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814 篇 期刊文献
  • 87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901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602 篇 医学
    • 339 篇 临床医学
    • 178 篇 基础医学(可授医学...
    • 67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 35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31 篇 中西医结合
    • 23 篇 医学技术(可授医学...
    • 7 篇 中医学
    • 5 篇 中药学(可授医学、...
    • 3 篇 口腔医学
  • 335 篇 理学
    • 334 篇 生物学
    • 1 篇 数学
    • 1 篇 化学
    • 1 篇 生态学
    • 1 篇 统计学(可授理学、...
  • 197 篇 工学
    • 101 篇 生物工程
    • 89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15 篇 生物医学工程(可授...
    • 1 篇 土木工程
    • 1 篇 交通运输工程
    • 1 篇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
    • 1 篇 农业工程
  • 155 篇 农学
    • 141 篇 作物学
    • 5 篇 畜牧学
    • 4 篇 兽医学
  • 8 篇 管理学
    • 7 篇 公共管理
  • 3 篇 法学
    • 2 篇 社会学
    • 1 篇 公安学
  • 1 篇 经济学
    • 1 篇 应用经济学
  • 1 篇 教育学
    • 1 篇 心理学(可授教育学...
  • 1 篇 历史学
    • 1 篇 中国史

主题

  • 33 篇 细胞凋亡
  • 30 篇 基因表达
  • 19 篇 基因
  • 19 篇 cdna
  • 19 篇 基因治疗
  • 19 篇 动脉粥样硬化
  • 18 篇 克隆
  • 15 篇 精子发生
  • 14 篇 基因多态性
  • 14 篇 基因克隆
  • 14 篇 dna
  • 14 篇 肿瘤
  • 12 篇 聚合酶链反应
  • 12 篇 产前诊断
  • 12 篇 阿尔茨海默病
  • 12 篇 大鼠
  • 12 篇 研究进展
  • 12 篇 分子生物学
  • 11 篇 高血压
  • 11 篇 转基因小鼠

机构

  • 332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
  • 246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基...
  • 158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基...
  • 104 篇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 42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
  • 29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
  • 19 篇 北京协和医院
  • 18 篇 医学分子生物学国...
  • 11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基...
  • 9 篇 中国预防医学科学...
  • 8 篇 北京医科大学第一...
  • 8 篇 河北医科大学
  • 8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基...
  • 7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基...
  • 7 篇 清华大学
  • 7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基...
  • 7 篇 国家人类基因组北...
  • 6 篇 中国医科大学
  • 6 篇 湖北医学院
  • 5 篇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

作者

  • 49 篇 方福德
  • 47 篇 袁建刚
  • 46 篇 强伯勤
  • 45 篇 黄秉仁
  • 42 篇 郑德先
  • 42 篇 陈保生
  • 39 篇 刘彦信
  • 37 篇 刘德培
  • 33 篇 沈岩
  • 33 篇 沈珝琲
  • 31 篇 吴宁华
  • 31 篇 梁植权
  • 31 篇 许彩民
  • 31 篇 李辉
  • 26 篇 薛社普
  • 25 篇 曾武威
  • 23 篇 何维
  • 23 篇 张俊武
  • 22 篇 左瑾
  • 22 篇 潘华珍

