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727 篇 期刊文献
  • 94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821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725 篇 医学
    • 575 篇 临床医学
    • 134 篇 基础医学(可授医学...
    • 31 篇 医学技术(可授医学...
    • 20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 15 篇 中西医结合
    • 10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4 篇 中药学(可授医学、...
    • 1 篇 中医学
    • 1 篇 护理学(可授医学、...
  • 58 篇 理学
    • 57 篇 生物学
    • 1 篇 系统科学
  • 37 篇 工学
    • 24 篇 生物工程
    • 11 篇 生物医学工程(可授...
    • 5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2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32 篇 农学
    • 31 篇 作物学
    • 1 篇 兽医学
  • 4 篇 管理学
    • 4 篇 公共管理

主题

  • 61 篇 白血病
  • 58 篇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
  • 50 篇 预后
  • 43 篇 造血干细胞
  • 42 篇 多发性骨髓瘤
  • 37 篇 间充质干细胞
  • 36 篇 急性髓系白血病
  • 31 篇 造血干细胞移植
  • 24 篇 细胞凋亡
  • 23 篇 治疗
  • 19 篇 基因突变
  • 18 篇 儿童
  • 17 篇 细胞增殖
  • 16 篇 k562细胞
  • 15 篇 急性
  • 15 篇 骨髓增殖性肿瘤
  • 14 篇 细胞周期
  • 14 篇 治疗结果
  • 14 篇 细胞因子
  • 14 篇 再生障碍性贫血

机构

  • 238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
  • 165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
  • 117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
  • 83 篇 实验血液学国家重...
  • 77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
  • 54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
  • 54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
  • 25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
  • 21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
  • 17 篇 北京协和医学院
  • 13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干...
  • 11 篇 天津医学健康研究...
  • 9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
  • 9 篇 天津医科大学
  • 7 篇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
  • 6 篇 天津医科大学附属...
  • 5 篇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
  • 5 篇 细胞产品国家工程...
  • 5 篇 南开大学
  • 5 篇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作者

  • 140 篇 邱录贵
  • 108 篇 肖志坚
  • 91 篇 程涛
  • 80 篇 王建祥
  • 65 篇 徐泽锋
  • 64 篇 李增军
  • 61 篇 袁卫平
  • 58 篇 秦铁军
  • 58 篇 邹德慧
  • 56 篇 王敏
  • 54 篇 徐燕
  • 52 篇 张悦
  • 50 篇 庞天翔
  • 48 篇 易树华
  • 48 篇 李庆华
  • 44 篇 韩忠朝
  • 44 篇 安刚
  • 42 篇 饶青
  • 41 篇 隋伟薇
  • 40 篇 田征

