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634 篇 期刊文献
  • 112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746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672 篇 医学
    • 599 篇 临床医学
    • 44 篇 医学技术(可授医学...
    • 34 篇 中西医结合
    • 30 篇 基础医学(可授医学...
    • 20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19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 14 篇 中药学(可授医学、...
    • 2 篇 护理学(可授医学、...
  • 55 篇 工学
    • 36 篇 生物医学工程(可授...
    • 7 篇 生物工程
    • 5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5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2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2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1 篇 机械工程
    • 1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17 篇 理学
    • 9 篇 生物学
    • 4 篇 数学
    • 3 篇 统计学(可授理学、...
    • 2 篇 生态学
    • 1 篇 物理学
    • 1 篇 化学
  • 9 篇 经济学
    • 9 篇 应用经济学
  • 6 篇 农学
    • 2 篇 作物学
    • 2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5 篇 管理学
    • 3 篇 公共管理
  • 4 篇 教育学
    • 4 篇 教育学
  • 2 篇 哲学
    • 2 篇 哲学
  • 1 篇 文学
    • 1 篇 新闻传播学
  • 1 篇 历史学
    • 1 篇 世界史

主题

  • 35 篇 患者
  • 28 篇 心房颤动
  • 25 篇 体外循环
  • 25 篇 心肌梗死
  • 24 篇 心肺运动试验
  • 23 篇 方法
  • 20 篇 危险因素
  • 20 篇 应用
  • 20 篇 先天性心脏病
  • 19 篇 心力衰竭
  • 19 篇 高血压
  • 19 篇 肺动脉高压
  • 18 篇 冠心病
  • 18 篇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
  • 15 篇 心律失常
  • 15 篇 心血管疾病
  • 14 篇 整合生理学
  • 14 篇 心脏再同步治疗
  • 13 篇 导管消融
  • 12 篇 中国

机构

  • 160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
  • 157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
  • 76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
  • 59 篇 北京市 中国医学科...
  • 50 篇 北京市 中国医学科...
  • 36 篇 北京协和医学院
  • 27 篇 北京协和医学院中...
  • 24 篇 北京市 中国医学科...
  • 17 篇 云南省阜外心血管...
  • 15 篇 北京市,中国医学科...
  • 15 篇 心血管疾病国家重...
  • 15 篇 北京市,中国医学科...
  • 14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
  • 11 篇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
  • 11 篇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
  • 11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
  • 10 篇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
  • 10 篇 同济大学附属上海...
  • 9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
  • 8 篇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

作者

  • 76 篇 张澍
  • 68 篇 孙兴国
  • 49 篇 李卫
  • 46 篇 胡盛寿
  • 45 篇 王杨
  • 38 篇 唐跃
  • 30 篇 谭晓越
  • 29 篇 华伟
  • 28 篇 柳志红
  • 27 篇 郑哲
  • 27 篇 李守军
  • 27 篇 王浩
  • 26 篇 崔永春
  • 25 篇 陈柯萍
  • 25 篇 常谦
  • 23 篇 熊长明
  • 21 篇 张海涛
  • 21 篇 杨跃进
  • 20 篇 龙村
  • 20 篇 袁卫民

