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063 篇 期刊文献
  • 66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1,129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057 篇 医学
    • 927 篇 临床医学
    • 66 篇 基础医学(可授医学...
    • 47 篇 医学技术(可授医学...
    • 36 篇 中西医结合
    • 24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 18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17 篇 中药学(可授医学、...
    • 4 篇 护理学(可授医学、...
    • 2 篇 中医学
  • 53 篇 工学
    • 41 篇 生物医学工程(可授...
    • 10 篇 生物工程
    • 7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1 篇 土木工程
    • 1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22 篇 理学
    • 17 篇 生物学
    • 2 篇 大气科学
    • 2 篇 系统科学
    • 1 篇 化学
  • 7 篇 管理学
    • 7 篇 公共管理
  • 4 篇 农学
    • 4 篇 作物学
  • 2 篇 经济学
    • 2 篇 应用经济学
  • 1 篇 教育学
    • 1 篇 教育学

主题

  • 92 篇 心房颤动
  • 57 篇 心力衰竭
  • 48 篇 心肺运动试验
  • 47 篇 高血压
  • 40 篇 肥厚型心肌病
  • 39 篇 危险因素
  • 39 篇 心肌梗死
  • 34 篇 心律失常
  • 33 篇 心脏再同步治疗
  • 32 篇 预后
  • 28 篇 急性心肌梗死
  • 26 篇 心血管疾病
  • 22 篇 临床研究
  • 19 篇 肺动脉高压
  • 18 篇 体外循环
  • 17 篇 冠心病
  • 17 篇 植入型心律转复除...
  • 16 篇 心脏手术
  • 16 篇 室性心律失常
  • 16 篇 治疗

机构

  • 262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
  • 227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
  • 133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
  • 57 篇 北京协和医学院中...
  • 52 篇 北京市 中国医学科...
  • 42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
  • 40 篇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
  • 32 篇 北京协和医学院
  • 31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
  • 29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
  • 28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
  • 24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
  • 20 篇 北京协和医学院中...
  • 19 篇 山西医科大学
  • 17 篇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
  • 17 篇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
  • 16 篇 云南省阜外心血管...
  • 16 篇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
  • 15 篇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15 篇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

作者

  • 176 篇 张澍
  • 94 篇 华伟
  • 77 篇 陈柯萍
  • 66 篇 孙兴国
  • 59 篇 宋雷
  • 51 篇 蒋立新
  • 50 篇 邹玉宝
  • 49 篇 李静
  • 46 篇 李希
  • 42 篇 樊晓寒
  • 37 篇 惠汝太
  • 36 篇 唐闽
  • 36 篇 郑昕
  • 34 篇 杨艳敏
  • 33 篇 戴研
  • 31 篇 姚焰
  • 31 篇 白雪珂
  • 30 篇 胡盛寿
  • 30 篇 聂宇
  • 29 篇 王继征

