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238 篇 期刊文献
  • 86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324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292 篇 医学
    • 210 篇 临床医学
    • 64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 46 篇 中西医结合
    • 19 篇 医学技术(可授医学...
    • 17 篇 基础医学(可授医学...
    • 6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2 篇 中药学(可授医学、...
    • 1 篇 中医学
  • 29 篇 工学
    • 11 篇 生物医学工程(可授...
    • 9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6 篇 生物工程
    • 1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1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1 篇 兵器科学与技术
    • 1 篇 农业工程
    • 1 篇 软件工程
  • 7 篇 理学
    • 7 篇 生物学
  • 6 篇 农学
    • 6 篇 作物学
  • 2 篇 经济学
    • 2 篇 应用经济学
  • 1 篇 管理学
    • 1 篇 农林经济管理

主题

  • 20 篇 高血压
  • 19 篇 基因多态性
  • 18 篇 华法林
  • 16 篇 肥厚型心肌病
  • 14 篇 冠心病
  • 14 篇 心肌梗死
  • 13 篇 患者
  • 11 篇 心血管疾病
  • 9 篇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 8 篇 氯吡格雷
  • 8 篇 危险因素
  • 8 篇 氨氯地平
  • 8 篇 高密度脂蛋白
  • 7 篇 体外循环
  • 7 篇 心力衰竭
  • 7 篇 血浆
  • 7 篇 细胞移植
  • 7 篇 冠心病患者
  • 6 篇 左心室
  • 6 篇 他汀类药物

机构

  • 68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
  • 52 篇 北京协和医学院中...
  • 28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
  • 23 篇 北京协和医学院
  • 12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
  • 12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
  • 11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
  • 10 篇 卫生部心血管药物...
  • 10 篇 北京市 中国医学科...
  • 10 篇 北京市 中国医学科...
  • 9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
  • 7 篇 北京市 北京协和医...
  • 6 篇 北京市 北京协和医...
  • 6 篇 北京市药品不良反...
  • 6 篇 北京大学
  • 5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
  • 5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心...
  • 5 篇 温州医学院附属第...
  • 5 篇 北京协和医学院、中...
  • 4 篇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

作者

  • 174 篇 李一石
  • 80 篇 刘红
  • 60 篇 胡盛寿
  • 56 篇 樊朝美
  • 52 篇 刘玉清
  • 46 篇 黄一玲
  • 46 篇 华潞
  • 43 篇 li yi-shi
  • 40 篇 hu sheng-shou
  • 39 篇 贾友宏
  • 35 篇 闫丽荣
  • 35 篇 谢爽
  • 34 篇 田蕾
  • 32 篇 韩璐璐
  • 29 篇 许莉
  • 27 篇 段兵
  • 26 篇 张浩
  • 25 篇 魏英杰
  • 25 篇 顼志敏
  • 24 篇 杨尹鉴

