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3,667 篇 期刊文献
  • 680 篇 会议
  • 2 件 标准

馆藏范围

  • 4,349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3,464 篇 医学
    • 1,583 篇 临床医学
    • 639 篇 中西医结合
    • 607 篇 基础医学(可授医学...
    • 533 篇 中药学(可授医学、...
    • 396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 330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110 篇 医学技术(可授医学...
    • 43 篇 中医学
    • 14 篇 护理学(可授医学、...
  • 579 篇 理学
    • 526 篇 生物学
    • 28 篇 化学
    • 8 篇 物理学
  • 406 篇 工学
    • 180 篇 生物工程
    • 123 篇 生物医学工程(可授...
    • 113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33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13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10 篇 软件工程
    • 7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248 篇 农学
    • 187 篇 作物学
    • 13 篇 植物保护
    • 12 篇 园艺学
    • 12 篇 畜牧学
    • 8 篇 兽医学
  • 134 篇 管理学
    • 106 篇 公共管理
    • 17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76 篇 教育学
    • 72 篇 教育学
  • 12 篇 法学
  • 10 篇 哲学
    • 10 篇 哲学
  • 10 篇 经济学
    • 10 篇 应用经济学
  • 10 篇 历史学
    • 7 篇 中国史
  • 5 篇 文学
  • 3 篇 艺术学

主题

  • 122 篇 化学成分
  • 47 篇 危险因素
  • 46 篇 基因突变
  • 42 篇 凋亡
  • 42 篇 细胞凋亡
  • 39 篇 大鼠
  • 37 篇 肿瘤
  • 36 篇 产前诊断
  • 36 篇 阿尔茨海默病
  • 34 篇 药理活性
  • 32 篇 高血压
  • 31 篇 突变
  • 30 篇 患病率
  • 29 篇 间充质干细胞
  • 29 篇 dna条形码
  • 29 篇 糖尿病
  • 28 篇 基因
  • 28 篇 增殖
  • 27 篇 细胞增殖
  • 27 篇 巨噬细胞

机构

  • 846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基...
  • 340 篇 北京协和医学院
  • 294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
  • 239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
  • 228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
  • 219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基...
  • 165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基...
  • 124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
  • 116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
  • 95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
  • 88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
  • 86 篇 北京协和医院
  • 77 篇 北京大学
  • 73 篇 国家教育部中草药...
  • 64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基...
  • 61 篇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 60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基...
  • 59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
  • 58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
  • 46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

作者

  • 115 篇 肖培根
  • 109 篇 黄尚志
  • 89 篇 许利嘉
  • 89 篇 魏建和
  • 88 篇 张学
  • 88 篇 何维
  • 86 篇 单广良
  • 82 篇 刘玉琴
  • 72 篇 彭小忠
  • 71 篇 徐涛
  • 71 篇 马超
  • 68 篇 韩少梅
  • 62 篇 许海燕
  • 59 篇 朱广瑾
  • 56 篇 万霞
  • 54 篇 杨昭庆
  • 53 篇 赵秀丽
  • 52 篇 何春年
  • 51 篇 曹济民
  • 51 篇 孟岩

