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0 篇 期刊文献

馆藏范围

  • 10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0 篇 医学
    • 6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 2 篇 临床医学
    • 1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1 篇 中西医结合
  • 1 篇 管理学
    • 1 篇 公共管理

主题

  • 6 篇 罕见病
  • 3 篇 孤儿药
  • 1 篇 审评审批
  • 1 篇 药品支付
  • 1 篇 可及性
  • 1 篇 ⅰ型干扰素病
  • 1 篇 药效学
  • 1 篇 帕米膦酸盐
  • 1 篇 钙化防御
  • 1 篇 质控指标
  • 1 篇 药动学
  • 1 篇 医疗服务
  • 1 篇 中国
  • 1 篇 体内药学特性
  • 1 篇 第二批罕见病目录
  • 1 篇 诊疗
  • 1 篇 医疗质量
  • 1 篇 共识
  • 1 篇 用药保障
  • 1 篇 急诊医学

机构

  • 8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
  • 1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
  • 1 篇 中国罕见病联盟北...
  • 1 篇 清华大学
  • 1 篇 山东大学
  • 1 篇 国家卫生健康委卫...
  • 1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
  • 1 篇 北京协和医院
  • 1 篇 国家急诊医学专业...

作者

  • 5 篇 张波
  • 5 篇 zhang shuyang
  • 5 篇 zhang bo
  • 5 篇 张抒扬
  • 3 篇 liu xin
  • 3 篇 刘鑫
  • 3 篇 王少红
  • 3 篇 wang shaohong
  • 2 篇 liu qingyang
  • 2 篇 zuo wei
  • 2 篇 左玮
  • 2 篇 刘清扬
  • 1 篇 郑佳音
  • 1 篇 刘继海
  • 1 篇 liu jihai
  • 1 篇 liu yang
  • 1 篇 王能祎
  • 1 篇 sun wenjuan
  • 1 篇 唐彦
  • 1 篇 孙雯娟

