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4 篇 期刊文献
  • 3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17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7 篇 医学
    • 13 篇 临床医学
    • 3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 2 篇 中西医结合
    • 1 篇 基础医学(可授医学...

主题

  • 4 篇 高血压
  • 4 篇 冠心病
  • 2 篇 动态血压
  • 2 篇 贝那普利
  • 2 篇 氨氯地平
  • 2 篇 心血管疾病
  • 2 篇 代谢综合征
  • 1 篇 氢氯噻嗪
  • 1 篇 联合用药
  • 1 篇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
  • 1 篇 血浆
  • 1 篇 qrt-pcr
  • 1 篇 药代—药效数学模型...
  • 1 篇 依那普利
  • 1 篇 药效学
  • 1 篇 阿司匹林
  • 1 篇 危险因素
  • 1 篇 药物治疗
  • 1 篇 切除术后
  • 1 篇 治疗原则

机构

  • 4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
  • 3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
  • 2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
  • 2 篇 卫生部心血管药物...
  • 2 篇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
  • 1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心...
  • 1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
  • 1 篇 北京协和医学院中...
  • 1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
  • 1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心...
  • 1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
  • 1 篇 北京医院
  • 1 篇 甘肃省人民医院
  • 1 篇 辽宁中国石油辽阳...
  • 1 篇 laennec医学院
  • 1 篇 北京协和医学院中...
  • 1 篇 北京大学首钢医院
  • 1 篇 兰州大学附属天浩...
  • 1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
  • 1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

作者

  • 13 篇 李一石
  • 7 篇 li yi-shi
  • 6 篇 樊朝美
  • 4 篇 顼志敏
  • 4 篇 fan chao-mei
  • 4 篇 陶永康
  • 3 篇 庞会敏
  • 3 篇 贾友宏
  • 3 篇 tao yong-kang
  • 3 篇 王莉
  • 2 篇 高明明
  • 2 篇 刘红
  • 2 篇 jia you-hong
  • 2 篇 pang hui-min
  • 2 篇 wang li
  • 2 篇 黄岩
  • 2 篇 韩璐璐
  • 2 篇 张叶萍
  • 1 篇 王水强
  • 1 篇 张阴风

