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40 篇 期刊文献
  • 56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196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37 篇 医学
    • 95 篇 临床医学
    • 33 篇 基础医学(可授医学...
    • 10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 4 篇 中西医结合
    • 3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2 篇 中药学(可授医学、...
    • 1 篇 口腔医学
    • 1 篇 中医学
  • 50 篇 理学
    • 46 篇 生物学
    • 4 篇 生态学
  • 33 篇 农学
    • 31 篇 作物学
    • 1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13 篇 工学
    • 7 篇 生物工程
    • 4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2 篇 生物医学工程(可授...
    • 1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1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1 篇 教育学
    • 1 篇 教育学
  • 1 篇 管理学
    • 1 篇 公共管理

主题

  • 14 篇 人脑微血管内皮细...
  • 14 篇 融合蛋白
  • 13 篇 原核表达
  • 10 篇 乳腺癌
  • 9 篇 血脑屏障
  • 7 篇 胃癌
  • 7 篇 侵袭
  • 7 篇 细胞膜
  • 7 篇 大肠癌
  • 6 篇 阿尔茨海默病
  • 6 篇 转录调控
  • 5 篇 大肠杆菌
  • 5 篇 质粒
  • 4 篇 肺发育
  • 4 篇 定位
  • 4 篇 乳腺肿瘤
  • 4 篇 ibeb
  • 4 篇 信号转导
  • 4 篇 绿色荧光蛋白
  • 4 篇 微流控芯片

机构

  • 187 篇 中国医科大学
  • 19 篇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
  • 9 篇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
  • 8 篇 沈阳药科大学
  • 7 篇 卫生部细胞生物学...
  • 5 篇 沈阳医学院
  • 3 篇 教育部医学细胞生...
  • 3 篇 中国医科大学盛京...
  • 2 篇 辽宁中医药大学
  • 2 篇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
  • 2 篇 海军总医院
  • 2 篇 医学细胞生物学教...
  • 2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基...
  • 2 篇 沈阳市肛肠医院
  • 2 篇 教育部医学细胞生...
  • 2 篇 东北大学
  • 1 篇 南通市第六人民医...
  • 1 篇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
  • 1 篇 california
  • 1 篇 安徽医科大学第二...

作者

  • 41 篇 陈誉华
  • 41 篇 李丰
  • 32 篇 方文刚
  • 32 篇 li feng
  • 20 篇 李丹妮
  • 17 篇 方瑾
  • 17 篇 刘彤
  • 17 篇 赵伟东
  • 15 篇 李彦姝
  • 15 篇 赵越
  • 15 篇 张红艳
  • 14 篇 李洋
  • 14 篇 li dan-ni
  • 14 篇 罗阳
  • 14 篇 朱莉
  • 12 篇 王春玉
  • 12 篇 chen yu-hua
  • 12 篇 尚德淑
  • 11 篇 马怡然
  • 11 篇 朱亚勤

