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702 篇 期刊文献
  • 182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1,884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741 篇 医学
    • 1,536 篇 临床医学
    • 97 篇 基础医学(可授医学...
    • 92 篇 医学技术(可授医学...
    • 72 篇 中西医结合
    • 48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 38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30 篇 中药学(可授医学、...
    • 6 篇 护理学(可授医学、...
    • 3 篇 中医学
  • 108 篇 工学
    • 78 篇 生物医学工程(可授...
    • 17 篇 生物工程
    • 12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5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2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2 篇 土木工程
    • 2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38 篇 理学
    • 26 篇 生物学
    • 4 篇 数学
    • 3 篇 统计学(可授理学、...
    • 2 篇 大气科学
    • 2 篇 系统科学
    • 2 篇 生态学
    • 1 篇 物理学
  • 12 篇 管理学
    • 10 篇 公共管理
  • 11 篇 经济学
    • 11 篇 应用经济学
  • 10 篇 农学
    • 6 篇 作物学
    • 2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6 篇 教育学
    • 6 篇 教育学
  • 2 篇 哲学
    • 2 篇 哲学
  • 1 篇 历史学
    • 1 篇 世界史

主题

  • 118 篇 心房颤动
  • 77 篇 心力衰竭
  • 74 篇 心肺运动试验
  • 67 篇 高血压
  • 63 篇 心肌梗死
  • 59 篇 危险因素
  • 56 篇 肥厚型心肌病
  • 49 篇 心律失常
  • 47 篇 心脏再同步治疗
  • 44 篇 心血管疾病
  • 43 篇 患者
  • 43 篇 预后
  • 41 篇 体外循环
  • 39 篇 肺动脉高压
  • 38 篇 先天性心脏病
  • 36 篇 急性心肌梗死
  • 34 篇 应用
  • 32 篇 冠心病
  • 32 篇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
  • 27 篇 植入型心律转复除...

机构

  • 415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
  • 231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
  • 165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
  • 132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
  • 76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
  • 67 篇 北京协和医学院
  • 66 篇 北京市 中国医学科...
  • 58 篇 北京市 中国医学科...
  • 57 篇 北京协和医学院中...
  • 49 篇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
  • 48 篇 北京市 中国医学科...
  • 44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
  • 42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
  • 35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
  • 29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
  • 27 篇 北京协和医学院中...
  • 26 篇 北京市 中国医学科...
  • 25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
  • 24 篇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
  • 23 篇 山西医科大学

作者

  • 247 篇 张澍
  • 135 篇 孙兴国
  • 123 篇 华伟
  • 102 篇 陈柯萍
  • 79 篇 胡盛寿
  • 78 篇 宋雷
  • 68 篇 李卫
  • 63 篇 惠汝太
  • 62 篇 邹玉宝
  • 60 篇 蒋立新
  • 60 篇 王杨
  • 57 篇 唐跃
  • 54 篇 樊晓寒
  • 53 篇 李静
  • 47 篇 李希
  • 47 篇 杨跃进
  • 46 篇 崔永春
  • 45 篇 王继征
  • 45 篇 柳志红
  • 44 篇 郑哲

