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063 篇 期刊文献
  • 66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1,129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057 篇 医学
    • 927 篇 临床医学
    • 66 篇 基础医学(可授医学...
    • 47 篇 医学技术(可授医学...
    • 36 篇 中西医结合
    • 24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 18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17 篇 中药学(可授医学、...
    • 4 篇 护理学(可授医学、...
    • 2 篇 中医学
  • 53 篇 工学
    • 41 篇 生物医学工程(可授...
    • 10 篇 生物工程
    • 7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1 篇 土木工程
    • 1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22 篇 理学
    • 17 篇 生物学
    • 2 篇 大气科学
    • 2 篇 系统科学
    • 1 篇 化学
  • 7 篇 管理学
    • 7 篇 公共管理
  • 4 篇 农学
    • 4 篇 作物学
  • 2 篇 经济学
    • 2 篇 应用经济学
  • 1 篇 教育学
    • 1 篇 教育学

主题

  • 92 篇 心房颤动
  • 57 篇 心力衰竭
  • 48 篇 心肺运动试验
  • 47 篇 高血压
  • 40 篇 肥厚型心肌病
  • 39 篇 危险因素
  • 39 篇 心肌梗死
  • 34 篇 心律失常
  • 33 篇 心脏再同步治疗
  • 32 篇 预后
  • 28 篇 急性心肌梗死
  • 26 篇 心血管疾病
  • 22 篇 临床研究
  • 19 篇 肺动脉高压
  • 18 篇 体外循环
  • 17 篇 冠心病
  • 17 篇 植入型心律转复除...
  • 16 篇 心脏手术
  • 16 篇 室性心律失常
  • 16 篇 治疗

机构

  • 262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
  • 227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
  • 133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
  • 57 篇 北京协和医学院中...
  • 52 篇 北京市 中国医学科...
  • 42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
  • 40 篇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
  • 32 篇 北京协和医学院
  • 31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
  • 29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
  • 28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
  • 24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
  • 20 篇 北京协和医学院中...
  • 19 篇 山西医科大学
  • 17 篇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
  • 17 篇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
  • 16 篇 云南省阜外心血管...
  • 16 篇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
  • 15 篇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15 篇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

作者

  • 176 篇 张澍
  • 94 篇 华伟
  • 77 篇 陈柯萍
  • 66 篇 孙兴国
  • 59 篇 宋雷
  • 51 篇 蒋立新
  • 50 篇 邹玉宝
  • 49 篇 李静
  • 46 篇 李希
  • 42 篇 樊晓寒
  • 37 篇 惠汝太
  • 36 篇 唐闽
  • 36 篇 郑昕
  • 34 篇 杨艳敏
  • 33 篇 戴研
  • 31 篇 姚焰
  • 31 篇 白雪珂
  • 30 篇 胡盛寿
  • 30 篇 聂宇
  • 29 篇 王继征

