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724 篇 期刊文献
  • 85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809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796 篇 医学
    • 748 篇 临床医学
    • 22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 21 篇 基础医学(可授医学...
    • 20 篇 医学技术(可授医学...
    • 19 篇 中西医结合
    • 18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4 篇 中药学(可授医学、...
    • 3 篇 护理学(可授医学、...
    • 2 篇 中医学
  • 27 篇 工学
    • 18 篇 生物医学工程(可授...
    • 9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3 篇 生物工程
    • 1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10 篇 管理学
    • 8 篇 公共管理
    • 1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1 篇 农林经济管理
  • 4 篇 理学
    • 4 篇 生物学
  • 2 篇 经济学
    • 2 篇 应用经济学
  • 1 篇 历史学
  • 1 篇 农学
    • 1 篇 作物学

主题

  • 56 篇 心房颤动
  • 40 篇 心脏再同步治疗
  • 35 篇 心力衰竭
  • 34 篇 病例
  • 34 篇 医学生
  • 33 篇 高血压
  • 30 篇 冠心病
  • 29 篇 急性心肌梗死
  • 26 篇 治疗
  • 26 篇 心肌梗死
  • 24 篇 肺动脉高压
  • 20 篇 导管消融
  • 20 篇 冠状动脉疾病
  • 20 篇 预后
  • 19 篇 糖尿病
  • 19 篇 植入型心律转复除...
  • 18 篇 危险因素
  • 17 篇 心脏性猝死
  • 16 篇 慢性心力衰竭
  • 15 篇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机构

  • 293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
  • 121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心...
  • 81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
  • 64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
  • 47 篇 北京协和医学院中...
  • 34 篇 北京协和医学院中...
  • 31 篇 北京大学
  • 24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
  • 22 篇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 21 篇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
  • 18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
  • 15 篇 北京协和医学院
  • 14 篇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
  • 12 篇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11 篇 北京协和医学院阜...
  • 10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
  • 10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心...
  • 10 篇 广东省人民医院
  • 9 篇 北京安贞医院
  • 8 篇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

作者

  • 123 篇 张澍
  • 109 篇 杨跃进
  • 86 篇 华伟
  • 64 篇 zhang shu
  • 62 篇 吴永健
  • 62 篇 陈柯萍
  • 58 篇 乔树宾
  • 56 篇 陈纪林
  • 53 篇 陈在嘉
  • 52 篇 高润霖
  • 50 篇 陈新
  • 49 篇 yang yue-jin
  • 47 篇 hua wei
  • 39 篇 王方正
  • 39 篇 chen xin
  • 39 篇 柳志红
  • 39 篇 熊长明
  • 36 篇 wu yong-jian
  • 35 篇 李建军
  • 33 篇 陈珏