语言

  • 17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阜外心血管病研究所阜外心血管病医院临床药理中心卫生部心血管药物研究重点实验室"
17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抗高血压药物的联合应用
收藏 引用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2009年 第2期25卷 163-166页
作者: 樊朝美 李一石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心血管病研究所暨阜外心血管病医院临床药理中心 卫生部心血管药物临床研究重点实验室
血压达标可明显降低心血管病率和死亡率;然而在我国,人群高血压的控制率仅为6.1%。联合降压治疗,如固定剂量复方制剂的联合治疗与单药降压治疗比较,可明显降低血压和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由于联合降压治疗可能减少不良事件的发...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代谢综合征(2)代谢综合征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发间的关系(续1)
收藏 引用
中国循环杂志 2011年 第3期26卷 168-169页
作者: 顼志敏 张叶萍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心血管病研究所阜外心血管病医院临床药理中心卫生部心血管药物临床研究重点实验室 北京市100037
代谢综合征(MS)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均是一系列心血管危险因素的聚集及其事件链上的心血管。各种心血管危险因素(如腹型肥胖、胰岛素抵抗、血脂异常和高血压)的聚集导致MS,而MS各危险因素相互协同共同引起或者加速动脉粥样硬...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贝那普利/氨氯地平复方制剂与贝那普利单药对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的影响
收藏 引用
中国新药杂志 2008年 第11期17卷 962-964+967页
作者: 樊朝美 王莉 高明明 陶永康 许莉 庞会敏 李一石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心血管病研究所暨阜外心血管病医院临床药理中心卫生部心血管药物临床研究重点实验室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目的:应用动态血压监测(ABPM)技术评价贝那普利/氨氯地平复方制剂与贝那普利单剂对动态血压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随机、双盲、平行对照研究。经2周洗脱期,口服贝那普利10 mg单药治疗后,平均坐位舒张压(SeDBP)≥90 mmHg、且经ABPM检查...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从代谢综合征到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急需搭建全面防控的桥梁
收藏 引用
中国循环杂志 2004年 第3期19卷 163-164页
作者: 顼志敏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阜外心血管病医院临床药理中心卫生部心血管药物研究重点实验室 北京市100037
近年来,冠状动脉性心脏(冠心,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及其等危征(糖尿、颈及四肢等周围动脉粥样硬化以及具有多项危险因素的CHD高危者),备受学术界及社会各界关注。上述CHD及其相关疾,可概括为“三高、二及二衰...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冠心患者的临床分析
收藏 引用
中国循环杂志 2011年 第3期26卷 186-189页
作者: 贾友宏 崔广凯 李一石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心血管病研究所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卫生部心血管药物临床研究重点实验室心内科临床药理中心 北京市100037 辽宁中国石油辽阳石化总医院
目的:总结我院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合并冠心患者的临床特征,以提高临床认识。方法:回顾分析2002-01至2010-06期间我院近8年住院的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冠心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其临床实验室指标特点...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缬沙坦/氢氯噻嗪复方片剂与依那普利/氢氯噻嗪复方片剂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观察
收藏 引用
中国新药杂志 2009年 第3期18卷 222-224+261页
作者: 王莉 黄岩 汪芳 成小如 何奇明 庞会敏 边文彦 李一石 中国医学科学院心血管病研究所中国协和医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临床药理中心卫生部心血管药物临床研究重点实验室 北京医院心内科 北京大学首钢医院首钢办公厅保健室
目的:应用动态血压监测评价复方依那普利与复方缬沙坦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降压疗效。方法:40例平均坐位舒张压(SeDBP)为95~114 mmHg,且动态血压监测检查24 h平均舒张压≥82mmHg的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接受复方依...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双心房黏液瘤切除术后六年再现胸闷憋气
收藏 引用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08年 第12期36卷 1131-1133页
作者: 叶蕴青 李崇剑 李一石 陶永康 董超 顼志敏 宋来凤 赵红 樊朝美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心血管病研究所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内科临床药理中心卫生部心血管药物临床研究重点实验室 100037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心外科 100037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病理科 100037
患者女性,50岁。心脏黏液瘤切除术后6年,胸闷、憋气、咳痰两个月,加重2d于2007年11月28日入我院。患者于2001年1月在当地医院查体时发现双心房黏液瘤,即行双侧心房黏液瘤切除术。术中发现:右心房黏液瘤5cm×5cm×4cm,瘤...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贝那普利/氨氯地平复方制剂与贝那普利单药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平行对照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11年 第1期39卷 57-60页
作者: 樊朝美 闫丽荣 陶永康 王莉 刘玉清 高明明 王燕妮 李成祥 王效浣 卢晓雷 庞会敏 李一石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心血管病研究所暨阜外心血管病医院临床药理中心卫生部心血管药物临床研究重点实验室 100037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 甘肃省人民医院 兰州大学附属天浩医院
目的 评价贝那普利/氨氯地平复方片剂与贝那普利片单药治疗轻、中度高血压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本研究为多中心、随机、双盲、平行对照研究.35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经2周洗脱期后,再给予4周贝那普利片10 mg单药治疗,220例平均坐位...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循环MicroRNAs:心血管药物治疗新的生物标志物
收藏 引用
中国分子心脏学杂志 2011年 第5期11卷 313-317页
作者: 韩璐璐 刘红 李一石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阜外心血管病研究所阜外心血管病医院临床药理中心卫生部心血管药物研究重点实验室 北京市100037
MicroRNA(miRNA)作为一类具有广泛的基因调节功能的小分子 RNA,与生命体正常生理功能调控以及疾的发生密切相关。近年来,循环 miRNAs 的存在及其在临床诊断及治疗等方面的作用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随着相关领域研究的广泛开展,...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肥厚型梗阻性心肌药物治疗进展
收藏 引用
心血管病学进展 2008年 第3期29卷 375-377页
作者: 陶永康 李一石 樊朝美 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阜外心血管病研究所临床药理中心卫生部心血管药物临床研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37
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的治疗目的主要是控制症状、预防猝死;治疗方法以药物治疗为主,包括β阻滞剂、维拉帕米、丙吡胺等。近年亦涌现出一些新的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药物,但其效果尚待临床试验的验证。现对肥厚型梗阻性心肌药物...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