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065 篇 期刊文献
  • 328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1,393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355 篇 医学
    • 1,209 篇 临床医学
    • 81 篇 医学技术(可授医学...
    • 53 篇 护理学(可授医学、...
    • 52 篇 基础医学(可授医学...
    • 47 篇 中西医结合
    • 29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 27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11 篇 中药学(可授医学、...
    • 5 篇 中医学
  • 95 篇 工学
    • 76 篇 生物医学工程(可授...
    • 13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10 篇 生物工程
    • 2 篇 机械工程
    • 1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1 篇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
    • 1 篇 兵器科学与技术
  • 13 篇 管理学
    • 11 篇 公共管理
    • 1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1 篇 农林经济管理
  • 11 篇 理学
    • 11 篇 生物学
    • 1 篇 数学
    • 1 篇 统计学(可授理学、...
  • 5 篇 农学
    • 5 篇 作物学
  • 3 篇 经济学
    • 3 篇 应用经济学
  • 2 篇 历史学
    • 1 篇 中国史
  • 1 篇 教育学
    • 1 篇 教育学
  • 1 篇 文学

主题

  • 69 篇 心房颤动
  • 61 篇 心力衰竭
  • 45 篇 冠心病
  • 44 篇 高血压
  • 41 篇 先天性心脏病
  • 39 篇 心脏再同步治疗
  • 38 篇 急性心肌梗死
  • 37 篇 危险因素
  • 34 篇 病例
  • 34 篇 医学生
  • 34 篇 心肌梗死
  • 33 篇 超声心动图
  • 33 篇 肺动脉高压
  • 31 篇 预后
  • 29 篇 心脏外科手术
  • 28 篇 糖尿病
  • 27 篇 冠状动脉疾病
  • 26 篇 治疗
  • 23 篇 心律失常
  • 23 篇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

机构

  • 446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
  • 274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
  • 137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心...
  • 126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
  • 114 篇 北京协和医学院中...
  • 62 篇 北京协和医学院中...
  • 46 篇 北京协和医学院
  • 36 篇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
  • 36 篇 北京大学
  • 21 篇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 17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
  • 16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
  • 16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心...
  • 14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
  • 14 篇 北京协和医学院阜...
  • 13 篇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
  • 12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
  • 12 篇 广东省人民医院
  • 11 篇 北京安贞医院
  • 11 篇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作者

  • 132 篇 杨跃进
  • 123 篇 胡盛寿
  • 121 篇 张澍
  • 87 篇 华伟
  • 72 篇 吴永健
  • 66 篇 乔树宾
  • 61 篇 高润霖
  • 60 篇 陈柯萍
  • 56 篇 陈纪林
  • 56 篇 李守军
  • 56 篇 王浩
  • 54 篇 陈在嘉
  • 51 篇 王巍
  • 49 篇 张健
  • 47 篇 陈新
  • 44 篇 朱俊
  • 43 篇 闫军
  • 42 篇 宋云虎
  • 39 篇 许建屏
  • 39 篇 杨艳敏

