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20 篇 期刊文献
  • 2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22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22 篇 医学
    • 22 篇 临床医学
    • 5 篇 医学技术(可授医学...
    • 3 篇 基础医学(可授医学...
    • 3 篇 中西医结合
    • 1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5 篇 工学
    • 5 篇 生物医学工程(可授...
  • 1 篇 管理学
    • 1 篇 公共管理

主题

  • 8 篇 先天性心脏病
  • 4 篇 动脉导管未闭
  • 3 篇 心脏病介入治疗
  • 3 篇 心脏导管插入术
  • 2 篇 房间隔缺损
  • 2 篇 磁共振成像
  • 2 篇 术后残余分流
  • 2 篇 外科手术
  • 2 篇 介入治疗技术
  • 2 篇 室间隔缺损
  • 2 篇 手术后并发症
  • 2 篇 手术中并发症
  • 2 篇 介入治疗
  • 1 篇 严重并发症
  • 1 篇 心包剥脱术
  • 1 篇 治疗器材
  • 1 篇 中年人
  • 1 篇 临床应用
  • 1 篇
  • 1 篇 外科手术指征

机构

  • 8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
  • 4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
  • 3 篇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
  • 3 篇 青岛阜外心血管病...
  • 3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
  • 2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
  • 2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
  • 1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心...
  • 1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
  • 1 篇 呼吸疾病国家重点...
  • 1 篇 解放军305医院
  • 1 篇 威海市立医院
  • 1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
  • 1 篇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
  • 1 篇 河北省邯郸市中心...
  • 1 篇 北京市心肺血管疾...
  • 1 篇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 1 篇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

作者

  • 13 篇 蒋世良
  • 10 篇 赵世华
  • 9 篇 徐仲英
  • 6 篇 郑宏
  • 6 篇 金敬琳
  • 5 篇 黄连军
  • 5 篇 凌坚
  • 5 篇 张戈军
  • 4 篇 zhao shi-hua
  • 4 篇 戴汝平
  • 4 篇 吴文辉
  • 4 篇 jiang shi-liang
  • 3 篇 张岩
  • 3 篇 刘玉清
  • 3 篇 zhang yan
  • 3 篇 李炯佾
  • 3 篇 陆敏杰
  • 3 篇 杨呈伟
  • 3 篇 王云
  • 2 篇 唐跃

