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13 篇 期刊文献
  • 30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143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93 篇 医学
    • 67 篇 临床医学
    • 22 篇 基础医学(可授医学...
    • 3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3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 1 篇 医学技术(可授医学...
  • 36 篇 理学
    • 32 篇 生物学
    • 3 篇 生态学
    • 1 篇 化学
  • 24 篇 农学
    • 21 篇 作物学
    • 1 篇 植物保护
    • 1 篇 畜牧学
  • 15 篇 工学
    • 8 篇 生物工程
    • 4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3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1 篇 生物医学工程(可授...
  • 1 篇 管理学
    • 1 篇 公共管理

主题

  • 9 篇 大肠癌
  • 7 篇 胃癌
  • 7 篇 融合蛋白
  • 5 篇 血脑屏障
  • 5 篇 微流控芯片
  • 5 篇 人羊膜间充质干细...
  • 4 篇 原核表达
  • 4 篇 blot
  • 4 篇 乳腺癌
  • 4 篇 靶向成像
  • 4 篇 western
  • 4 篇 量子点
  • 3 篇 细胞周期
  • 3 篇 转染
  • 3 篇 糖基化
  • 3 篇 pak4
  • 3 篇 核酸适配体
  • 3 篇 阿尔茨海默病
  • 3 篇 糖尿病,2型
  • 3 篇 间充质干细胞

机构

  • 127 篇 中国医科大学
  • 37 篇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
  • 8 篇 教育部医学细胞生...
  • 6 篇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
  • 3 篇 医学细胞生物学教...
  • 3 篇 辽宁省人民医院
  • 3 篇 沈阳药科大学
  • 2 篇 辽宁中医药大学
  • 2 篇 辽宁省计划生育科...
  • 2 篇 沈阳医学院
  • 2 篇 沈阳农业大学
  • 2 篇 中国医科大学盛京...
  • 2 篇 沈阳市肛肠医院
  • 2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生...
  • 2 篇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
  • 2 篇 东北大学
  • 1 篇 南通市第六人民医...
  • 1 篇 杭州师范大学临床...
  • 1 篇 安徽医科大学第二...
  • 1 篇 国家耳鼻咽喉疾病...

作者

  • 31 篇 李丰
  • 23 篇 li feng
  • 22 篇 方瑾
  • 19 篇 庞希宁
  • 18 篇 张红艳
  • 16 篇 李彦姝
  • 16 篇 施萍
  • 15 篇 陈誉华
  • 15 篇 李丹妮
  • 12 篇 宋今丹
  • 12 篇 李婉明
  • 12 篇 zhang hong-yan
  • 11 篇 li yan-shu
  • 11 篇 刘彤
  • 11 篇 刘晓玉
  • 11 篇 方文刚
  • 10 篇 li dan-ni
  • 10 篇 pang xi-ning
  • 10 篇 刘芙蓉
  • 10 篇 陈思娇

