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724 篇 期刊文献
  • 85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809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796 篇 医学
    • 748 篇 临床医学
    • 22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 21 篇 基础医学(可授医学...
    • 20 篇 医学技术(可授医学...
    • 19 篇 中西医结合
    • 18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4 篇 中药学(可授医学、...
    • 3 篇 护理学(可授医学、...
    • 2 篇 中医学
  • 27 篇 工学
    • 18 篇 生物医学工程(可授...
    • 9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3 篇 生物工程
    • 1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10 篇 管理学
    • 8 篇 公共管理
    • 1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1 篇 农林经济管理
  • 4 篇 理学
    • 4 篇 生物学
  • 2 篇 经济学
    • 2 篇 应用经济学
  • 1 篇 历史学
  • 1 篇 农学
    • 1 篇 作物学

主题

  • 56 篇 心房颤动
  • 40 篇 心脏再同步治疗
  • 35 篇 心力衰竭
  • 34 篇 病例
  • 34 篇 医学生
  • 33 篇 高血压
  • 30 篇 冠心病
  • 29 篇 急性心肌梗死
  • 26 篇 治疗
  • 26 篇 心肌梗死
  • 24 篇 肺动脉高压
  • 20 篇 导管消融
  • 20 篇 冠状动脉疾病
  • 20 篇 预后
  • 19 篇 糖尿病
  • 19 篇 植入型心律转复除...
  • 18 篇 危险因素
  • 17 篇 心脏性猝死
  • 16 篇 慢性心力衰竭
  • 15 篇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机构

  • 293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
  • 121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心...
  • 81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
  • 64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
  • 47 篇 北京协和医学院中...
  • 34 篇 北京协和医学院中...
  • 31 篇 北京大学
  • 24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
  • 22 篇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 21 篇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
  • 18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
  • 15 篇 北京协和医学院
  • 14 篇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
  • 12 篇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11 篇 北京协和医学院阜...
  • 10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
  • 10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心...
  • 10 篇 广东省人民医院
  • 9 篇 北京安贞医院
  • 8 篇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

作者

  • 123 篇 张澍
  • 109 篇 杨跃进
  • 86 篇 华伟
  • 64 篇 zhang shu
  • 62 篇 吴永健
  • 62 篇 陈柯萍
  • 58 篇 乔树宾
  • 56 篇 陈纪林
  • 53 篇 陈在嘉
  • 52 篇 高润霖
  • 50 篇 陈新
  • 49 篇 yang yue-jin
  • 47 篇 hua wei
  • 39 篇 王方正
  • 39 篇 chen xin
  • 39 篇 柳志红
  • 39 篇 熊长明
  • 36 篇 wu yong-jian
  • 35 篇 李建军
  • 33 篇 陈珏