语言

  • 4,339 篇 中文
  • 10 篇 英文
检索条件"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基础医学院医学遗传室"
4349 条 记 录,以下是4111-4120 订阅
排序:
神经营养蛋白低亲和力受体p75^(NTR)的结合蛋白
收藏 引用
生命的化学 2003年 第6期23卷 425-427页
作者: 白氡 陈虹 黄秉仁 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医学分子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05
神经营养蛋白通过酪氨酸激酶受体Trk和低亲和力受体p75NTR发挥其多种生理功能。通过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研究技术已确认了十多个与p75NTR相互作用的蛋白质分子 ,它们在结构和功能上都存在显著差异 。
来源: 评论
人载脂蛋白A-Ⅰ(Apo A-Ⅰ)的高级结构模型和主要功能域的确定
收藏 引用
生命的化学 2003年 第4期23卷 281-284页
作者: 祝学卫 陈保生 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医学分子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05
载脂蛋白A-Ⅰ(Apo A-Ⅰ)是高密度脂蛋白(HDL)的主要蛋白质组分,在HDL介导的胆固醇逆向转运中发挥重要作用。Apo A-Ⅰ三级结构仍不清。在新生盘状HDL分子中,Apo A-Ⅰ主要存在两种结构模型:栅栏模型和带状模型。Apo A-Ⅰ可通过其N末端及C...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针对端粒酶的肿瘤治疗研究前景可能不容乐观
收藏 引用
生命的化学 2003年 第1期23卷 62-64页
作者: 王亚栋 杨克恭 陈松森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 医学分子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05
由于端粒酶在肿瘤发生和发展中可能起到的巨大作用及其在各类肿瘤组织中的高阳性率 ,使得近十几年来以端粒酶为靶标的肿瘤治疗研究方案层出不穷。但近来 。
来源: 评论
5-氟尿嘧啶诱导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
收藏 引用
中国医学文摘(肿瘤学) 2003年 第1期17卷 75-76页
作者: 程宏 刘彦信 郑德先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医学分子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05
5-氟尿嘧啶(5-FU)是嘧啶类抗代谢药物,临床作为肿瘤的化疗药物已有30多年的历史,目前是大多数肿瘤治疗的常用药物之一,并为乳腺癌、头颈部肿瘤和大肠癌治疗的首选药。研究表明5-FU的抗肿瘤作用与其参与代谢相关。5-FU与内源性核酸前体...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常温下一次性和间断肝门阻断对肝损伤的对比研究及还原型谷胱甘肽的保护作用
收藏 引用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2003年 第11期9卷 678-680页
作者: 周立 芮静安 周柔丽 彭学敏 王少斌 陈曙光 曲强 赵玉沛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基本外科 北京市100032 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细胞生物学教研室 北京市100083
目的 对比常温下一次性和间断人肝血流阻断法所致肝损伤,并探讨还原型谷胱甘肽的保护作用。方法 SD大鼠32只,按人肝血流阻断方式及是否应用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分为4组,即一次性阻断加和不加GSH(CP和CA)组及间断阻断加和不加GSH(IP和IA)...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拟接受美沙酮社区治疗者药物滥用和艾滋病知识调查
收藏 引用
中国公共卫生 2003年 第1期19卷 118-120页
作者: 董建群 孙乔 张霓 周久顺 张玉润 张孔来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流行病学教研室 北京100005 四川省卫生防疫站 成都市武候区第二人民医院晋阳卫生服务中心 成都市武候区卫生防疫站
目的 对美沙酮社区维持治疗试点地区内的静脉吸毒者进行入组筛查 ,了解其药物滥用情况和艾滋病的相关知识。方法 按照美沙酮维持治疗试验性项目的入组标准 ,对成都武候区辖区内的药物滥用者进行筛查。对达到入组标准的 5 5名静脉海洛...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大鼠膀胱经背段的神经解剖学特征——CB-HRP逆行示踪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2003年 第3期10卷 212-214,218,F003页
作者: 刘扬 石葛明 谭会兵 苏海茜 祝总骧 首都医科大学顺义校区解剖教研室 北京101300 河北医科大学解剖教研室 石家庄050017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解剖学教研室 北京100005 北京经络研究中心 北京100006
目的 通过对大鼠膀胱经躯干段经过的背阔肌及背最长肌的相应脊髓和背根神经节内标记神经元的研究 ,了解经脉线及非经脉线神经支配的区别和经络的神经解剖学特征 ,从而为经络实质的研究提供形态学基础。方法 用霍乱毒素 B亚单位结合辣...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优劣环境交替性生物循环选育作用的理论与技术体系的初步建立和实际应用
优劣环境交替性生物循环选育作用的理论与技术体系的初步建立和实...
收藏 引用
2003年中国博士后生命科学学术研讨会暨院士论坛
作者: 张德礼 李衍达 黄高升 朱关福 方福德 清华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生物信息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4 第四军医大学基础部 中国癌症研究基金会肿瘤学研究所西安 710032 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医学分子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05
在建立国内首家犬、猫、猴、鼠传代细胞种子库与工作库基础上,对研制生产犬五联和猫三联病毒活疫苗所用7种动物肾细胞系(F-81,CRFK,MDCK,Vero,Vero-2,MA-104,BHK-21)在700余只裸鼠进行了致癌(瘤)试验,并完成染色体变异率、克隆形成率、...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优劣环境交替性生物循环选育的理论与技术体系和应用
收藏 引用
科技导报 2003年 第11期21卷 11-17,10页
作者: 张德礼 李衍达 黄高升 朱关福 方福德 清华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自动化系智能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 清华大学生物信息学研究所生物信息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4 第四军医大学基础部病理学教研室 中国癌症研究基金会肿瘤学研究所西安710032 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医学分子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710032
不同环境条件下的交替选育作用[1-6]虽已有成功的应用,但在恶劣环境下筛选后再回归到同类优越环境下培育,并反复循环选育的优良生物品种,特别是选育强毒高免疫原性的超高增殖病毒株,经体内外环境交替培育获得高变异率肿瘤细胞系并实现...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15q11-q12缺失Prader-Willi综合征二例
收藏 引用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03年 第2期11卷 45-45页
作者: 李淑华 曾瑄 柴精华 苗海宝 马绍武 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医学遗传室100005 内蒙古赤峰市计划生育服务中心
病例:例1男,6岁.以肥胖并智低就诊.查体:尖头,杏仁眼,唇角向下,心肺及腹部无异常.双手脚小,体重60kg,身高128cm,IQ 70.出生时哭无声,面紫,因"吸人性肺炎"住院半月.吸吮慢,哭声弱,肌张力低.1岁半会坐,2岁会走.3岁开始食欲亢进...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