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926 篇 期刊文献
  • 79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1,005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968 篇 医学
    • 898 篇 临床医学
    • 32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 31 篇 医学技术(可授医学...
    • 24 篇 基础医学(可授医学...
    • 24 篇 中西医结合
    • 20 篇 护理学(可授医学、...
    • 10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2 篇 中药学(可授医学、...
    • 1 篇 口腔医学
  • 26 篇 工学
    • 21 篇 生物医学工程(可授...
    • 2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2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1 篇 光学工程
    • 1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1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1 篇 电子科学与技术(可...
    • 1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1 篇 软件工程
  • 8 篇 管理学
    • 6 篇 公共管理
    • 2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4 篇 理学
    • 4 篇 生物学
  • 3 篇 教育学
    • 3 篇 教育学
  • 1 篇 哲学
    • 1 篇 哲学
  • 1 篇 经济学
    • 1 篇 应用经济学
  • 1 篇 历史学

主题

  • 76 篇 心房颤动
  • 55 篇 预后
  • 49 篇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 49 篇 高血压
  • 48 篇 冠心病
  • 45 篇 心肌梗死
  • 41 篇 肥厚型心肌病
  • 35 篇 心力衰竭
  • 34 篇 危险因素
  • 31 篇 冠状动脉疾病
  • 30 篇 急性心肌梗死
  • 25 篇 患者
  • 25 篇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
  • 24 篇 治疗
  • 22 篇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
  • 21 篇 大动脉炎
  • 20 篇 心血管疾病
  • 19 篇 方法
  • 18 篇 心肺运动试验
  • 17 篇 动脉粥样硬化

机构

  • 223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
  • 188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
  • 62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
  • 59 篇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
  • 43 篇 北京协和医学院中...
  • 41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
  • 38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
  • 37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心...
  • 31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
  • 29 篇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 27 篇 北京市 中国医学科...
  • 27 篇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 26 篇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 26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
  • 26 篇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23 篇 北京协和医学院
  • 22 篇 北京市 中国医学科...
  • 22 篇 广东省人民医院
  • 20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
  • 20 篇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

作者

  • 129 篇 宋雷
  • 103 篇 邹玉宝
  • 90 篇 张澍
  • 90 篇 杨跃进
  • 85 篇 吴永健
  • 82 篇 蒋雄京
  • 80 篇 袁晋青
  • 71 篇 乔树宾
  • 61 篇 徐波
  • 61 篇 高润霖
  • 58 篇 惠汝太
  • 50 篇 杨艳敏
  • 48 篇 宋莹
  • 46 篇 董徽
  • 43 篇 王继征
  • 43 篇 周宪梁
  • 39 篇 陈珏
  • 39 篇 陈阳
  • 38 篇 高展
  • 36 篇 许晶晶