语言

  • 809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心血管病研究所 阜外心血管病医院 肺血管病诊治中心"
809 条 记 录,以下是681-690 订阅
排序:
胸腹主动脉瘤手术中重建肋间动脉的简易方法
收藏 引用
血管病杂志 2009年 第2期28卷 78-81页
作者: 黄福华 陈鑫 石开虎 徐明 孙立忠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血管外科中心 100037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第一医院南京市心血管病研究所心胸外科
目的:脊髓缺血性损伤是胸腹主动脉瘤手术后一种严重并发症,改进重建肋间动脉的外科技巧可减少这一风险的发生。方法:自2003年8月至2005年1月,行全胸腹主动脉替换术41例(男性30例,女性11例),年龄22~58岁,平均(40.3±9.1)岁。Crawfo...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多发性肌炎致心肌坏死一例
收藏 引用
中国循环杂志 2005年 第5期20卷 339-339页
作者: 秦春常 熊长明 胡奉环 柳志红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阜外心血管病医院肺血管病诊治中心 北京市100037
1 临床资料患者女性,56岁,因陈旧性心肌梗死11年,"心肌酶"高2年于2004年11 月1 日入院.该患者于11年前夜间睡眠时,突发胸骨后持续性压榨样痛,持续数小时,至当地医院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未予溶栓或介入治疗(具体...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难治性血脂异常的治疗体会(续8)
收藏 引用
中国循环杂志 2011年 第1期26卷 71-71页
作者: 顼志敏 张叶萍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心血管病研究所阜外心血管病医院临床药理中心 北京市100037
难治性血脂异常是指用一般常规治疗方法或常规药物剂量较难见效的血脂异常。结合具体例,我们探讨一下几种难治性血脂异常的治疗经验。1 重度的混合型血脂异常及联合用药例:患者,男,61岁,阵发性胸痛1年,持续1小时。
来源: 评论
第二期心血管病基础研究相关知识及实验技术培训班成功举办
收藏 引用
中国循环杂志 2012年 第4期27卷 277-277页
作者: 叶珏 孟宪敏 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心血管病研究所 阜外心血管病医院 中心实验室 北京市100037
中国医学科学院心血管病医院中心实验室于2012-05-07至2012-05-11举办了第二期心血管基础研究相关知识及实验技术培训班。本期继续教育项目根据科研工作的实际需求,针对心血管病基础研究的相关知识由浅入深,从理论到实验技术,...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心房颤动的治疗:前景光明
收藏 引用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10年 第2期14卷 90-91页
作者: 马长生 陈新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 100029 中国医学科学院心血管病研究所北京协和医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律失常中心
心房颤动(房颤)是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内科治疗主要包括药物、导管消融、左心耳封堵等。经过长时间的积淀,近年来房颤治疗的各个领域均取得重要的突破,已经迎来了生机盎然的春天。
来源: 评论
儿童室间隔修补术后远期心房内折返性心动过速的消融
收藏 引用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11年 第6期15卷 414-417页
作者: 高路 袁越 林利 崔娘 姚焰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心脏中心内科 北京100045 中国医学科学院心血管病研究所北京协和医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律失常中心
目的报道儿童先天性心脏室间隔缺损(VSD)术后远期出现的心房内折返性心动过速(IART)的电生理标测及导管消融疗效。方法8例患儿(男、女各4例),平均年龄(7.1±4.1)岁,VSD术后1~5年发生持续性IART,8例均有左心室扩大...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EnSiteNavX三维标测系统指导主动脉窦起源的室性心律失常的消融
收藏 引用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11年 第6期15卷 418-420页
作者: 谭海斌 师睿 杨希立 温旭涛 包镜汝 黄雯 姚焰 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 佛山528000 中国医学科学院心血管病研究所北京协和医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律失常中心
目的对主动脉窦起源的室性心律失常进行标测和消融需要准确和安全。本研究尝试采用EnSiteNavX标测技术对起源于主动脉窦的室性心动过速(室速)和/或室性早搏(室早)进行消融。方法运用NavX标测系统构建主动脉窦、升主动脉及冠状动脉...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动脉粥样硬化
收藏 引用
中国循环杂志 2012年 第3期27卷 223-223页
作者: 徐瑞霞 李建军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心血管病研究所阜外心血管病医院血脂异常与心血管疾病诊疗中心 北京市100037
动脉粥样硬化(AS)的形成过程复杂,其发机制涉及炎症反应、脂质代谢失调及氧化应激等多种理生理机制。其中,低密度脂蛋白(LDL)经氧化修饰后形成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被认为是AS发生的关键启动因素。大量研究表明,oxLD...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大动脉炎累及冠状动脉致严重三支变一例
收藏 引用
中国循环杂志 2005年 第4期20卷 299-299页
作者: 徐楠 张慧敏 吴海英 倪新海 惠汝太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内科 北京市100037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阜外心血管病医院高血压诊治中心 北京市100037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阜外心血管病医院肺血管病诊治中心 北京市100037
患者女,28岁,于1999年3月出现间断视物模糊、头晕,测血压双上肢210/120 mmHg(1 mmHg=0.133 kPa),双下肢测不到,诊为大动脉炎.于同年10月在当地行大动脉造影,发现腹主动脉狭窄,左肾动脉狭窄90%,予行左肾动脉扩张,术后血压降至160/120 mmHg.
来源: 评论
核素影像对心肌机械失同步评价的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10年 第6期14卷 468-471页
作者: 许轶洲 华伟 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 310006 中国医学科学院心血管病研究所北京协和医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律失常中心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心力衰竭越来越成为心血管领域要面临的重要问题,尽管采取最佳的药物治疗,心力衰竭患者5年死亡率仍达50%。近年来,起搏工作者针对心脏再同步治疗(CRT)对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进行了大量研究,MRACLE,MIRA...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