语言

  • 1,129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阜外医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转化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1129 条 记 录,以下是541-550 订阅
排序:
左束支起搏在希氏-浦肯野系统起搏领域价值凸显
收藏 引用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19年 第5期23卷 369-371页
作者: 华伟 张澍 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心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阜外医院心律失常中心100037
生理性起搏一直是心脏起搏学者追求的方向。希氏-浦肯野系统起搏(希氏束起搏和左束支起搏)通过电激动沿正常传导系统下传,保持了相对正常的电和机械同步性,是目前公认的生理性起搏方式。虽然希氏束起搏为生理性起搏方式,但是临床实践发...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心血管植入型电子器械患者行磁共振检查的安全性
收藏 引用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19年 第2期23卷 167-170页
作者: 周游 陈柯萍 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心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阜外医院心律失常中心100037
磁共振成像(MRI)历来被认为是心血管植入型电子器械(CIED)患者的禁忌。MRI检查时产生的磁场可能与CIED产生相互作用导致设备异常工作或心肌损伤。然而,随着技术的进步,MRI兼容的CIED已经被推出并应用于临床。在恰当的检查方案下,传统CIE...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2019年美国心律学会年会心脏起搏领域最新临床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19年 第4期23卷 362-365页
作者: 华伟 胡奕然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心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阜外医院心律失常中心 100037
美国当地时间2019年5月8日,第40届美国心律学会年会在美国旧金山隆重召开.与往届一样,心脏起搏最新临床研究一直是聚焦的重点.现笔者对植入型器械相关研究作一梳理.
来源: 评论
心脏再同步治疗方法新进展
收藏 引用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19年 第4期23卷 352-354页
作者: 顾敏 华伟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心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阜外医院心律失常中心 100037
心脏再同步治疗(CRT)是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收缩不同步患者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传统CRT方法主要指双心同步起搏(BiVP).近年来涌现了希氏束起搏(HBP)、左束支区域起搏(LBBP)等新的CRT方法.本文复习既往文献,对CRT方法进行综述.
来源: 评论
中国因胸痛行冠状动脉造影患者中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的检出及临床特点
收藏 引用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18年 第2期46卷 104-108页
作者: 张惠雯 李莎 郭远林 朱成刚 吴娜琼 刘庚 董倩 孙静 李建军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阜外医院血脂异常与心血管病诊疗中心心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 100037
目的分析心血管专科医院因胸痛就诊的患者中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FH)的检出情况及临床特征。方法连续人选了2011年3月至2016年12月因胸痛就诊于医院血脂中心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9908例患者,平均年龄为(56.6±11.1...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老药新用:奎尼丁在遗传性心律失常中的应用
收藏 引用
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 2019年 第1期19卷 2770-2773页
作者: 李晓飞 樊晓寒 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阜外医院心律失常中心心血管病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市100037
奎尼丁是一种广谱抗心律失常药。作为IA类抗心律失常药物代表,曾广泛用于房性及性心律失常的治疗。20世纪90年代CAST研究指出IA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增加器质性心脏病患者死亡率,加之药物相关副作用发生率高,奎尼丁逐渐退出临床抗心律失...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心肌梗死患者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检出及临床特点分析
收藏 引用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18年 第2期46卷 109-113页
作者: 孙荻 李莎 朱成刚 郭远林 吴娜琼 高莹 卿平 张彦 刘庚 董倩 李建军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阜外医院血脂异常与心血管病诊疗中心心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 100037
目的分析心肌梗死(心梗)患者中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FH)的检出率及其临床特点。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连续入选2011年4月至2016年12月于医院血脂中心就诊的初发心梗患者2 119例,年龄(56.7±10.9)岁,分为早发心梗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术后慢频率性心动过速的处理策略
收藏 引用
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 2019年 第6期19卷 3190-3192页
作者: 王钊 樊晓寒 北京协和医学院 中国医学科学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阜外医院心律失常中心心血管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市100037
ICD/CRT-D术后的慢频率性心动过速在临床较为常见,其治疗处理方法不多,是临床的处理难点。本文就ICD/CRT-D术后慢速的流行病学、临床特征及危害、处理策略及临床证据等几个方面进行综述。处理策略包括基础疾病药物治疗、去除诱...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可穿戴式除颤器中国中心临床观察性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20年 第1期24卷 41-46页
作者: 华伟 杨杰孚 王玉堂 杨新春 张萍 邹彤 胡奕然 张澍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心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阜外医院心律失常中心 100037 卫生部北京医院心内科 100005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心内科 北京100039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心内科 100020 清华大学附属长庚医院心内科 北京102218
目的分析中国人应用可穿戴式除颤器(WCD)的临床特点和随访资料,了解WCD在中国应用的初步情况。方法本研究为多中心临床观察性研究,国内共5家医学中心参与该研究。入选2018年6月至2019年10月接受WCD并完成随访的患者共54例。收集患者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通心络通过MEK/ERK通路诱导自噬保护人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的缺氧/再复氧损伤
通心络通过MEK/ERK通路诱导自噬保护人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的缺氧/...
收藏 引用
第十五届国际络病学大会
作者: Hehe Cui Xiangdong Li Na Li Kang Qi Qing Li Chen Jin Qian Zhang Leipei Jiang Yuejin Yang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阜外医院心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
与心肌细胞不同,对于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CMEC)在缺血/再灌注(I/R)损伤过程中的自噬现象,研究尚不全面。研究显示通心络(TXL)——一种传统中药——具有血管保护作用。我们的目的旨在阐明自噬现象在经受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心脏微血管内皮...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