语言

  • 10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国家罕见病医疗质量控制中心"
10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2021年-2022年全国急诊医学专业医疗服务与质量安全报告分析
收藏 引用
中国卫生质量管理 2025年 第1期32卷 27-31页
作者: 王能祎 刘洋 刘继海 朱华栋 国家急诊医学专业医疗质量控制中心 北京100730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 北京协和医院急诊科疑难重症及罕见病全国重点实验室北京100730
目的了解全国急诊医学专业医疗服务质量现状,为急诊医疗服务质量持续改进提供参考。方法从国家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信息网(National Clinical Improvement System,NCIS)收集并分析2021年和2022年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含新疆生产...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双膦酸盐类药物用于钙化防御治疗的文献分析
收藏 引用
罕见病研究 2024年 第2期3卷 214-220页
作者: 梁春苏 王少红 张逸舟 刘鑫 牛子冉 史亦丽 张波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药剂科 北京100730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疑难重症及罕见病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罕见病医疗质量控制中心 北京100730
目的分析双膦酸盐类药物用于钙化防御患者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检索PubMed、Embase、中国知网及万方数据库,收集报道双膦酸盐用于钙化防御的例报告,提取患者相关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纳入文献共18篇例报告,患者20例,结果显...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2023年度中国、美国、欧盟、日本批准上市罕见病用药概览与分析
收藏 引用
罕见病研究 2024年 第2期3卷 202-213页
作者: 王少红 刘鑫 刘清扬 唐彦 张波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药剂科 北京100730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疑难重症及罕见病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罕见病医疗质量控制中心 北京100730
目的汇总并分析2023年中国、美国、欧盟及日本的罕见病用药上市概况,为中国医药企业、医药管理和新药研发部门提供实证参考。方法通过中国、美国、欧盟、日本的药品监督管理官方机构发布的2023年药品上市数据,梳理罕见病用药上市概况,...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Ⅰ型干扰素诊疗中国专家共识
收藏 引用
罕见病研究 2024年 第4期3卷 471-478页
作者: 中国儿童风湿免疫联盟 中国药师协会罕见病用药工作委员会 宋红梅 马明圣 王伟 不详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儿科 疑难重症及罕见病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罕见病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北京100730 北京协和医院
Ⅰ型干扰素是一类可累及全身多个脏器的自身炎症性疾,具有较高致残率和致死率,严重影响患儿的生活质量,给家庭和社会带来负担。其临床表型谱宽泛,早期识别较为困难,诊断及治疗的延误会导致情的加重且难以逆转,影响预后。中国儿童...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第二批罕见病目录》的罕见病药物目录和药物可及性研究
收藏 引用
罕见病研究 2024年 第2期3卷 195-201页
作者: 刘清扬 刘鑫 左玮 王少红 张波 张抒扬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药剂科 北京100730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心内科 北京100730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疑难重症及罕见病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罕见病医疗质量控制中心 北京100730
目的本研究将梳理《第二批罕见病目录》的罕见病药物,为罕见病药物治疗的管理提供参考。方法基于中国《第二批罕见病目录》,以中国药品说明书、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欧洲药品管理局(EMA)批准用于治疗上述疾的药物为标准,梳...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罕见病用药保障现状与挑战
收藏 引用
罕见病研究 2024年 第2期3卷 155-163页
作者: 左玮 张波 张抒扬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药剂科 北京100730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心内科 北京100730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疑难重症及罕见病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罕见病医疗质量控制中心 北京100730
近年来,国家和政府的高度重视有效推动了中国罕见病诊疗和保障工作。但全球范围内,仅5%的罕见病存在有效治疗方法。罕见病药物可及性差仍是中国罕见病领域存在的主要困境之一,是导致患者“治疗难”和“用药难”主要原因。罕见病药物保...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北京协和医院罕见病医学科建科初探
收藏 引用
罕见病研究 2024年 第2期3卷 164-167页
作者: 沈敏 张抒扬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罕见病医学科 北京100730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心内科 北京100730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疑难重症及罕见病全国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730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国家罕见病医疗质量控制中心 北京100730
北京协和医院成立罕见病医学科是罕见病学科发展的重要事件。罕见病医学科的建立将进一步发挥北京协和医院罕见病领域的突出影响力和“诊-疗-研”领先优势,助力医院质量发展,更好地造福罕见病患者和助力罕见病专科人才培养,推进中...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第四章 药品体内药学特性评价指南
收藏 引用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24年 第S1期22卷 27-31,69页
作者: 孙雯娟 张波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药剂科 北京100730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疑难重症及罕见病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罕见病医疗质量控制中心 北京100730
本章介绍了药品体内药学特性的评价要点,包括药动学和药效学2个方面,药动学主要是阐明药物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环节中的变化过程及规律;药效学主要是阐述药物在生物体内药物作用部位的浓度与药理作用或不良反应的关系。临床上...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罕见病药物研发趋势
收藏 引用
罕见病研究 2024年 第2期3卷 221-223页
作者: 陈锐 张抒扬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临床药理研究中心 北京100730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心内科 北京100730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疑难重症及罕见病全国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730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国家罕见病医疗质量控制中心 北京100730
2024年3月Nature子刊、影响因子为120.1分的国际权威杂志Nature Reviews Drug Discovery发表了北京协和医院张抒扬教授团队和清华大学陈晓媛教授团队合作的对罕见病药物在全球和中国研发趋势分析的研究结果[1]。该研究团队针对药物研发...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罕见病种遴选与优先主题确定方法的思考
收藏 引用
罕见病研究 2024年 第2期3卷 269-274页
作者: 李柯欣 陈敬丹 张丁丁 郭武栋 郑佳音 李林康 赵琨 张抒扬 中国罕见病联盟北京罕见病诊疗与保障学会 北京100022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临床医学研究所 北京100730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心内科疑难重症及罕见病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罕见病医疗质量控制中心 北京100730 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卫生管理与政策研究中心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卫生经济与政策研究重点实验室(山东大学)山东大学健康偏好研究中心济南250012 国家卫生健康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 北京100032 清华大学万科公共卫生与健康学院 北京100080
本文通过对罕见病种遴选和优先主题确定全流程的梳理和总结,对罕见病种的申报和初步审查、种主题信息的标准化、种主题优先级遴选的证据梳理及罕见病主题确定和种遴选的评价方法等多个环节内容进行了深入分析。以期为后续开...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