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495 篇 期刊文献
  • 62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557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316 篇 医学
    • 192 篇 临床医学
    • 94 篇 基础医学(可授医学...
    • 21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 12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11 篇 医学技术(可授医学...
    • 7 篇 中西医结合
    • 3 篇 口腔医学
    • 1 篇 中医学
  • 266 篇 理学
    • 265 篇 生物学
    • 1 篇 数学
    • 1 篇 化学
    • 1 篇 生态学
    • 1 篇 统计学(可授理学、...
  • 164 篇 工学
    • 82 篇 生物工程
    • 80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12 篇 生物医学工程(可授...
    • 1 篇 土木工程
    • 1 篇 交通运输工程
    • 1 篇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
  • 122 篇 农学
    • 116 篇 作物学
    • 3 篇 兽医学
    • 1 篇 林学
  • 2 篇 法学
    • 2 篇 社会学
  • 1 篇 经济学
    • 1 篇 应用经济学
  • 1 篇 历史学
    • 1 篇 中国史

主题

  • 25 篇 细胞凋亡
  • 23 篇 基因表达
  • 15 篇 克隆
  • 15 篇 cdna
  • 15 篇 基因治疗
  • 11 篇 基因
  • 11 篇 动脉粥样硬化
  • 11 篇 分子生物学
  • 10 篇 基因多态性
  • 10 篇 基因克隆
  • 10 篇 dna
  • 10 篇 肿瘤
  • 9 篇 单核苷酸多态性
  • 9 篇 白血病
  • 9 篇 原核表达
  • 9 篇 相互作用
  • 9 篇 功能
  • 8 篇 基因表达调控
  • 8 篇 阿尔茨海默病
  • 8 篇 表达

机构

  • 255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
  • 101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基...
  • 69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基...
  • 43 篇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 33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
  • 20 篇 医学分子生物学国...
  • 14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
  • 12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
  • 11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基...
  • 8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
  • 8 篇 山西医科大学
  • 8 篇 北京协和医院
  • 7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基...
  • 6 篇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
  • 6 篇 清华大学
  • 6 篇 国家人类基因组北...
  • 5 篇 中国医科大学
  • 5 篇 重庆医科大学
  • 4 篇 新疆医科大学
  • 4 篇 第四军医大学

作者

  • 47 篇 袁建刚
  • 45 篇 黄秉仁
  • 43 篇 强伯勤
  • 42 篇 郑德先
  • 40 篇 方福德
  • 39 篇 刘彦信
  • 39 篇 刘德培
  • 37 篇 陈保生
  • 36 篇 沈岩
  • 34 篇 沈珝琲
  • 32 篇 吴宁华
  • 32 篇 许彩民
  • 30 篇 梁植权
  • 23 篇 邱长春
  • 22 篇 潘华珍
  • 22 篇 张俊武
  • 21 篇 曾武威
  • 20 篇 彭小忠
  • 20 篇 刘士廉
  • 17 篇 薛红