语言

  • 1,393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血管病研究所十五病区"
1393 条 记 录,以下是1221-1230 订阅
排序:
房性心动过速——不容忽视的心律失常
收藏 引用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09年 第5期13卷 328-330页
作者: 杨新春 陈新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心脏中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心血管病研究所北京协和医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律失常诊疗中心
自20世纪50年代起人们便认识到持续性快速性心律失常能够改变心脏的结构和功能,目前心房颤动(房颤)和快速室性心律失常正成为研究的热点。房性心动过速(房速)亦属于快速心律失常的一种,起源于心房肌任一部分(除窦房结外)或与心...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TCT 2009急性冠脉综合征抗血小板板块热点报道
收藏 引用
中国循环杂志 2009年 第6期24卷 445-445页
作者: 高展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心血管病研究所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冠心病诊治中心 北京市100037
在TCT2009会议上,抗血小板治疗领域很受大会的重视,有多个临床试验公布,是本界TCT会议的一个亮点。
来源: 评论
心脏导管术后肾周血肿一例
收藏 引用
中国循环杂志 2009年 第2期24卷 149-149页
作者: 赵京林 许海燕 胡奉环 赵冬云 唐熠达 崔锦钢 牟牧 乔树宾 陈纪林 杨跃进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心血管病研究所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冠心病诊治中心 北京市100037
1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69岁,因发作性胸痛于2008年5月7日入院。既往高血压史2年,血压最高190/120mmHg(1mmHg=0.133kPa),平素血压控制尚可。入院时查体:血压115/70mmHg,心率70次/分,心肺未见异常。入院血常规白细胞5.44...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中华医学会第十一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纪要
收藏 引用
中国循环杂志 2009年 第5期24卷 336-336页
作者: 李崇剑 高润霖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心血管病研究所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冠心病诊治中心 北京市100037
由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心血管病学分会主办的中华医学会第十一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于2009—06—11至2009—06-14日在大连市成功举行。这是中华医学心血管病学分会每年举办一次的全国性心血管病学术盛会,大会开幕式同时进行了...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起搏器更换术中电池完全耗竭一例
收藏 引用
中国循环杂志 2009年 第6期24卷 440-440页
作者: 戴研 华伟 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心血管病研究所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律失常诊治中心北京市100037
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38岁,因“发作性头晕13年,加重半个月”入院。患者于1996年无明显诱因常感头晕,无心悸、胸闷,曾发作晕厥,持续1分钟至数分钟可自行苏醒,醒后仍有头晕,当地医院就诊,心电图示“Ⅲ度房室传导阻滞”。
来源: 评论
室性心律失常的一些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09年 第2期13卷 90-91页
作者: 郭成军 陈新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 100029 中国医学科学院 心血管病研究所 北京协和医学院 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律失常诊治中心
继心房颤动(房颤)之后,室性心律失常再度成为心律学领域的研究热点。近年取得许多进展,可能影响或改变今后的临床实践。
来源: 评论
口服克林霉素致尖端扭转性室性心动过速电风暴一例
收藏 引用
中国循环杂志 2009年 第5期24卷 332-332页
作者: 丁立刚 楚建民 华伟 陈柯萍 张澍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心血管病研究所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律失常诊治中心 北京市100037
1历资料 患者女性,35岁。2008-09因反复出现心悸、头晕,一过性晕厥3次,持续数秒至1分钟不等,到当地医院就诊。体表心电图示频发室性早搏(R on T),QTc间期0.56S,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发现频发室性早搏、短阵室性心动过速(尖...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心房颤动导管消融治疗:未来走向平坦之路?
收藏 引用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09年 第3期13卷 169-171页
作者: 马长生 陈新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 100029 中国医学科学院心血管病研究所北京协和医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律失常诊治中心
长久以来,心房颤动(房颤)的治疗一直困扰着我们,过去10年开展的导管射频消融术为房颤治疗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同期,新型抗凝药物及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不断涌现也为房颤治疗增添了不少亮点。今天当我们再次从改善症状和预后的角度考...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心脏再同步治疗心力衰竭的机制
收藏 引用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09年 第1期13卷 7-8页
作者: 杨新春 陈新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心内科 100020 中国医学科学院心血管病研究所北京协和医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律失常诊治中心
慢性心力衰竭(congestive heart failure,CHF)是各种器质性心脏的终末阶段,是各种心脏的主要死因。心功能分级(NYHA分级)Ⅲ级以上心力衰竭患者1年死亡率超过50%,5年存活率与恶性肿瘤相当。长久以来,人们更多关注于CHF的心...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胸腹主动脉瘤手术中重建肋间动脉的简易方法
收藏 引用
心肺血管病杂志 2009年 第2期28卷 78-81页
作者: 黄福华 陈鑫 石开虎 徐明 孙立忠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血管外科中心 100037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第一医院南京市心血管病研究所心胸外科
目的:脊髓缺血性损伤是胸腹主动脉瘤手术后一种严重并发症,改进重建肋间动脉的外科技巧可减少这一风险的发生。方法:自2003年8月至2005年1月,行全胸腹主动脉替换术41例(男性30例,女性11例),年龄22~58岁,平均(40.3±9.1)岁。Crawfo...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