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689 篇 期刊文献
  • 85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774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764 篇 医学
    • 710 篇 临床医学
    • 21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 20 篇 基础医学(可授医学...
    • 19 篇 医学技术(可授医学...
    • 18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17 篇 中西医结合
    • 6 篇 护理学(可授医学、...
    • 4 篇 中药学(可授医学、...
    • 2 篇 中医学
  • 26 篇 工学
    • 17 篇 生物医学工程(可授...
    • 9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3 篇 生物工程
    • 1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10 篇 管理学
    • 8 篇 公共管理
    • 1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1 篇 农林经济管理
  • 2 篇 经济学
    • 2 篇 应用经济学
  • 2 篇 理学
    • 2 篇 生物学
  • 1 篇 教育学
    • 1 篇 教育学
  • 1 篇 历史学
  • 1 篇 农学
    • 1 篇 作物学

主题

  • 54 篇 心房颤动
  • 38 篇 心脏再同步治疗
  • 34 篇 病例
  • 34 篇 医学生
  • 33 篇 心力衰竭
  • 32 篇 高血压
  • 29 篇 冠心病
  • 29 篇 急性心肌梗死
  • 26 篇 心肌梗死
  • 24 篇 治疗
  • 20 篇 肺动脉高压
  • 19 篇 导管消融
  • 19 篇 冠状动脉疾病
  • 19 篇 预后
  • 19 篇 糖尿病
  • 18 篇 植入型心律转复除...
  • 17 篇 危险因素
  • 16 篇 心脏性猝死
  • 15 篇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 15 篇 药物洗脱支架

机构

  • 293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
  • 121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心...
  • 77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
  • 64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
  • 47 篇 北京协和医学院中...
  • 34 篇 北京协和医学院中...
  • 31 篇 北京大学
  • 21 篇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
  • 21 篇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 17 篇 北京协和医学院
  • 17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
  • 13 篇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
  • 11 篇 北京协和医学院阜...
  • 11 篇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10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
  • 10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心...
  • 9 篇 广东省人民医院
  • 8 篇 北京安贞医院
  • 8 篇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
  • 8 篇 英国牛津大学

作者

  • 116 篇 张澍
  • 105 篇 杨跃进
  • 82 篇 华伟
  • 62 篇 吴永健
  • 60 篇 陈柯萍
  • 58 篇 乔树宾
  • 55 篇 陈纪林
  • 53 篇 陈在嘉
  • 50 篇 高润霖
  • 46 篇 陈新
  • 36 篇 王方正
  • 35 篇 李建军
  • 33 篇 陈珏
  • 33 篇 姚焰
  • 32 篇 朱俊
  • 31 篇 徐波
  • 28 篇 李守军
  • 28 篇 胡盛寿
  • 28 篇 袁晋青
  • 26 篇 杨艳敏

