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036 篇 期刊文献
  • 162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1,198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735 篇 医学
    • 432 篇 临床医学
    • 235 篇 基础医学(可授医学...
    • 54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 23 篇 医学技术(可授医学...
    • 21 篇 中西医结合
    • 20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4 篇 口腔医学
    • 3 篇 护理学(可授医学、...
  • 470 篇 理学
    • 465 篇 生物学
    • 2 篇 化学
    • 2 篇 系统科学
    • 2 篇 生态学
    • 1 篇 数学
    • 1 篇 统计学(可授理学、...
  • 261 篇 工学
    • 133 篇 生物工程
    • 117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23 篇 生物医学工程(可授...
    • 2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1 篇 土木工程
    • 1 篇 交通运输工程
    • 1 篇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
    • 1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207 篇 农学
    • 195 篇 作物学
    • 4 篇 兽医学
    • 2 篇 畜牧学
  • 2 篇 法学
    • 2 篇 社会学
  • 2 篇 教育学
    • 1 篇 教育学
    • 1 篇 体育学
  • 1 篇 经济学
    • 1 篇 应用经济学
  • 1 篇 历史学
    • 1 篇 中国史

主题

  • 37 篇 基因表达
  • 36 篇 细胞凋亡
  • 20 篇 克隆
  • 19 篇 基因
  • 19 篇 基因治疗
  • 18 篇 基因多态性
  • 18 篇 细胞增殖
  • 18 篇 原核表达
  • 18 篇 肿瘤
  • 17 篇 精子发生
  • 16 篇 cdna
  • 15 篇 多态性
  • 15 篇 sirt1
  • 15 篇 红系分化
  • 15 篇 分子生物学
  • 14 篇 凋亡
  • 14 篇 基因克隆
  • 14 篇 增殖
  • 13 篇 基因突变
  • 13 篇 dna

机构

  • 246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
  • 212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基...
  • 167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基...
  • 101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基...
  • 95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
  • 64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基...
  • 63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
  • 44 篇 北京协和医学院
  • 41 篇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 35 篇 医学分子生物学国...
  • 20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
  • 19 篇 北京协和医院
  • 14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
  • 13 篇 清华大学
  • 11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
  • 10 篇 山西医科大学
  • 9 篇 中国医科大学
  • 9 篇 北京大学
  • 9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基...
  • 8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

作者

  • 88 篇 刘德培
  • 86 篇 彭小忠
  • 81 篇 黄秉仁
  • 74 篇 沈岩
  • 67 篇 郑德先
  • 63 篇 袁建刚
  • 62 篇 方福德
  • 61 篇 刘彦信
  • 60 篇 强伯勤
  • 59 篇 陈保生
  • 51 篇 沈珝琲
  • 50 篇 陈虹
  • 49 篇 阴彬
  • 46 篇 王琳芳
  • 46 篇 缪时英
  • 45 篇 邱长春
  • 45 篇 许彩民
  • 43 篇 许琪
  • 38 篇 张学
  • 36 篇 吴宁华

