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065 篇 期刊文献
  • 328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1,393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355 篇 医学
    • 1,209 篇 临床医学
    • 81 篇 医学技术(可授医学...
    • 53 篇 护理学(可授医学、...
    • 52 篇 基础医学(可授医学...
    • 47 篇 中西医结合
    • 29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 27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11 篇 中药学(可授医学、...
    • 5 篇 中医学
  • 95 篇 工学
    • 76 篇 生物医学工程(可授...
    • 13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10 篇 生物工程
    • 2 篇 机械工程
    • 1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1 篇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
    • 1 篇 兵器科学与技术
  • 13 篇 管理学
    • 11 篇 公共管理
    • 1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1 篇 农林经济管理
  • 11 篇 理学
    • 11 篇 生物学
    • 1 篇 数学
    • 1 篇 统计学(可授理学、...
  • 5 篇 农学
    • 5 篇 作物学
  • 3 篇 经济学
    • 3 篇 应用经济学
  • 2 篇 历史学
    • 1 篇 中国史
  • 1 篇 教育学
    • 1 篇 教育学
  • 1 篇 文学

主题

  • 69 篇 心房颤动
  • 61 篇 心力衰竭
  • 45 篇 冠心病
  • 44 篇 高血压
  • 41 篇 先天性心脏病
  • 39 篇 心脏再同步治疗
  • 38 篇 急性心肌梗死
  • 37 篇 危险因素
  • 34 篇 病例
  • 34 篇 医学生
  • 34 篇 心肌梗死
  • 33 篇 超声心动图
  • 33 篇 肺动脉高压
  • 31 篇 预后
  • 29 篇 心脏外科手术
  • 28 篇 糖尿病
  • 27 篇 冠状动脉疾病
  • 26 篇 治疗
  • 23 篇 心律失常
  • 23 篇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

机构

  • 446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
  • 274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
  • 137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心...
  • 126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
  • 114 篇 北京协和医学院中...
  • 62 篇 北京协和医学院中...
  • 46 篇 北京协和医学院
  • 36 篇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
  • 36 篇 北京大学
  • 21 篇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 17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
  • 16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
  • 16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心...
  • 14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
  • 14 篇 北京协和医学院阜...
  • 13 篇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
  • 12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
  • 12 篇 广东省人民医院
  • 11 篇 北京安贞医院
  • 11 篇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作者

  • 132 篇 杨跃进
  • 123 篇 胡盛寿
  • 121 篇 张澍
  • 87 篇 华伟
  • 72 篇 吴永健
  • 66 篇 乔树宾
  • 61 篇 高润霖
  • 60 篇 陈柯萍
  • 56 篇 陈纪林
  • 56 篇 李守军
  • 56 篇 王浩
  • 54 篇 陈在嘉
  • 51 篇 王巍
  • 49 篇 张健
  • 47 篇 陈新
  • 44 篇 朱俊
  • 43 篇 闫军
  • 42 篇 宋云虎
  • 39 篇 许建屏
  • 39 篇 杨艳敏