语言

  • 1,129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阜外医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转化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1129 条 记 录,以下是511-520 订阅
排序:
心脏起搏导线相关静脉阻塞的危险因素分析
收藏 引用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19年 第6期23卷 524-529页
作者: 李超 陈柯萍 戴研 李玉秋 华伟 张澍 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心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阜外医院心律失常中心100037
目的心脏起搏导线相关静脉阻塞是心脏起搏治疗中最常见的临床并发症,但目前其危险因素仍不明确,本研究为明确该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探讨引起上述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方法连续入选2017年1月至2018年4月在医院心律失常二病区行起搏器更...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应用蛋白芯片筛选高血压脑梗死血浆标志物的初步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 2019年 第2期19卷 2844-2847页
作者: 葛菁 宋莉 张禅那 张银辉 张涵 王鑫 宋燕 惠汝太 陈敬洲 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阜外医院心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
目的利用蛋白芯片筛选高血压脑梗死患者血浆中可能用于脑梗死早期诊断、预后判断的血浆标志物:方法采用生物素标记抗体芯片技术,对12名高血压患者及12名由高血压引起的脑梗死(高血压脑梗死)患者进行血浆蛋白质组学的检测。采用芯片分析...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勤奋结硕果 创新无止境
收藏 引用
中华心脏与心律电子杂志 2022年 第1期10卷 1-1页
作者: 张澍 陈明龙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心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阜外医院心律失常中心 北京100037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 南京210029
2022年春,大地已然花开。值此万物复苏,百舸争流之际,心血管病界同道期盼已久的《中华心脏与心律电子杂志》终于与各位同道见面。当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在全球范围内肆虐,人类对于健康的追求和探索、对慢病的防治并未停歇。同样,随着人...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左上肺静脉冷冻消融困难的解剖学特点
收藏 引用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19年 第2期23卷 141-147页
作者: 李超 陈柯萍 李玉秋 杨建都 谢海扬 孙奇 马坚 张澍 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心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阜外医院心律失常中心100037
目的肺静脉的解剖变异度是影响心房颤动(房颤)冷冻消融难易的重要因素,探讨引起左上肺静脉(left superior pulmonary vein,LSPV)冷冻困难的解剖学因素。方法连续入选2017年1月至2018年4月在医院就诊接受二代冷冻球囊导管消融治疗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底部间隔侧起源性心律失常导管消融
收藏 引用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19年 第3期23卷 231-236页
作者: 丁立刚 梁二鹏 胡峰 郑黎晖 吴灵敏 牛国栋 陈刚 张澍 姚焰 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心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阜外医院心律失常中心100037
目的 分析心基底部间隔侧起源性心律失常(ventricular arrhythmias,VA)心电图特征以及消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到2018年5月,医院单病区经电生理检查证实起源于心基底部间隔侧的VA病例资料.所有入选患者在X线透视及三维...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希氏-浦肯野系统起搏在经冠状静脉窦左心导线植入失败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初步应用
收藏 引用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19年 第5期23卷 393-398页
作者: 牛红霞 胡奕然 华伟 顾敏 陈旭华 张妮潇 蔡敏思 刘曦 张澍 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心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阜外医院心律失常中心100037
目的探讨希氏-浦肯野系统(希浦系统)起搏在传统经冠状静脉窦左心导线植入失败的心脏再同步治疗(CRT)适应证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应用。方法纳入2017年9月至2019年3月在医院心律失常中心因各种原因导致传统左心导线无法植入或植入...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中国急诊心房颤动注册研究:基线资料及治疗情况分析
收藏 引用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19年 第1期23卷 12-17页
作者: 杨艳敏 张晗 朱俊 邵兴慧 王娟 吴双 任佳梦 中国急诊心房颤动注册研究协作组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心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阜外医院急重症中心 100037 不详
目的分析中国急诊就诊的心房颤动/心房扑动(房颤/房扑)患者基线资料及治疗情况。方法本研究是一项前瞻性、多中心、观察性注册研究,2008年11月至2011年10月在全国20家医院入选急诊就诊的房颤/房扑患者,收集并分析患者基线人口统计学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肠道菌群、氧化三甲胺与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疾病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18年 第11期46卷 911-914页
作者: 张策 王继征 袁晋青 宋雷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阜外医院心内科、心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 100037
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疾病是一类慢性动脉疾病的统称,主要包括缺血性心脏病、缺血性卒中和周动脉疾病[1]。其中,心肌梗死和卒中是我国心血管死亡的首要原因,下肢动脉和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也是中老年人常见的疾病,显著增加死亡风险[2...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艾塞那肽减轻阿霉素引起的心肌细胞凋亡
收藏 引用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 2019年 第2期33卷 88-91,130页
作者: 方俊涛 蔡璨 王丽娟 张小慢 刘尚雨 李萍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阜外医院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心血管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37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阜外医院心血管内科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内分泌与心血管代谢中心北京100037
目的:探讨艾塞那肽是否对阿霉素引起的心肌细胞凋亡具有保护作用。方法:将体培养的H9c2细胞分为空白组(单纯DMEM培养基)、阿霉素组(加入10μM阿霉素)、艾塞那肽组(阿霉素刺激前0.5h给予30nM艾塞那肽预处理)后继续培养24h。TUNEL法和...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侵蚀斑块表面内皮细胞损伤的机制及其病理生理学意义
收藏 引用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18年 第9期46卷 740-744页
作者: 彭瑞 王芳 丛祥凤 陈曦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阜外医院心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实验诊断中心 100037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是引起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的主要原因.传统观念认为易损斑块是具有大的脂质核心、薄纤维帽及大量巨噬细胞浸润等特征的斑块,其破裂后造成突发管腔内血栓形成从而引发急性冠状...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