语言

  • 899 篇 中文
  • 2 篇 英文
检索条件"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细胞生物室"
901 条 记 录,以下是41-50 订阅
排序:
电损毁延髓最后区对犬消化间期移行性复合运动的作用
收藏 引用
中华医学杂志 2000年 第10期80卷 764-768页
作者: 王礼建 周吕 田瑞 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理研究室 北京100005
目的 探讨延髓最后区对胃肠消化间期移行性复合运动 (MMC)的影响。方法 应用 8只犬进行慢性实验 ,在胃窦和十二指肠浆膜埋植应力传感器记录胃窦和十二指肠消化间期复合运动。在一侧股静脉内置慢性静脉插管供注射外源性胃动素。用放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细胞分化去核因子在诱导小鼠红白血病细胞分化以及恶性逆转中的作用
收藏 引用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01年 第1期23卷 32-35,F003页
作者: 赵青 葛晔华 周建平 马静 陈克铨 薛社普 韩代书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基础医学研究所细胞生物室 北京100005
研究小鼠红细胞分化去核分化因子 (MEDDF)在红细胞终末分化中的功能。方法构建在真核细胞中表达的重组质粒 pcDNA- MEDDF,用其转染小鼠红白血病细胞系 (MEL)。通过分析细胞的生长曲线、分裂指数及在半固体培养基中的集落形成率比较细...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转基因小鼠人载脂蛋白AI基因表达对血浆高密度脂蛋白的影响
收藏 引用
中华医学杂志 1998年 第7期78卷 531-533页
作者: 李汇华 谷素敏 佘铭鹏 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病理学研究室
目的研究载脂蛋白AI(apoAI)基因表达调控对血浆高密度脂蛋白(HDL)代谢的影响。方法采用已建立的含小鼠金属硫蛋白I(MT-I)启动子的人apoAI转基因C57BL/6小鼠系,通过Southern及Norther...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细胞分化去核因子:哺乳类红细胞终末分化/肿瘤抑制的调节因子家族及其相关基因的克隆
收藏 引用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00年 第4期22卷 371-375页
作者: 薛社普 刘友华 张世馥 马文丽 王鑫 费仁仁 杜权 章正琰 章静波 陈克铨 周建平 马静 韩代书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基础医学研究所细胞生物室 北京100005
本文报道哺乳类红细胞终末分化去核因子 (EDDF)调控恶性骨髓瘤细胞的分化以及与 EDDF相关的基因克隆的系列研究结果。以不同分化期哺乳类红细胞研究对象 ,观察红细胞自然排核前后的细胞形态变化和与之互为对应的物质代谢的改变 ,分析 ...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胃动素和胃泌素引起大鼠胃窦平滑肌细胞收缩的信号转导通路
收藏 引用
生理学报 2000年 第4期52卷 272-276页
作者: 王玲 周吕 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理研究室北京100005
应用大鼠游离胃窦平滑肌细胞 ,观察胃动素和胃泌素对胃窦平滑肌细胞收缩作用的胞内信号转导通路。结果显示 :(1)胃动素和胃泌素对胃窦平滑肌细胞均有收缩作用 ;(2 )Gαi 3 抗体可抑制胃动素和胃泌素加强胃窦平滑肌细胞的收缩 ,胃动素、...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重组腺相关病毒转导外源基因入EB病毒转化的B淋巴细胞获长期表达
收藏 引用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2001年 第6期21卷 594-599页
作者: 史耕先 刘音 李琳 朱立平 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免疫学教研室北京100005
目的 采用重组腺相关病毒 (AAV)载体pAGX(+) ,把 6A8α 甘露糖苷酶基因的正义或反义DNA片段转导入EB病毒转化的B淋巴细胞 ,以获得正义或反义 6A8DNA长期表达的B淋巴细胞株。方法 构建含正义或反义 6A8DNA片段的重组pAGX(+)质粒。经包...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修饰后中国山东地方株HPV16 E6E7基因的转化活性检测及免疫原性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2002年 第4期22卷 427-432页
作者: 许雪梅 张明策 罗利群 刘晓娟 朱明昭 司静懿 郭秀婵 宋国兴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基础医学研究所生物物理室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肿瘤研究所免疫室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预防医学科学院病毒所
目的 利用突变修饰后消除转化活性并保留抗原性的中国山东地方株人乳头瘤病毒16型 (HPV16 )E6E7基因 ,研制HPV16DNA疫苗。方法 定点突变E6的终止密码 ,并保证E7读码框架不变 ;定点突变E7蛋白的Rb结合区中对其转化活性维持起关键作用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我国人睑裂狭小综合征患者FOXL2基因突变检测
收藏 引用
中华眼科杂志 2006年 第5期42卷 409-414页
作者: 齐艳华 李颖 林辉 贾红艳 苏虹 谷静芝 黄尚志 刘亚萍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眼科 150086 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医学遗传室
目的研究分析我国人睑裂狭小综合征(BPES)两家系及6例散发病例的基因突变。方法选取染色体3q区域5个微卫星位点D3S3696、D3S1549、D3S3586、D3S1764和D3S1744进行家系连锁分析,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DNA测序技术对提示连锁的染色体区...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非编码的mRNA
收藏 引用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1998年 第5期25卷 387-389页
作者: 罗文琴 袁建刚 强伯勤 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医学分子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非编码的mRNA是近年发现的一类不含典型ORF的mRNA.目前已发现或克隆的这类基因主要有:H19基因,XIST基因,XLSIRT基因,His1基因,bic基因,rox1和rox2基因等.它们与胚胎发育,肿瘤发生及...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靶向整合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Acta Biochimica et Biophysica Sinica 1999年 第1期31卷 3-6页
作者: 李竹红 刘德培 梁植权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医学分子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
基因治疗的目的是将遗传物质导入细胞并使之得到适宜水平的表达,以纠正机体的遗传缺陷,恢复细胞的正常功能或杀死癌细胞及致病微生物。目前广泛应用的病毒及非病毒载体不能很好地满足临床要求,是基因治疗亟需解决的关键技术。同源重...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