语言

  • 196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中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细胞生物教研室//教育部医学细胞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196 条 记 录,以下是81-90 订阅
排序:
应用微流控芯片富集循环肿瘤细胞的发展现状及展望
收藏 引用
解剖科进展 2013年 第5期19卷 458-463页
作者: 臧彬 于敏 方瑾 中国医科大学 中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细胞生物学教研室 卫生部细胞生物学重点实验室辽宁沈阳110001
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CTCs)存在于肿瘤患者的外周血中,与恶性肿瘤的转移、预后评价以及临床的个体化治疗均密切相关。相比于组织活检,CTCs的检测仅需抽取静脉血即可进行,因而具有取样简单、可重复性、无创等优点。CTCs...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血清饥饿条件下p21活化激酶6(PAK6)与雄激素受体表达的相关性及其意义
收藏 引用
解剖研究 2013年 第2期35卷 81-84页
作者: 刘彤 李丹妮 李洋 李丰 中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细胞生物教研室/教育部医学细胞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辽宁沈阳110001 中国医科大学
目的血清饥饿条件诱导前列腺癌细胞系中内源性p21活化激酶6(PAK6)与雄激素受体(AR)蛋白表达,探讨PAK6与AR蛋白表达的关系。方法在前列腺癌细胞系CWR22Rv1和LNcap细胞进行血清饥饿,诱导内源性PAK6与AR蛋白表达发生变化。结果血清饥饿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组蛋白脱乙酰化酶GST-HDAC1融合蛋白载体的构建及其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收藏 引用
解剖科进展 2011年 第6期17卷 535-537页
作者: 王桂玲 陈薇 王孝会 姜佩佳 中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细胞生物学教研室卫生部细胞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沈阳110001
目的构建GST-HDAC1融合蛋白表达载体,并在大肠埃希菌(***)中诱导表达。方法以质粒pcDNA3.1-HDAC1为模板进行PCR,通过EcoR1单酶切位点将HDAC1插入pGEX-5X-1中,构建原核表达质粒pGEX-5X-1-HDAC1,并转化*** DH5α,通过利用载体上的BamH1酶...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赖氨酸特异性组蛋白去甲基化酶1作用机制及其生物学功能的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生命科 2012年 第1期24卷 7-12页
作者: 翟曜耀 刘晓霞 赵越 中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 卫生部细胞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医学细胞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染色质生物学研究室沈阳110001
与其他化修饰,如乙酰化、磷酸化、泛素化等相似,组蛋白赖氨酸甲基化是一个可以逆转的组蛋白修饰,是一个动态调节的过程。赖氨酸特异性组蛋白去甲基化酶1(lysine specific demethylase 1,LSD1)是一个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flavin adenine...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组蛋白赖氨酸去甲基化酶在乳腺癌中的作用
收藏 引用
生命的化 2018年 第1期38卷 47-54页
作者: 刘丹 邵阳光 中国医科大学 沈阳110122 中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分子细胞生物学教研室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细胞生物学重点实验室暨教育部医学细胞生物学重点实验室沈阳110122
可逆的组蛋白甲基化是一种重要的表观遗传调控方式。组蛋白赖氨酸的甲基化由组蛋白赖氨酸甲基转移酶(HKMTs)和组蛋白赖氨酸去甲基化酶(HKDMs)动态调节。HKDMs的异常调节与多种癌症(包括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及耐药密切相关。HKDMs小分子抑...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DIXDC1的生物学特性及其与肿瘤的关系
收藏 引用
解剖科进展 2016年 第5期22卷 526-530页
作者: 祝旭东 李晓东 中国医科大学 辽宁沈阳110122 中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细胞生物学教研室 卫生部细胞生物学重点实验室暨教育部医学细胞生物学重点实验室辽宁沈阳110122
DIXDC1是一种含有Dishevelled-Axin(DIX)和coiled-coil(MTH)两种结构域的蛋白,也是Wnt信号通路的正向调节分子,在细胞周期、神经系统发育和行为认知等方面均发挥着重要作用。DIXDC1在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能够激活PI3K...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ERα介导的基因转录在子宫内膜癌变中的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生命科 2013年 第8期25卷 823-828页
作者: 高振家 赵越 中国医科大学 沈阳110001 中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 卫生部细胞生物学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医学细胞生物学重点实验室染色质生物学研究室沈阳110001
雌激素受体α(estrogen receptorα,ERα)是核受体超家族成员,主要以配体依赖的方式发挥其生物学功能。ERα对女性生殖系统发育起作用,影响子宫内膜的增殖与分化。研究证实,ERα介导的基因转录在I型子宫内膜癌变进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AR在膀胱癌发生发展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生命科 2015年 第10期27卷 1268-1273页
作者: 宋婷婷 何天宇 赵越 王春玉 中国医科大学 沈阳110122 中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 卫生部细胞生物学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医学细胞生物学重点实验室染色质生物学研究室沈阳110122
雄激素受体(androgen receptor,AR)是依赖配体活化的转录因子,同时也是类固醇激素受体超家族中的一员,参与靶细胞的增殖和分化。膀胱癌是存在较大性别差异的肿瘤之一。一些数据表明,AR在膀胱癌的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并分解释了膀胱癌...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Aβ沉积上调人脑微血管内皮细胞CCR5表达的机制和意义
Aβ沉积上调人脑微血管内皮细胞CCR5表达的机制和意义
收藏 引用
中国细胞生物学会第九次会员代表大会暨青年术大会
作者: 李曼 尚德淑 方文刚 朱莉 陈誉华 中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发育生物学教研室 卫生部细胞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中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发育生物学教研室 卫生部细胞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中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发育生物学教研室 卫生部细胞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中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发育生物学教研室 卫生部细胞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中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发育生物学教研室 卫生部细胞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阿尔兹海默病(AD)是与年龄相关的认知障碍性疾病。AD 病理机制仍不清楚,但大量的基因和生化证据表明β-淀粉样蛋白(Aβ)的聚集发挥着重要作用。研究发现 AD 病人脑内 T 淋巴细胞增多,但循环中的 T 淋巴细胞穿过血脑屏障的机制并不清楚...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环境污染物PFOS引起血脑屏障通透性增高与脑内皮细胞PI3K活化相关
环境污染物PFOS引起血脑屏障通透性增高与脑内皮细胞PI3K活化相关
收藏 引用
中国细胞生物学会第九次会员代表大会暨青年术大会
作者: 王昕 尚德淑 马怡然 朱莉 陈誉华 中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发育生物学教研室 卫生部细胞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中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发育生物学教研室 卫生部细胞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中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发育生物学教研室 卫生部细胞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中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发育生物学教研室 卫生部细胞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中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发育生物学教研室 卫生部细胞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全氟辛烷磺酰基化合物(perfluorooctanesulfonate,PFOS)是一种全氟有机化合物,广泛用于生产表面活性剂、化妆品、农药和药品等。不粘锅、食品包装袋内表面、分洗涤用品中均含有 PFOS。作为新的持久性环境污染物,PFOS 对生态系统及人...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