语言

  • 809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心血管病研究所 阜外心血管病医院 肺血管病诊治中心"
809 条 记 录,以下是671-680 订阅
排序:
静脉隔离与个体化消融术对心房颤动的疗效比较
收藏 引用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08年 第2期12卷 133-135页
作者: 曲秀芬 吴晓羽 梁兆光 谷宏越 于阳 王召军 姚焰 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 150001 中国医学科学院心血管病研究所北京协和医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律失常诊治中心
心房颤动(房颤)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国内外许多临床研究证明应用射频导管消融术(RFCA)电隔离静脉可以有效治疗房颤。但射频消融治疗房颤的方法学还处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已经发现房颤的发生和维持机制多样,对于不同机制的房颤...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胰岛素增敏剂吡格列酮在高脂饲养大鼠中降压作用探讨
胰岛素增敏剂吡格列酮在高脂饲养大鼠中降压作用探讨
收藏 引用
中国心脏大会(CHC)2011暨北京国际心血管病论坛
作者: 王慧 田亚强 潘琳 陈燕燕 巩秋红 安雅莉 沈晓霞 李光伟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血管病研究所内分泌与心血管病诊治中心 山东省聊城市人民医院 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
目的:探讨胰岛素增敏剂吡格列酮在高脂饲养大鼠中降压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50只8周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饲料组(ND组)和高脂饲料组(HFD组),饲养36周,每2周测体重及血压。36周后大鼠行指标检测,每组随机抽取8只大鼠行正常血糖高胰...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短期ω-3脂肪酸乳剂干预对手术后肠外营养患者临床结局影响的Meta分析
收藏 引用
中华临床营养杂志 2011年 第4期19卷 213-221页
作者: 张燕舞 蒋朱明 王杨 朱明炜 王艳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基本外科(肠外肠内营养中心、肠外肠内营养科) 100730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信息服务部 100020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医学统计室 100037 卫生部北京医院普通外科 100730 北京大学护理学院 100191
目的探讨ω-3脂肪酸乳剂对手术后患者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1996年1月至2010年6月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Web of Science以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知网(CNKI)、万方等中文数据库中研究择期手术后...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精彩2012——心律失常领域10大研究回顾
收藏 引用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13年 第1期17卷 5-6页
作者: John D. Day 张澍 UT84107 Murray ( 英瑞) Intermoutain Heart Rhythm Specialists Department of Cardiology Intermoutain Medical Center 中国医学科学院心血管病研究所北京协和医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律失常中心
2012年已经过去,我们进入了2013年12012年是令人兴奋的一年,在心律失常领域出现了许多新发现和进展。现简要探讨一下2012年10大研究,这些研究必将对未来数年的心律失常领域有重要影响。
来源: 评论
心房颤动导管消融:更上一层楼
收藏 引用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10年 第6期14卷 405-406页
作者: 马长生 陈新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 100029 中国医学科学院心血管病研究所北京协和医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律失常中心
十余年来,心房颤动(房颤)导管消融已经从一项探索中的技术发展为广泛应用的房颤治疗方法,其进展日新月异.目前,房颤导管消融的技术更成熟,风险效益比更明确,普及更广泛,已然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成熟时期.
来源: 评论
旋转式左心房造影在心房颤动消融中的应用
收藏 引用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08年 第6期12卷 454-458页
作者: 唐闽 张澍 李劲宏 Charalampos Christselis 黄从新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 430060 中国医学科学院心血管病研究所北京协和医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律失常诊治中心 德国心脏中心电生理室
目的实时了解左心房和静脉的解剖结构在导管消融治疗心房颤动(房颤)中起着重要作用。通过腺苷造成完全性房室阻滞,应用旋转式造影的方法进行左心房和静脉的实时显像,指导房颤的消融。方法对70例房颤患者行经导管消融术,全部患...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左心衰患者测定弥散功能的临床意义的初步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循环杂志 2014年 第S1期 185-185页
作者: 谭晓越 马莉 杨晶晶 孙兴国 北京市 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心血管病研究所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功能检测中心100037
目的:观察左心衰患者的弥散功能和其它常规功能检查结果,探讨弥散功能及其他功能指标在左心衰的临床诊断评估中的作用。
来源: 评论
门脉高压性动脉高压一例
收藏 引用
中国循环杂志 2005年 第5期20卷 343-343页
作者: 吴娜琼 熊长明 胡奉环 何建国 柳志红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阜外心血管病医院肺血管病诊治中心 北京市100037
1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46岁,于3个月前常出现快步行走或上二层楼即感胸闷、气短,休息后可好转.症状渐加重.20多年前发现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平时无纳差、厌油腻等症状.5年前于外院诊断"肝硬化,门脉高压".入院查体:血压120/80 mmHg...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更为强化循环功能指标的心运动试验新9图图解
收藏 引用
中国循环杂志 2014年 第S1期 185-185页
作者: 孙兴国 北京市 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心血管病研究所阜外心血管病医院 功能检测中心100037
目的:从1987年始用3行3列9图展示心运动试验(CPET)数据,虽几经修改和添加,但还有不少重要心血管相关指标没有图示。
来源: 评论
低分子量肝素致血小板减少一例
收藏 引用
中国循环杂志 2005年 第6期20卷 414-414页
作者: 熊长明 何建国 柳志红 程显声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阜外心血管病医院肺血管病诊治中心 北京市100037
1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53岁,因活动后胸闷、气短15年,加重1年于2004年11月17日入院。患者于15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活动后胸闷、气短,症状逐渐加重,外院诊断栓塞。近一年症状明显加重,2004年10月在当地医院使用低分子量肝素(药名...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