语言

  • 555 篇 中文
  • 2 篇 英文
检索条件"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所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医学分子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557 条 记 录,以下是121-130 订阅
排序:
肌营养不良致病基因及发病机制
收藏 引用
中国医学科学院 2005年 第3期27卷 394-400页
作者: 张勇 朱大海 中国医学科学院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基础医学研究所医学分子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05
肌营养不良(MD)是以进行性骨骼肌萎缩和无力为特征的遗传病,根据临床特征和遗传方式分为很多类型.随着家系连锁分析和定位候选策略在鉴定遗传病致病基因中的应用,现已陆续克隆了各种类型MD的致病基因.MD相关蛋白的功能研究增进了人们对M...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孟德尔遗传糖尿病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中国医学科学院 2005年 第3期27卷 382-387页
作者: 杨燕丽 孟雁 方福德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基础医学研究所医学分子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05
糖尿病是由多种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一组慢性代谢异常综合征。一些特殊类型的糖尿病,如:青年发病的成年型糖尿病、矮妖精貌综合征、脂肪萎缩性糖尿病和Rabson-Mendenhall综合征为单基因致病并符合孟德尔遗传。本文对孟德尔...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人类疾病基因的识别——机遇与挑战
收藏 引用
中国医学科学院 2005年 第3期27卷 263-264页
作者: 沈岩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基础医学研究所医学分子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极大推动了人类疾病,尤其是复杂疾病遗传机制的研究。基因组研究为发现与环境因素作用并最终导致疾病的遗传基础提供了有效的方法。基因组医学研究的突破尚需时日,它需要基础与临床医学研究的合作与共同努力,但...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重组人色素上皮衍生因子显著抑制血管内皮细胞增殖
收藏 引用
中国医学科学院 2005年 第3期27卷 295-299页
作者: 阴彬 邱飞蝉 文中伟 朱圣韬 袁建刚 强伯勤 彭小忠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基础医学研究所医学分子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05
目的通过原核表达,获得具有生物活性的人重组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方法将PEDF基因构建到GST原核表达系统中,经过表达纯化,获得重组蛋白,采用Westernblot和质谱分析确证该重组蛋白,采用MTT法检测获得的重组蛋白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小鼠衰老相关新基因Arzc的克隆
收藏 引用
中国医学科学院 2005年 第2期27卷 194-198页
作者: 陈等 张俊武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基础医学研究所医学分子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05
目的鉴别和克隆与小鼠衰老相关的新基因。方法采用改进的差异显示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D DR T-PCR)技术分析正常老化和年轻BA LB/C小鼠大脑皮层m R NA的差异表达,差异显示的新表达序列标签(EST)经N orthern杂交验证后,作为出发序列,利用...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维甲酸受体为靶点的高通量药物筛选细胞模型的建立
收藏 引用
2005年 第10期40卷 908-911页
作者: 郭峰 刘彦信 郑德先 蒋澄宇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基础医学研究所医学分子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05
目的建立绿色荧光蛋白(GFP)标记的以维甲酸受体为靶点的高通量药物筛选细胞模型,用于筛选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银屑病、痤疮以及肿瘤的新型药物。方法用分子生物学的方法,构建含有8个串连维甲酸受体应答元件(RARE)并连接报...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人甲状旁腺素(1-34)衍生物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纯化及其生物学活性
收藏 引用
中国生物分子生物学 2005年 第2期21卷 227-233页
作者: 狄旭 刘长征 陈松森 张艳丽 邓艳春 孙兰 杨京 医学分子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北京100005
为研究Gly hPTH(1 34)衍生物生物学活性 ,用重叠PCR方法合成编码hPTH(1 34)的DNA片段 ,克隆到融合表达载体pGEX 2T的缩短型谷胱甘肽转移酶基因GST6 9△的 3′末端 ,构建正确读码框架的融合基因 .在两个基因间引入蛋白质羟胺切割位点序...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人载脂蛋白A-Ⅰ半胱氨酸突变体的二级结构和脂质结合能力的比较
收藏 引用
中国生物分子生物学 2005年 第5期21卷 603-609页
作者: 吴刚 曾武威 薛红 陈保生 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医学分子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05
为探讨人载脂蛋白A-Ⅰ(apoA-Ⅰ,apolipoproteinA-Ⅰ)α螺旋不同位点的半胱氨酸突变后,对蛋白二级结构和脂质结合能力的影响,利用定点诱变技术构建apoA-Ⅰ的天然半胱氨酸突变体apoA-ⅠMilano(R173C),及其它α螺旋片段上的半胱氨酸突变体...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华医学杂志 2005年 第6期85卷 428-431页
作者: 张庆军 刘德培 梁植权 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医学分子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05
中国,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已经排在各种疾病之首.有人预测,到2020年全球范围内由于心血管疾病造成的死亡数有可能达到总死亡数的36%,从而在人类历史上心血管疾病将首次成为第1位的致死原因[1].以,心血管疾病是现...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如何命名和书写基因——最新国际人类基因命名和书写规则
收藏 引用
中国医学科学院 2005年 第1期27卷 128-134页
作者: 方福德 向若兰 杨燕丽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基础医学研究所医学分子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05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注意到,国内刊物对基因、蛋白质等生物分子的命名和书写比较混乱,一些专业刊物的编辑也经常询问相关问题。实际上,国际上早就有专门机构负责制定统一的规则和指南。这里着重介绍人类基因的命名和书写的国际通用规则。...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