语言

  • 143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中国医科大学细胞生物学教研室卫生部细胞生物学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医学细胞生物学重点实验室辽宁沈阳110001"
143 条 记 录,以下是141-150 订阅
排序:
可注射明胶透明质酸钠水凝胶药物载体的制备
收藏 引用
解剖科进展 2014年 第2期20卷 127-130,133页
作者: 于湛 于敏 周志敏 张之宝 赵鸿 孙冬丽 孙建军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总医院全军耳鼻咽喉中心 北京100037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总医院耳鼻喉科 北京100088 中国医科大学卫生部细胞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医学细胞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细胞生物学教研室沈阳110001 中国医学科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 天津300192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总医院康复理疗科 北京100088 第二炮兵后勤部玉泉路干休所 北京100039
目的制备可注射明胶透明质酸钠水凝胶药物载体,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利用现有临床材料医用透明质酸钠水凝胶和医用可吸收明胶海绵加以物理混合制备成可注射水凝胶,用荧光染料罗丹明B作为模拟药物并应用Franz扩散池评价该水凝胶的体...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葡糖胺聚糖对糖尿病肾病血浆内皮素及血清一氧化氮的作用
收藏 引用
中国医师杂志 2008年 第4期10卷 472-475页
作者: 陈思娇 高阳 胡怡 熊盈 魏敏 李强 张绍维 李恂 陈建平 宋今丹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老年病教研室 辽宁沈阳110001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实验室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解放军第二零二医院内分泌科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辽宁省沈阳市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卫生部细胞生物学重点实验室中国医科大学医学分子生物学研究所
目的探讨葡糖胺聚糖(GAGs)对糖尿病肾病(DN)血浆内皮素(ET)及血清一氧化氮(NO)的作用。方法60例24h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30~300mgDN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GAGs组。所检测指标包括UAER、ET、NO等。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ET...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遗传性耳聋基因治疗临床指南
收藏 引用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24年 第2期21卷 39-44页
作者: 齐洁玉 谈方志 张李燕 陆玲 王洪阳 李文妍 刘闻闻 付小龙 贺祖宏 丁小琼 孙珊 方巧军 董耀东 童步升 曹现宝 郭敏 范欣淼 汪芹 马璐 张天虹 于亚峰 李永新 樊建刚 崔勇 吴佩娜 张宏征 唐杰 郭维维 查定军 叶放蕾 何双八 曹卫 杨见明 钱晓云 赵宇 孙敬武 陈晓巍 孙宇 夏明 王秋菊 袁慧军 冯永 孔维佳 杨仕明 王海波 高下 李华伟 徐磊 柴人杰 东南大学数字医学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 附属中大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生命与健康高等研究院江苏省生物医学高新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96 南通大学神经再生联合创新中心 江苏南通226001 北京理工大学航天中心医院神经内科 生命学院北京10081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耳鼻喉头颈外科 江苏省医学重点学科(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08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医学部 北京100853 听觉与平衡觉全国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853 国家耳鼻咽喉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北京100853 聋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853 聋病防治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853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 医学神经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教育部脑科学前沿研究中心上海200031 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所 上海200032 国家卫健委听觉医学重点实验室 上海200031 复旦大学脑科学研究院和脑科学协同创新中心 上海200032 山东大学山东省耳鼻喉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山东济南250022 山东省耳鼻喉研究所 山东济南250022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医学科技创新中心 山东济南250000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湖北武汉430071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江苏南京210009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耳鼻喉科 上海200032 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安徽合肥230601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辽宁沈阳110004 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吉林长春130033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安徽合肥230022 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耳鼻喉科 云南昆明650032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喉科 云南昆明650032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耳鼻咽喉科 北京100730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湖南长沙410008 南华大学衡阳医学院 基础医学院细胞生物学与遗传学教研室细胞应激生物学衡阳市重点实验室湖南衡阳421001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黑龙江哈尔滨150001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咽喉科 江苏苏州215006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北京100730 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电子科技大学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四川成都610072 广东省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广东省医学科学院/南方医科大学 广东广州510080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广东广州510282 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陕西西安710032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科 河南郑州450000 东南大学医学院附属南京同仁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江苏南京211102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四川成都610041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安徽合肥230001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湖北武汉430022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山东省立医院耳鼻咽喉科 山东济南250021 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医学科技创新中心 山东济南250021 山东大学附属山东省立医院耳鼻咽喉科 山东济南250021 国家卫生健康委耳鼻咽喉重点实验室 山东济南250021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罕见病研究院 四川成都6010041 南华大学衡阳医学院 南华大学附属妇幼保健院湖南长沙410008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湖南长沙410008 上海人工耳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上海200031 东南大学深圳研究院 广东深圳518063
遗传性耳聋是一种常见的遗传性疾病,新生儿的发病率为1‰~3‰。患者终身携带致病突变,导致不可逆性耳聋,至今尚无临床可用的治疗药物。在分遗传性耳聋动物模型中,基因治疗已被证实为潜在有效的治疗方法。国内外已开展了多项遗传性耳...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