语言

  • 22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 心血管病研究所阜外心血管病医院介入导管室、放射科"
22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先天性心脏介入治疗的现状和展望
收藏 引用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09年 第11期37卷 970-971页
作者: 蒋世良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 心血管病研究所 阜外心血管病医院介入导管室、放射科 100037
20世纪90年代末,Amplatzer封堵器的问世极大地推动了先天性心脏(先心介入治疗技术的普及与发展,尤其是国产介入器材的应用,使越来越多的先心患者解除了痛。现就该技术的现状和展望作一简述。
来源: 评论
先天性心脏介入治疗并发症分析
收藏 引用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09年 第11期37卷 976-980页
作者: 蒋世良 徐仲英 赵世华 凌坚 郑宏 张戈军 张岩 金敬琳 吕滨 戴汝平 刘玉清 王云 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陕学院 心血管病研究所 阜外心血管病医院介入导管室、放射科 100037 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陕学院 心血管病研究所 阜外心血管病医院介入导管室、麻醉科 100037
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先心介入治疗中和治疗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自1986年4月至2009年4月,心血管病医院共有6029例先心施行了介入治疗,对介入治疗中和治疗后发生的388例并发症和5例死亡的患者作回顾性...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左心心肌致密化不全的MRI诊断及与过度小梁化的鉴别诊断
收藏 引用
中华放射学杂志 2010年 第7期44卷 711-715页
作者: 赵世华 于进超 蒋世良 王黎明 陆敏杰 凌坚 张岩 闫朝武 刘琼 程怀兵 李世国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阜外医院心血管病研究所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放射科 100037 威海市立医院MR室
目的探讨MRI对左心心肌致密化不全(LVNC)的诊断及与过度小梁化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利用心脏MR检查,采用不同成像序列对25例LVNC、39例扩张型心肌(DCM)、16例主动脉瓣狭窄(AS)、15例主动脉瓣关闭不全(AR)、19例高血压患者...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推进我国结构性心脏介入治疗的规范化发展和国际化进程
收藏 引用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09年 第11期37卷 961-962页
作者: 赵世华 胡大一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 心血管病研究所阜外心血管病医院介入导管室、放射科 100037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脏中心
结构性心脏是先天性或获得性心脏结构异常的统称,主要包括先天性心脏、心肌和心脏瓣膜。现阶段能够以介入方法治疗的结构性心脏主要包括动脉导管未闭(PDA)、房间隔缺损(ASD)、间隔缺损(VSD)、肺动脉瓣狭窄及二尖瓣...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导管主动脉瓣(CoreValve)置入术二例报告
收藏 引用
中国循环杂志 2010年 第6期25卷 482-483页
作者: 杨跃进 吴永健 王欣 张海涛 吕秀章 裴汉军 张磊 吴元 吕滨 刘焱 徐波 乔树宾 李立环 王巍 胡盛寿 高润霖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心血管病研究所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冠心病诊治中心 北京市100037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心血管病研究所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外科 北京市100037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心血管病研究所阜外心血管病医院超声科 北京市100037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心血管病研究所阜外心血管病医院麻醉科 北京市100037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心血管病研究所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放射科 北京市100037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心血管病研究所阜外心血管病医院介入中心 北京市100037
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发展趋势,老年瓣膜退行性变发率正不断增加,其中主动脉瓣狭窄已逐渐成为这一人群最常见的瓣膜性心脏。对严重主动脉瓣狭窄患者,外主动脉瓣置换术是唯一可以延长生命的治疗,但老年患者常因高龄、体质弱、变重,
来源: 评论
细胞因子微球加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猪心肌梗死的疗效
收藏 引用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09年 第3期37卷 233-239页
作者: 刘琼 赵世华 陆敏杰 蒋世良 闫朝武 张岩 孟亮 唐跃 孟宪敏 魏英杰 王琳琳 戴鸿君 徐坚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放射科 100037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动物实验中心 100037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中心实验室 100037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卫生部再生医学重点实验室 100037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病理与生理研究中心 100037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高分子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目的通过观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缓释明胶微球与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联合移植于猪心肌梗死模型梗死周边区3周后MSC的生存情况,结合磁共振成像(MRI),阐明改善局部微环境对自体MSC移植于缺血心肌后转归的影响,并直观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肺动静脉畸形栓塞术的并发症及其防治
收藏 引用
当代医学 2009年 第11期15卷 234-235页
作者: 蒋世良 徐仲英 黄连军 赵世华 郑宏 凌坚 张戈军 金敬琳 戴汝平 刘玉清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心血管病研究所阜外心血管病医院介入导管室放射科 北京100037
目的探讨经导管介入治疗肺动静脉畸形的并发症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对41例(59例次)经导管介入治疗肺动静脉畸形术中及术后14例并发症的患者作回顾性分析,将其分为术中和术后并发症组。结果全组技术成功率94.9%(56例次/59例次),并发症总...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导管封堵动脉导管未闭外介入治疗术后残余分流
收藏 引用
中国介入心脏学杂志 2008年 第6期16卷 302-305页
作者: 蒋世良 徐仲英 赵世华 黄连军 郑宏 凌坚 张戈军 金敬琳 戴汝平 刘玉清 王云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心血管病研究所阜外心血管病医院介入导管室放射科 北京市100037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心血管病研究所阜外心血管病医院介入导管室麻醉科 北京市100037
目的评价经导管封堵动脉导管未闭(PDA)外结扎及介入治疗术后残余分流的效果。方法1995年6月至2008年9月,42例外结扎、1例外结扎术后又行弹簧栓子法、3例Rashkind法及1例Sidires法介入治疗术后残余分流的PDA患者施行了经导管封堵术...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介入疗法成功取出脱落的34mm房间隔缺损封堵器一例
收藏 引用
中国介入心脏学杂志 2008年 第6期16卷 342-343页
作者: 金敬琳 黄连军 徐仲英 赵世华 蒋世良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心血管病研究所阜外心血管病医院介入导管室放射科 北京市100037
患者男,35岁。4个多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心悸、气短、腹胀不适,与活动无明显关系,于外院就诊,诊断“心衰”,予药物治疗,无明显效果,2月前来我院就诊。查体发现心脏杂音。心脏超声示:先天性心脏房间隔缺损。患者于13年前曾因缩窄性心包...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动脉导管未闭介入治疗
收藏 引用
中国介入心脏学杂志 2009年 第6期17卷 352-355页
作者: 蒋世良 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心血管病研究所阜外心血管病医院介入导管室放射科北京市100037
动脉导管未闭(PDA)是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之一,约占先心的20%左右。其发率女多于男,二者之比约为3∶1。自从1938年Gross和Hubbard[1]成功完成了第1例PDA开胸结扎术以来,外手术一直是临床治疗PDA的常规方法。但外治疗创伤大、...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