语言

  • 1,884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阜外医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心血管国家重点实验室"
1884 条 记 录,以下是731-740 订阅
排序:
长期慢性缺氧诱导的Cirbp高甲基化损伤体循环中低温的心肌保护作用
收藏 引用
中国循环杂志 2018年 第S1期33卷 12-12页
作者: 刘一为 邢郡玥 李勇男 罗启鹏 苏展豪 项理 黄源 张浩 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阜外医院心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实验诊断中心北京市 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阜外医院小儿外科中心北京市
目的:心脏手术需要建立体循环(CPB)以提供心脏无血和停跳的状态以利于手术。长期慢性缺氧患者CPB后常发生与心肌损伤相关的严重并发症。低温是CPB中最基本的心肌保护方法,但是低温心肌保护效果是否会受到长期慢性缺氧的影响,目前尚不...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中国成人肥厚型心肌病诊断与治疗指南解读
中国成人肥厚型心肌病诊断与治疗指南解读
收藏 引用
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心血管专业委员第九届年会
作者: 邹玉宝 宋雷 100037 北京市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阜外医院心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心内科
来源: 评论
不同来源的泌体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
收藏 引用
中华医学杂志 2017年 第30期97卷 2395-2397页
作者: 徐珺 杨跃进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阜外医院冠心病中心心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37
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治疗中,溶栓、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等再灌注治疗方法是减少心肌细胞死亡的有效治疗策略.然而,再灌注治疗在挽救缺血心肌的同时也可引发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MIRI是指心肌组织缺血或者缺氧一段时间后...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慢性心力衰竭最佳药物治疗与心脏性猝死的预防
收藏 引用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18年 第1期22卷 4-7页
作者: 黄德嘉 张澍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内科 成都610041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心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阜外医院心律失常中心
我国现有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约450万,美国约为650万。随着人口老龄化,心衰的发病率仍在增加。心衰患者中,大约一半为左心射血分数(LVEF)降低(≤40%)的收缩性心衰(HF-EF)。临床诊断为收缩性心衰的患者预后极差,5年病...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利伐沙班在特殊人群房颤中的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中华医学杂志 2017年 第26期97卷 2078-2080页
作者: 陈桂浩 杨跃进 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阜外医院冠心病中心心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37
目前,全球房颤(AF)的发病率为1.5%~2.0%。AF会增加脑卒中的风险,因此需对AF患者进行长期的抗凝治疗。当AF患者有心力衰竭(HF)、慢性肾功能不全(CKD)、糖尿病、脑卒中/一过性脑缺血、冠心病等病史或是老年人时,
来源: 评论
脂肪累积评分识别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并预测心血管事件:开滦队列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循环杂志 2017年 第S1期32卷 6-7页
作者: 安仕敏 唐熠达 北京市 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 阜外医院心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
目的: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目前被认为是代谢综合征的肝脏表现,因其高发病率成为社会的巨大负担.非酒精性脂肪肝与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本研究旨在评估一个简单的脂肪含量指数,脂肪累积评分(LAP),在人群中识别NAFLD 患者以及预测心血管...
来源: 评论
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中国循环杂志 2017年 第4期32卷 411-413页
作者: 崔传珏 李建军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阜外医院心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市100037
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PCSK9)是一种新发现不久的蛋白,它可以与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s)结合,使肝细胞表面LDLRs减少,从而降低肝细胞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颗粒的清除能力,进而上调血浆LDL-C水平,促进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由此可...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代谢组学在心血管健康与疾病中的潜在作用及研究思考--AHA科学声明解读
代谢组学在心血管健康与疾病中的潜在作用及研究思考--AHA科学声...
收藏 引用
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心血管专业委员第九届年会
作者: 杨航 王恺隽 周洲 100037 北京市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阜外医院实验诊断中心心血管疾病分子诊断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心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
来源: 评论
不同类型肺动脉高压缺铁现况及其影响因素
收藏 引用
中国循环杂志 2017年 第S1期32卷 166-167页
作者: 禹雪 罗勤 柳志红 赵智慧 唐毅 北京市 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 阜外医院心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
目的:观察不同类型肺动脉高压(PH)缺铁发生率,比较组间有无缺铁差异,并探讨影响缺铁的因素. 方法:纳入自 2015-09 至 2017-03 在我院肺血管病中心接受右心导管并诊断为 PH 的住院患者.其中有特发性肺动脉高压(IPAH)患者 104 例(IPAH 组)...
来源: 评论
先天性心脏病/肥胖症儿童全显子组测序中的偶然发现
收藏 引用
中国循环杂志 2017年 第S1期32卷 33-34页
作者: 陈文 李文轲 扶媛媛 韩变梅 刘学文 赵坤 周洲 北京市 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 阜外医院心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
目的:偶然发现(IFs)或者次要发现(SFs)是在分析全显子组或全基因组测序(WES/WGS))数据时发现的可造成携带者重大疾病,同时又可采取一定的医疗手段进行干预的遗传变异结果.这些位点本不是进行测序的首要目标,但其发现和解读对携带者尤...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