语言

  • 1,005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内科"
1005 条 记 录,以下是301-310 订阅
排序:
人工智能技术在高血压领域的应用
收藏 引用
中国分子心脏学杂志 2020年 第6期20卷 3598-3601页
作者: 吴雪怡 宋雷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阜外医院心内科 北京市100037
近年来,以机器学习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在高血压等心血管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本文将就人工智能技术的基本特点及其在高血压疾的基础研究、临床诊断、危险分层、治疗管理等方面的应用情况进行综述,展望人工智能技术在高血...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冠心介入术后性别对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患者血小板反应性的影响
收藏 引用
中国分子心脏学杂志 2020年 第1期20卷 3225-3229页
作者: 谭晓燕 许连军 宋莹 王欢欢 许晶晶 陈珏 陈纪林 杨跃进 高润霖 徐波 袁晋青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阜外医院心内科 北京市100037
目的明确对于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服用双联抗血小板药物的冠心患者血小板的反应性是否具有性别差异及对长期预后的影响。方法本研究纳入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于医院行PCI且有术后12~...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口服左旋肉碱和动脉粥样硬化风险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中国分子心脏学杂志 2020年 第3期20卷 3421-3424页
作者: 胡祥勇 王虹剑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阜外医院心内科 北京市100037
最新研究显示通过口服摄入的左旋肉碱经肠道微生物代谢后与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相关。左旋肉碱的肠道代谢产物氧化三甲胺(trimethylamine oxide,TMAO)已被确定为动脉粥样硬化的潜在预测指标,相关研究发现氧化三甲胺可能通过巨噬细胞活化引...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性变介入治疗与造影剂肾风险的相关性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分子心脏学杂志 2020年 第2期20卷 3277-3280页
作者: 杜梦阳 姜琳 宋莹 许晶晶 唐晓芳 赵雪燕 高展 陈珏 宋雷 徐波 袁晋青 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阜外医院心内科北京市100037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性变(chronic total occlusion,CTO)介入治疗与造影剂肾发生风险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013年医院所有接受介入治疗的患者,分为CTO组和非CTO组,分析其造影剂肾的发生情况及危险因素。结果共入选992...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口服抗凝药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收藏 引用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2020年 第7期18卷 582-585页
作者: 胡志成 姚焰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阜外医院心内科 北京市100037
口服抗凝药(OAC)对于预防以及治疗血栓栓塞性疾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作为维生素K拮抗剂,华法林曾长期作为OAC的唯一选择.近年来,非维生素K拮抗剂口服抗凝药(NOAC)因相对简单的药物间相互作用以及无需检测凝血功能等特点极大的提高...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转氨酶升高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预后的影响
收藏 引用
中国分子心脏学杂志 2020年 第6期20卷 3606-3609页
作者: 姜琳 宋莹 许晶晶 唐晓芳 王欢欢 蒋萍 高立建 宋雷 高展 陈珏 高润霖 乔树宾 杨跃进 徐波 袁晋青 张茵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阜外医院心内科 北京市100037
目的探讨转氨酶升高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后院内和远期死亡率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单中心、观察性研究,连续入选2013年1月至12月在医院...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中期因子:心脏甲状腺激素水平低下的潜在生物标志物
收藏 引用
中国分子心脏学杂志 2020年 第4期20卷 3493-3496页
作者: 王恺皞 王文尧 张阔 李萍 唐熠达 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阜外医院心内科北京市100037
目的研究中期因子(midkine,MDK)作为心脏甲状腺激素水平低下的潜在血清生物标志物。方法将24只12周龄的SD成年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心梗组、心梗+甲状腺激素组。通过外科手术诱发心肌梗死后,口服甲状腺激素治疗8周。处死后取心脏组织...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经导管介入治疗三尖瓣关闭不全的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中国循环杂志 2019年 第2期34卷 205-208页
作者: 王媛 孟真 吴永健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阜外医院心内科 北京市100037
三尖瓣变(逾90%为三尖瓣关闭不全)的发生率仅次于左心瓣膜疾且长期得不到足够的受重。三尖瓣关闭不全的干预治疗较为保守的原因,一是因为三尖瓣关闭不全进行性加重的进程缓慢;二是人们认为左心系统瓣膜外科术后三尖瓣关闭不全可逐...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就诊年龄、性别与基因突变阴性的肥厚型心肌患者发生晚期心力衰竭的相关性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分子心脏学杂志 2021年 第5期21卷 4182-4186页
作者: 纪方方 单正宜 刘荟婷 吴桂鑫 祁琳 青岛市疗养院体检中心 青岛市266071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病理科 青岛市266555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阜外医院心内科 北京市100037
目的探讨基因突变阴性的肥厚型心肌(HCM)患者晚期心力衰竭(HF)的风险因素,为HCM患者发生晚期HF的危险分层提供依据。方法经全外显子或panel测序未在8个编码肌小节蛋白的HCM致基因中检出致突变的无血缘关系HCM患者614例,采集的基...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晚期/极晚期支架内血栓与支架内再狭窄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相关因素分析
收藏 引用
中国循环杂志 2019年 第10期34卷 968-973页
作者: 郑剑峰 田原 王勇 胡小莹 郭婷婷 邱洪 窦克非 唐熠达 袁晋青 吴永建 颜红兵 乔树宾 常越 徐波 杨跃进 高润霖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阜外医院心内科 北京市100037 乌鲁木齐市友谊医院
目的:探索晚期/极晚期支架内血栓与支架内再狭窄患者在临床表现、冠状动脉造影及介入治疗等方面的关联与特征.方法:研究连续入选367例患者,包括70例冠状动脉造影证实明确/可能的晚期/极晚期支架内血栓患者(支架内血栓组)和297例冠状动...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