语言

  • 1,393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血管病研究所十五病区"
1393 条 记 录,以下是1131-1140 订阅
排序:
急性心肌梗死后室间隔穿孔
收藏 引用
中国循环杂志 2009年 第5期24卷 398-400,F0003页
作者: 李汉美 孙晓刚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心血管病研究所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脏外科中心 北京市100037
室间隔穿孔是急性心肌梗死后严重并发症之一,约占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1%~2%。内科保守治疗效果差,一旦穿孔发生后往往迅速发生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而致死亡。手术治疗是公认有效的治疗方法,但手术风险仍尚高,早期死亡率高,近期出现介...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心律失常治疗的现代进展(6) 心脏性猝死——一个不容忽略的临床问题(续5)
收藏 引用
中国循环杂志 2009年 第5期24卷 323-324页
作者: 张澍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心血管病研究所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律失常诊治中心 北京市100037
中国心脏性猝死的发生率为41.84/10万,猝死人数高达54.4万/年,位居全球之首。心肺复苏可有效处理心脏骤停,心脏转复除颤器、射频消融均是心脏性猝死的预防手段。目前应该积极开展二级预防,重视一级预防,防治工作除了着眼于积极预防和治...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心律失常治疗的现代进展 (5)心律失常器械治疗——新指南带来的启示(续4)
收藏 引用
中国循环杂志 2009年 第4期24卷 244-246页
作者: 华伟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心血管病研究所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律失常诊治中心 北京市100037
在总结近年来心律失常器械治疗领域的最新进展基础上,美国心脏学会/美国心脏协会/美国心律协会(ACC/AHA/HRS)推出了《2008年心脏节律异常装置治疗指南》。本文着重探讨了新指南关于埋藏式心律转复除颤器(ICD)、心脏再同步治疗(CRT)以...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C反应蛋白:动脉粥样硬化的标志物还是兼具致作用
收藏 引用
中国循环杂志 2009年 第4期24卷 241-243页
作者: 李建军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心血管病研究所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冠心病诊治中心 北京市100037
长期以来,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视为炎症、感染和组织损伤急性期反应的非特异性产物。新近10余年的研究,人们发现CRP水平与心血管关系甚密,再度引起人们对CRP的强烈兴趣。
来源: 评论
几种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剂对大鼠外周血内皮前体细胞作用的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循环杂志 2009年 第4期24卷 308-311页
作者: 李琳 高润霖 叶绍东 邱洪 赵杰 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血管病研究所心内科 北京市100037
目的:观察正常大鼠应用临床推荐剂量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后,外周血内皮前体细胞(EPCs)克隆数量、分泌一氧化氮能力、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及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蛋白水平。方法:48只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抗血栓治疗
收藏 引用
中国循环杂志 2009年 第5期24卷 321-322页
作者: 陈纪林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心血管病研究所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冠心病诊治中心 北京市100037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为冠心急性发的临床类型,其发机理主要是因斑块破裂继发血栓形成致。ACS临床类型包括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AMI)以及无ST段抬高AMI和不稳定性心绞痛(UA),后两者常被称为无ST段抬高ACS。
来源: 评论
80岁以上老年患者经桡动脉和股动脉途径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对比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循环杂志 2009年 第2期24卷 89-92页
作者: 胡奉环 杨跃进 乔树宾 秦学文 姚民 徐波 刘海波 吴永健 陈珏 袁晋青 尤士杰 马卫华 李建军 陈纪林 高润霖 陈在嘉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心血管病研究所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冠心病诊治中心 北京市100037
目的:评价80岁以上老年患者经桡动脉途径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2003-05至2007-05进行PCI 80岁以上的高龄患者268例,男性176例,年龄80~97岁;经股动脉途径PCI组156例(股动脉组),经桡动脉途径PCI组112例(...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调脂进程中的困惑与期望
收藏 引用
中国循环杂志 2009年 第2期24卷 150-152页
作者: 陆宗良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心血管病研究所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冠心病诊治中心 北京市100037
本文讲述了他汀类药问世以来,调脂进程中的困惑与期望。简述了尽管他汀类药在防治心血管病方面取得了辉煌成就,但有局限性。他汀剂量加倍,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的降幅只能再增加6%,其获益有限,而不良反应明显增加。用大剂量他...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绝经前女性冠心患者的临床和冠状动脉造影特点
收藏 引用
中国循环杂志 2009年 第6期24卷 410-413页
作者: 邱洪 吴元 窦克非 陈珏 杨伟宪 胡奉环 慕朝伟 戴军 张沛 刘海波 姚民 袁晋青 秦学文 吴永健 李建军 乔树宾 陈纪林 杨跃进 高润霖 陈在嘉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心血管病研究所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冠心病诊治中心 北京市100037
目的:分析绝经前女性冠心(CAD)患者的临床和冠状动脉(冠脉)造影特点。方法:对比2004-04至2007-12有第一次因胸部不适而行冠脉造影的绝经前565例患者,根据造影结果分为绝经前冠心组280例,平均年龄(44.12±4.48)岁,绝经前正常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瑞苏伐他汀不同给药方式对猪心肌缺血再灌注后无再流及血管内皮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收藏 引用
山东医药 2009年 第20期49卷 4-7页
作者: 程宇彤 罗富良 张海涛 钱海燕 赵京林 孟宪敏 杨跃进 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心血管病研究所阜外心血管病医院 北京100037
目的对比瑞苏伐他汀单次及多次给药对猪心肌缺血再灌注后无再流及血管内皮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方法19只中华小型猪分为安慰剂组、瑞苏伐他汀单次及多次给药组。开胸冠状动脉结扎1.5 h,松解3 h制备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模型。术中监测动脉...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