语言

  • 774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血管病研究所信息中心"
774 条 记 录,以下是561-570 订阅
排序:
室性心律失常的研究:创新铸就超越
收藏 引用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10年 第1期14卷 7-8页
作者: 郭成军 陈新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 100029 中国医学科学院心血管病研究所北京协和医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律失常诊治中心
室性心律失常危害身心健康,尤其是室性心动过速(室速)和心室颤动(室颤)更可直接导致心脏性猝死。21世纪的前10年,国内外在室性心律失常的机制和防治研究中均取得重要进展。本期杂志刊登一组文章,涉及医院内室颤的救治、室速和室...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心房颤动的治疗:前景光明
收藏 引用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10年 第2期14卷 90-91页
作者: 马长生 陈新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 100029 中国医学科学院心血管病研究所北京协和医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律失常中心
心房颤动(房颤)是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内科治疗主要包括药物、导管消融、左心耳封堵等。经过长时间的积淀,近年来房颤治疗的各个领域均取得重要的突破,已经迎来了生机盎然的春天。
来源: 评论
努力降低中国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死亡率
收藏 引用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10年 第1期14卷 5-6页
作者: 曹克将 陈新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科 210029 中国医学科学院心血管病研究所北京协和医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律失常诊治中心
室性心律失常包括室性早搏(室早)、室性心动过速(室速)、心室扑动(室扑)和心室颤动(室颤)。室早和室速是常见的心律失常,可出现在心脏结构正常者,更易发生于器质性心脏患者。2005年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资料表明,全球死于心...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核素影像对心肌机械失同步评价的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10年 第6期14卷 468-471页
作者: 许轶洲 华伟 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 310006 中国医学科学院心血管病研究所北京协和医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律失常中心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心力衰竭越来越成为心血管领域要面临的重要问题,尽管采取最佳的药物治疗,心力衰竭患者5年死亡率仍达50%。近年来,起搏工作者针对心脏再同步治疗(CRT)对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进行了大量研究,MRACLE,MIRA...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欧洲心脏手术风险评估系统预测中国人心瓣膜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及预后
收藏 引用
中国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2010年 第5期17卷 357-360页
作者: 葛翼鹏 许建屏 孙立忠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脏外科 北京100029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心血管病研究所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成人心脏外科中心 北京100037
目的评估欧洲心脏手术风险评估系统(EuroSCORE)能否有效预测中国人心瓣膜手术后重症监护(ICU)时间延长、死亡以及主要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将2004年1月至2006年1月北京心血管病医院连续收治的后天性心瓣膜患者2 218例纳入研究,其中...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儿童房性心动过速的电生理标测和射频导管消融
收藏 引用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10年 第2期14卷 143-146页
作者: 高路 袁越 林利 崔烺 姚焰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心脏中心内科 100045 中国医学科学院心血管病研究所北京协和医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律失常中心
目的报道儿童房性心动过速(房速)的电生理标测及射频导管消融的疗效。方法43例患儿(男性23例,女性20例),年龄2~14(7.1±3.1)岁,其中33例为无休止房速,17例伴有明显的左心室扩大及慢性心力衰竭。有患儿均进行电生理...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血压负荷与诊室血压的关系
收藏 引用
中国分子心脏学杂志 2010年 第6期10卷 323-325页
作者: 贾友宏 王水强 鲍景隆 李一石 陶萍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血管病研究所卫生部心血管药物临床研究重点实验室临床药理中心 北京市100037 北京中关村医院 北京市100080
目的探讨诊室血压与动态血压负荷关系。方法选取不同血压水平受试者140/90mmHg、夜间>120/80mmHg)及其相关性。结果入选53例成年(>18岁)正常血压及轻、中度高血压患者,其中男37例,女16例,平均年龄53.7±8.7岁。坐位舒张压(DBP...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冠心患者合理调脂的几个最新要点(续5)
收藏 引用
中国循环杂志 2010年 第3期25卷 237-237页
作者: 张叶萍 顼志敏 李一石 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心血管病研究所阜外心血管病医院临床药理中心卫生部心血管药物临床研究重点实验室 北京市100037
1血脂异常的现状血脂异常是血液脂质代谢异常的简称,主要包括: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过高和(或)总胆固醇(TC)水平过高;血清甘油三酯(TG)水平过高;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过低。[第一段]
来源: 评论
心脏再同步治疗是慢性心力衰竭伴心脏收缩不同步患者治疗的希望
收藏 引用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10年 第3期14卷 167-168页
作者: 吴立群 陈新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心脏科 200025 中国医学科学院心血管病研究所北京协和医学院阜外心帆管病医院心律失常中心
慢性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发展的严重阶段,是目前心脏学尚未解决的难题之一。超过4000例患者的随机临床研究业已证实,心脏再同步治疗(CRT)不仅能改善心力衰竭患者运动耐量、生活质量,而且能逆转心肌重构,降低死率。CRT正在成...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应用旋转成像技术实时重建和融合左心房的三维图像指导心房颤动的导管消融
收藏 引用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10年 第2期14卷 92-96页
作者: 唐闽 黄从新 李劲宏 叶刚 Charalampos Kriatselis 张澍 中国医学科学院心血管病研究所北京协和医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律失常中心 100037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 德国心脏中心(柏林)心脏电生理室 暨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
目的研究使用旋转成像技术进行术中实时重建和融合左心房三维图像(3-dimensional rotational angiogram of leftatrium,3DRALA)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入选46例拟接受导管消融的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全部患者消融术前完成CT扫描,...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