语言

  • 746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
746 条 记 录,以下是491-500 订阅
排序:
小G蛋白在心力衰竭发机制中的作用
收藏 引用
中国分子心脏学杂志 2013年 第5期13卷 707-710页
作者: 刘伟华 柳志红 北京协和医学院 中国医学科学院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 阜外心血管病医院 心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市100037
近年来,小G蛋白在各种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得到重视。越来越多证据表明,以Ras及Rho为主的小G蛋白家族成员介导多种信号通路,广泛参与心力衰竭的危险因素、促进心肌细胞凋亡、参与左心重构及氧化应激反应等理生理过程,在心力衰竭发生...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先天性体肺分流心脏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的手术适应证评估进展
收藏 引用
心血管病学进展 2013年 第1期34卷 59-62页
作者: 陈果 熊长明 何建国 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37
先天性体肺分流性心脏可导致肺循环持续的血流量增加、肺血管收缩和肺血管重构,引起肺动脉压力升高,影响手术治疗的效果。在肺血管病变尚可逆时,手术后患者肺动脉压力下降,预后良好;当肺血管病变严重,手术后肺动脉压力持续升高,预后...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冠心合并壁瘤的外科治疗
收藏 引用
中国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2013年 第4期20卷 410-413页
作者: 张岩 孙寒松 胡盛寿 潘世伟 唐跃 王巍 许建屏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成人外科心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37
目的总结成人冠心合并壁瘤患者的外科临床特点及治疗结果,分析其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2年11月心血管病医院86例冠心合并壁瘤患者行外科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其中男70例,女16例;年龄(57.7±10.6)岁;体...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全胸腔镜下房颤射频消融术的麻醉和围术期管理
收藏 引用
中国分子心脏学杂志 2013年 第4期13卷 581-583页
作者: 杜英杰 王古岩 杨丽静 杨静 王越夫 袁昕 王现强 郑哲 北京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心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阜外心血管病医院麻醉科 100037 北京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心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外科 100037
目的回顾性分析、总结全胸腔镜下射频消融术治疗非瓣膜性房颤的麻醉和围术期管理重点。方法我院2010年9月至2011年12月,20例患者在全胸腔镜下采用左房后壁隔离法行射频消融术治疗非瓣膜性房颤。手术在双腔气管插管全凭静脉麻醉下进行。...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深低温停循环主动脉外科术后严重低磷血症的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2013年 第2期11卷 89-91,78页
作者: 焦若男 杜雨 吴慧 刘红 曹芳芳 张海涛 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37
目的研究主动脉外科术后严重低磷血症发生率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2年8月深低温停循环主动脉手术历资料178例,收集患者术前、术中、术后变量,包括术后两天血磷浓度、机械通气时间、ICU时间等。根据手术...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远隔缺血处理内源性心肌保护介质的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13年 第5期34卷 444-447页
作者: 周程辉 李立环 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心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阜外心血管病医院麻醉科 100037
背景作为远隔缺血处理(remoteischemicconditioning,RIPC)心肌保护最重要的效应因子,内源性介质已引起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目的综述RIPC心肌保护作用介质的相关研究。内容动物实验研究证实RIPC后收集动物的血液或冠脉流出液亦可...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胆固醇酯转移蛋白抑制剂Anacetrapib的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心血管病学进展 2013年 第6期34卷 760-766页
作者: 杜雪 张丽华 乌汉毕力格 张海波 李静 蒋立新 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牛津国际医学研究中心 北京100037
低水平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重要独立危险因素。胆固醇酯转移蛋白抑制剂可以显著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水平,被认为是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新靶点。目前主要的胆固醇酯转移蛋白抑制剂包括:torcetrapib、dalcetra...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瑞舒伐他汀隔日与每日治疗对血脂异常患者血脂及炎症标志物的影响
收藏 引用
中国分子心脏学杂志 2013年 第3期13卷 539-542页
作者: 孙静 徐瑞霞 刘俊 贾燕珺 郭远林 吴娜琼 李建军 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 阜外心血管病医院 心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 血脂异常与心血管疾病诊治中心 北京市100037
目的研究瑞舒伐他汀隔日给药10mg与每日给药10mg对血脂异常患者的血脂和炎症标志物的治疗差异。方法将37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接受瑞舒伐他汀隔日给药10mg(N=19)和每日给药10mg(N=18)治疗6周后,比较用药前后血清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MicroRNAs参与血管内皮细胞衰老机制的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3年 第4期5卷 52-54页
作者: 米雪楠 惠汝太 张伟丽 北京协和医学院 中国医学科学院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 阜外心血管病医院 心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 心血管病基因研究实验室 中德分子医学研究室 北京100037
血管内皮功能障碍是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和心血管事件发生的理基础,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内皮细胞衰老参与血管功能紊乱的理过程,因此血管内皮细胞衰老的调节机制成为国内外研究热点。微小RNA(MicroRNAs,miRNAs)是一类小的非编码RNA,能...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用好冠状动脉CT成像这把"双刃剑"
用好冠状动脉CT成像这把"双刃剑"
收藏 引用
第二届中国心脏重症大会
作者: 赵世华 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院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 阜外心血管病医院 心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
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正在成为无创诊断冠心的重要方法。在临床实践中,应当充分发挥CCTA的优势,尽可能避免其不足,从而保证CCTA在我国规范化开展和健康发展。应做到:正确认识CCTA的无创优势及其良好的卫生经济学效应,辩证分...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