语言

  • 324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卫生部再生医学重点实验室"
324 条 记 录,以下是141-150 订阅
排序:
染料介导光氧化固定牛颈静脉血管片体外内皮化
收藏 引用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2009年 第6期13卷 486-488,F0002页
作者: 李胜利 周建业 廖中凯 胡盛寿 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血管外科北京100037 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卫生部心血管疾病再生医学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37
目的研究染料介导光氧化固定牛颈静脉的细胞毒性.初步探讨此种材料体外内皮化的可能性,方法实验组为染料介导光氧化固定组。对照组为戊二醛固定组。采用羊的颈内静脉内皮细胞作为细胞源,细胞种植于管腔一侧,时间为5d。动态观察细胞...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心肌梗死与能量代谢
收藏 引用
中国分子心脏学杂志 2008年 第4期8卷 246-248页
作者: 李望 魏英杰 胡盛寿 中国医学科学院心血管病研究所 北京协和医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卫生部心血管疾病再生医学重点实验室北京市100037
心脏维持正常的功能需要正常的能量代谢。心肌梗死是引起心力衰竭的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心肌能量代谢的变化是心肌梗死及心力衰竭的程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能量代谢治疗为心肌梗死和心力衰竭的心肌保护及改善预后提供了新的治...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左心肥厚的影响因素及机制的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中国分子心脏学杂志 2009年 第1期9卷 56-59页
作者: 辛颖(综述) 宋晓东 惠汝太(审校) 中国医学科学院心血管病研究所 北京协和医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卫生部心血管疾病再生医学重点实验室北京市100037
生理和理条件下,血流动力学超负荷会引起左心肥厚。目前尚未完全阐明引起心肌肥厚的主要的刺激因素是心脏自身机械拉伸,还是神经体液因子,抑或是两者的共同作用所致。刺激因素进入细胞后,通过引起细胞内生化改变导致第二信使和第三...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灌注法大鼠全肺脏脱细胞基质支架的建立
收藏 引用
北京生物医学工程 2013年 第1期32卷 17-21页
作者: 黑飞龙 周建业 罗富良 吴蓓 陈蒙蒙 杨胜男 龙村 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阜外心血管病医院体外循环科 北京100037 卫生部心血管疾病再生医学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37 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动物实验外科 北京100037
目的应用灌注法建立大鼠全肺脏脱细胞基质支架,探讨灌注法制备的肺脱细胞基质作为细胞支架构建组织工程器官的可行性。方法 12周龄Wistar大鼠20只,麻醉后完整切取肺组织。由肺动脉插入18 G灌注头连接到Langendorff灌注平台,保持灌注压40...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常规TRIzol法提取血清microRNA的改良
收藏 引用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1年 第5期25卷 427-428,432页
作者: 聂宇 张洋 韩变梅 王恺隽 丛祥凤 陈曦 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卫生部心血管疾病再生医学重点实验室 北京市100037 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临床检验中心 北京市100037
目的:对现有常规提取血清microRNA的方法进行改良。方法:运用常规TRIzol法和改良后的血清microRNA提取方法分别提取健康人血清中的microRNA;利用反转录茎环引物及TaqMan探针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miR-16和miR-21的含量,通过比较miR-16...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高密度脂蛋白组分:心血管诊治的新靶点
收藏 引用
心血管病学进展 2015年 第3期36卷 233-237页
作者: 赵慧 刘红 李一石 北京协和医学院 中国医学科学院 阜外心血管病医院 卫生部心血管药物临床研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37
血浆高密度脂蛋白是由载脂蛋白、脂质及多种功能蛋白质共同组成的复合物。它可通过促进胆固醇逆转运、抗氧化、抗炎症反应及血管内皮保护等作用抑制动脉粥样硬化。高密度脂蛋白生理功能的发挥依赖于其组成成分和水平的正常。疾时,高...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自动生化分析系统校准品的检测性能验证
收藏 引用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4年 第23期11卷 3236-3237页
作者: 张丽 管晓媛 段兵 黄一玲 田蕾 李一石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卫生部心血管药物临床研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37
目的以乳酸脱氢酶(LDH)为例,验证罗氏新批号自动生化分析系统校准品(Cfas)的检测性能。方法在罗氏Cobas C501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使用20份新鲜患者血清样本,于Cfas批号更换前后分别检测LDH。采用Bland-Altman散点图方法,用Medcalc12.7....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T型钙通道阻滞剂的临床应用进展
收藏 引用
现代药物与临床 2014年 第9期29卷 1068-1072页
作者: 高柳 郭颖 贾友宏 李一石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卫生部心血管药物临床研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37
T型钙通道是一种低电压钙通道,在体内分布广泛,参与多种生理过程。T型钙通道阻滞剂是目前关注较多的一种新型钙通道阻滞剂,除具备与传统钙通道阻滞剂相似的降压作用外,还具有如降低心肌自律性、抗心肌重塑、保护肾功能、抗交感神经等药...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标本采集季节与时间对临床化学检测结果的影响
收藏 引用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09年 第7期19卷 1556-1558页
作者: 黄一玲 刘红 田蕾 段兵 高小晶 李一石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卫生部心血管药物临床研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37
目的:探讨样本采集季节和时间对临床化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采集2004~2007年参加I期临床试验的健康男性青年的血液标本,545份标本按季节分组,应用t检验方法比较夏季和冬季组检测结果的差异。247名受试者分别于上午和下午采集标本,应用...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女性血脂异常的调脂治疗进展
收藏 引用
中国医刊 2008年 第3期43卷 27-30页
作者: 董秋婷 许海燕 顼志敏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卫生部心血管药物临床研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37
绝经期前的女性由于有雌激素的保护,血脂异常的发生率比男性低。但是随着老龄化的进程,雌激素分泌逐渐减少,女性血脂代谢异常的表现越来越明显,成为女性心血管(CVD)主要的发危险因素之一。近来已有不少流行学研究表明,CVD是目...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