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不同指南对PICC封管液选择的(生理盐水或肝素钠)意见不一,需进一步验证其临床效果。本研究旨在比较单纯生理盐水与单纯0.16%肝素钠封管液在肿瘤患者住院化学治疗(以下简称“化疗”)期间经外周静脉穿刺后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封管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在北京协和医院肿瘤内科PICC置管化疗的180例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并根据纳入时间顺序分为生理盐水组(先纳入的90例患者)和肝素钠组(后纳入的90例患者)。2组患者住院期间分别采用生理盐水和0.16%肝素钠进行PICC封管,出院当天均采用0.16%肝素钠封管。比较2组患者年龄、性别、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凝血功能、置管时间等资料;根据堵管次数、封管费用等指标对两种封管方式进行评价。结果:2组年龄、性别、凝血功能、BMI等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肝素钠组住院封管液配制时间、住院时间、住院封管费用均高于生理盐水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结论:选择肿瘤患者在院化疗期间PICC封管液时,生理盐水与0.16%肝素钠的封管效果无明显差异,但若考虑患者需要连续化疗的情况,以及综合经济因素与护士工作效率的影响,使用生理盐水封管较使用0.16%肝素钠封管更为经济、方便。
目的比较不同海拔地区早孕期妊娠女性子宫动脉血流频谱特征。方法前瞻性纳入2019年6月至2020年1月在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及北京协和医院两个不同海拔地区进行常规产前检查的孕妇共144名,于孕11^(+0)~13(+6)周行子宫动脉多普勒频谱测量。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左、右侧子宫动脉频谱测量数据差异;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不同海拔地区孕妇及高海拔地区不同民族孕妇的子宫动脉频谱测量参数的差异。结果同一孕妇左、右侧子宫动脉多普勒参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43名高海拔地区孕妇与101名低海拔地区孕妇的双侧子宫动脉平均搏动指数(PI)分别为1.892±0.495和1.824±0.40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海拔地区28名藏族孕妇与15名汉族孕妇相比,双侧子宫动脉平均PI较高(2.016±0.521 vs 1.661±0.35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366,P=0.023)。结论不同海拔地区孕妇子宫动脉血流频谱特征无明显差异,但高海拔地区藏族孕妇双侧子宫动脉平均PI较高。子宫动脉血流频谱特征的影响因素,还需进一步研究以明确。
超药品说明书用药在某些情况下是诊疗的合理需求,但其面临潜在的用药安全和法律风险。对于如何指导中国的超药品说明书用药管理,至今尚无相关指南,故北京协和医院牵头,与兰州大学循证医学中心共同组织临床、药学、循证医学、法律和医院管理等多学科领域专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医师法》关于超药品说明书用药的规定以及《世界卫生组织指南制定手册》相关指南制订方法,制定了《中国超药品说明书用药管理指南(2021)》。这是我国第一部关于超药品说明书用药的管理指南,共确定9个问题,并形成了23条推荐意见。指南的英文版本Management guideline for the off-label use of medicine in China(2021)已于2022年9月发表,本文对该指南要点进行全面解读,以期提高临床对该问题的认识,为建立标准化的超药品说明书用药管理程序提供参考和帮助。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