻碍了B淋巴祖细胞的正常分化和成熟,伴随着异常增殖而引起的克隆异质性疾,是高发于儿童的一种主要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基于对已有基因突变导致的B-ALL发机制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人类疱疹毒6型的再激活及其临床意义
收藏 引用
白血.淋巴瘤 2017年 第5期26卷 257-260页
作者: 吴克复 郑国光 马小彤 宋玉华 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血液学研究所 血液病医院 实验血液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天津300020
人类疱疹毒6型(HHV-6)是人群中普遍存在、体内广泛传播的双链DNA毒.该毒能终身隐性感染,免疫低下时再激活可以导致严重疾,具有潜在的危害性.近年来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得到广泛应用,脑炎等移植并发症与HHV-6再激活相关.在约1%...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