语言

  • 1,196 篇 中文
  • 2 篇 英文
检索条件"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基础医学院医学分子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1198 条 记 录,以下是341-350 订阅
排序:
RYBP基因启动子区的甲基化水平分析
RYBP基因启动子区的甲基化水平分析
收藏 引用
第八届全国医生物分子生物学、第五届全国临床应用生物分子生物学、2013华东六省一市生物分子生物学联合术研讨会
作者: 赵乔佳杰 杨霞 陈等 陈虹 黄秉仁 医学分子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基础医学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中国
来源: 评论
人急性髓系白血病小鼠模型的建立
人急性髓系白血病小鼠模型的建立
收藏 引用
第四届泛环渤海生物分子生物学术交流会
作者: 林海双 宋利 张俊武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医学分子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目的:为了在小鼠体内研究人白血病的发生发展机制,我们构建了人急性髓系白血病小鼠模型。方法:首先通过对NOD/SCID免疫缺陷小鼠进行亚致死剂量的X射线全身照射(剂量为300cGy),随后进行小鼠尾静脉注射人白血病细胞系HL-60(1×10~7个...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人急性髓系白血病小鼠模型的建立
人急性髓系白血病小鼠模型的建立
收藏 引用
第四届泛环渤海生物分子生物学会2013年术交流会
作者: 林海双 宋利 张俊武 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医学分子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目的:为了在小鼠体内研究人白血病的发生发展机制,我们构建了人急性髓系白血病小鼠模型.方法:首先通过对NOD/SCID免疫缺陷小鼠进行亚致死剂量的X射线全身照射(剂量为300cGy),随后进行小鼠尾静脉注射人白血病细胞系HL-60(1×107个/只...
来源: 评论
雌激素受体作用的分子机制及靶向治疗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医学研究杂志 2013年 第3期42卷 182-185页
作者: 黄卉 许增禄 黄秉仁 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 北京协和医学院基础学院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教研室 100005 北京协和医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研究室 100005 北京协和医学院医学分子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100005
雌激素通过雌激素受体一仅(estrogenreceptora,ERa)和雌激素受体-β(estrogenreceptorB,ERβ)起作用。此后又发现了一种新的G蛋白偶联的雌激素受体(Gprotein—coupledreceptor30/Gprotein—cou—piedestrogenreceptor-1,GPR30...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尿液可能是比血液更好的生物标志物来源
尿液可能是比血液更好的生物标志物来源
收藏 引用
第八届全国医生物分子生物学第五届全国临床应用生物分子生物学2013华东六省一市生物分子生物学联合术研讨会
作者: 高友鹤 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生理与病理生理学系 医学分子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虽然质谱仪的灵敏度和鉴定速度提高很快,生物标志物的研究没有像很多人预想的那样很快地取得很多成果。最近几十年来我们关注的标志物来源基本就是血液。百分之九十几的生物标志物文章都含有血,血浆或者血清。毕竟血液和有的器官都联...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尿液可能是比血液更好的生物标志物来源
尿液可能是比血液更好的生物标志物来源
收藏 引用
第八届全国医生物分子生物学、第五届全国临床应用生物分子生物学、2013华东六省一市生物分子生物学联合术研讨会
作者: 高友鹤 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生理与病理生理学系 医学分子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虽然质谱仪的灵敏度和鉴定速度提高很快,生物标志物的研究没有像很多人预想的那样很快地取得很多成果。最近几十年来我们关注的标志物来源基本就是血液。百分之九十几的生物标志物文章都含有血,血浆或者血清。毕竟血液和有的器官都...
来源: 评论
人载脂蛋白AV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与纯化研究
收藏 引用
心肺血管病杂志 2013年 第4期32卷 499-502页
作者: 李国平 隋靖喆 毕楠 满永 王抒 陈保生 黎健 卫生部北京医院卫生部-北京老年医学研究所卫生部老年医学重点实验室 100730 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医学分子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目的:构建人载脂蛋白AV(apolipoprotein AV,apoAV)的原核载体并表达纯化该蛋白。方法:从人肝癌细胞系HepG2中提取总RNA,以反转录的cDNA第一链为模板,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得到含有编码apoAV完整成熟肽段的PCR片段。PCR产物和原核...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世居海平面以下地区人群的生理特征
收藏 引用
医学研究杂志 2013年 第5期42卷 41-45页
作者: 杜志荣 穆叶赛.尼加提 张琳 韩伟 李鸿梅 邓志会 吴桐 何宁 姜晶梅 阿木提.司马义 邱长春 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医学分子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05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 乌鲁木齐830049 齐齐哈尔医学院 161006
目的吐鲁番盆地是我国海拔最低(最低处为-154.3米)平均大气压最高的地区。本研究旨在探明生活在海平面下地区人的生理特征和低海拔富氧自然环境对血氧饱和度的影响。方法采用非概率抽样法。样本取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盆地的托克逊...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尿液有可能成为生物标志物的金矿吗?
收藏 引用
中国科学:生命科学 2013年 第8期43卷 708-708页
作者: 高友鹤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生理与病理生理学系 医学分子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05
生物标志物的研究没有像很多人预想的那样很快地取得很多成果.人们主要关注的还是血液中的标志物,毕竟血液和有的器官都联系的那么直接和紧密.有可能寻找标志物的地方不合适吗?有可能有更好的生物标志物金矿吗?
来源: 评论
Ⅲ型磷脂酰肌醇3-激酶复合物与自噬的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生物生物物理进展 2012年 第3期39卷 210-216页
作者: 吴葩 许彩民 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05
Ⅲ型磷脂酰肌醇3-激酶(classⅢPI3K)是以磷脂酰肌醇(PtdIns)为底物催化产生PtdIns3 P的激酶,与多种不同的调节蛋白结合形成Ⅲ型PI3K(PI3KC3)复合物,在自噬及膜泡运输中起重要作用.PI3KC3复合物组成成员PI(3)KC3、p150、Beclin 1、ATG14L...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