语言

  • 821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血液病医院暨血液学研究所实验血液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821 条 记 录,以下是481-490 订阅
排序:
先天性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斑马鱼模型相关microRNA的组研究
收藏 引用
发育医学电子杂志 2014年 第3期2卷 139-145页
作者: 张倩 宋斌峰 万扬 张昭军 鲍丙浩 谢尚论 刘汉芝 竺晓凡 袁卫平 贾海波 方向东 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中科院基因组学与信息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101 华中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人类基因组研究中心分子生物物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武汉430074 中国医学科学院协和医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 实验血液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天津300020
目的探讨先天性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DBA)相关microRNA的表达特征及其调控机制。方法利用morpholino技术建立核糖体蛋白基因Rps19表达不足的DBA斑马鱼模型和Rps19与p53同时表达不足的斑马鱼模型,利用新一代高通量测序(RNA-seq)技术,...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诱导性多能干细胞免疫原性的发生机制与干预对策
收藏 引用
中国细胞生物 2013年 第4期35卷 410-416页
作者: 王娅婕 郝莎 袁卫平 程涛 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液病医院实验血液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天津300020
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PSC)技术为再生医学开辟了一条广阔而富有前景的新途径。但近期对于自体来源的iPSC及其分化细胞免疫原性的研究结果存在争议,因此研究影响iPSC免疫原性的因素、机体对其可能的免疫排斥及相关免疫耐受机制是未来实现i...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内皮细胞微环境对造血干细胞调控的研究现状
收藏 引用
中华血液学杂志 2013年 第11期34卷 980-983页
作者: 顾欣 袁卫平 程涛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液病医院 实验血液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医学科学院干细胞医学中心天津300020
造血干细胞是造血组织具有自我更新和分化潜能的一类干细胞,它可分化为各种成熟血细胞和免疫细胞。造血干细胞生存在包括成骨细胞、间充质干细胞、神经细胞、脂肪细胞、血窦内皮细胞和血管周围网状细胞在内的被称为“龛”的骨髓微环境...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lp21位点缺失对以沙利度胺为基础治疗的初治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预后意义
收藏 引用
中华血液学杂志 2013年 第10期34卷 862-867页
作者: 李菲 徐燕 安刚 胡林萍 章艳茹 李增军 袁卫平 程涛 邱录贵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液病医院 天津300020 实验血液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 330006
目的探讨新型遗传指标lp21位点缺失在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中的缺失率、临床相关性和预后意义。方法以接受沙利度胺为基础治疗的78例初治MM患者为研究对象,以定位于lp21位点的细胞分裂周期基因14A(cell division cycle 14A,CDC ...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应重视我国多发性骨髓瘤的规范诊治及基础研究向临床的转化
收藏 引用
中华血液学杂志 2013年 第4期34卷 283-285页
作者: 邱录贵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液病医院 实验血液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随着对多发性骨髓瘤(MM)发机制和生物行为理解的逐渐加深,多种有效的治疗药物进入临床应用,使得MM已经从一种治疗反应率低、不可治愈的肿瘤,变为治疗手段多样、可治疗、可控制的疾。尤其是蛋白酶体抑制剂和免疫调节剂的临床...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多发性骨髓瘤的预后分层治疗策略
收藏 引用
中华血液学杂志 2013年 第4期34卷 286-287页
作者: 邱录贵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液病医院 实验血液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多发性骨髓瘤(MM)是一种异质性很强的常见于中老年人群的淋巴系统恶性肿瘤,患者生存期从数月到10余年不等。细胞分子遗传异常是影响MM预后的最重要因素。细胞分子遗传的迅速发展、靶向新药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SCT)的广泛应...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儿童急性髓系白血NPMl和IDH基因突变的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华血液学杂志 2013年 第5期34卷 449-452页
作者: 张丽 曾慧敏 艾晓非 杨文钰 陈晓娟 郭晔 王书春 刘晓明 阮敏 张家源 刘天峰 邹尧 陈玉梅 竺晓凡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液病医院 实验血液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天津300020
急性髓系白血(AML)是一组在临床及细胞遗传上均具有高度异质性的疾。依据初诊时的细胞遗传(染色体核型分析)检测结果,可将其分为预后良好、预后中等及预舌差三组。
来源: 评论
长期体外扩增降低胎盘绒毛膜间充质干细胞的免疫调节功能
收藏 引用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2013年 第6期21卷 1552-1556页
作者: 杨舟鑫 及月茹 韩之波 王有为 孟磊 韩忠朝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液病医院实验血液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天津300020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泰达生命科学技术研究中心 天津300457
研究主要探讨长期体外培养的胎盘绒毛膜间充质干细胞的各项生物活性和免疫调节功能的变化。显微镜检观察比较第3代和第9代胎盘绒毛膜的形态,用流式细胞术分析它们的免疫表型。把第3代和第9代CV-MSC与PHA活化的PBMNC共培养,ELISA方...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直接铺种结合改良组织块培养法可有效分离人骨髓中的间充质干细胞
收藏 引用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2013年 第2期21卷 451-454页
作者: 邢文 庞爱明 姚剑峰 李园 石慧 盛梦瑶 周圆 赵迎旭 许明江 杨逢春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实验血液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天津市300020 辽宁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 辽宁锦州121001
骨髓是间充质干细胞(MSC)的重要来源。研究显示,标准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骨髓MSC的效率不高,骨髓小粒是造成该法低效的原因。通过组织块法分离骨髓小粒,再结合标准法,可从单份骨髓标本分离获得更多MSC,然而这种方法费时费力。本研究探求...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单细胞技术在干细胞研究中的应用
收藏 引用
中国细胞生物 2013年 第1期35卷 86-91页
作者: 董芳 袁卫平 程涛 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液病医院实验血液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医学科学院干细胞医学中心天津300020
干细胞是具有自我更新和分化潜能的异质性细胞群体。基于细胞群体水平的干细胞研究不能满足深入认识干细胞生物本质及实际应用的需要。近年来,单细胞相关技术不断发展和成熟,并正在干细胞基础研究及其相关领域中获得迅速应用。该文以...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