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989 篇 期刊文献
  • 231 篇 会议
  • 14 篇 成果

馆藏范围

  • 2,234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703 篇 医学
    • 927 篇 临床医学
    • 419 篇 基础医学(可授医学...
    • 214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 203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115 篇 中西医结合
    • 49 篇 医学技术(可授医学...
    • 42 篇 中药学(可授医学、...
    • 26 篇 中医学
    • 7 篇 口腔医学
    • 4 篇 护理学(可授医学、...
  • 531 篇 理学
    • 522 篇 生物学
    • 4 篇 生态学
    • 3 篇 化学
    • 3 篇 系统科学
  • 327 篇 工学
    • 170 篇 生物工程
    • 128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54 篇 生物医学工程(可授...
    • 8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226 篇 农学
    • 207 篇 作物学
    • 7 篇 畜牧学
    • 4 篇 兽医学
  • 69 篇 管理学
    • 61 篇 公共管理
    • 6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3 篇 工商管理
  • 21 篇 教育学
    • 14 篇 教育学
    • 6 篇 心理学(可授教育学...
  • 14 篇 法学
    • 11 篇 社会学
    • 2 篇 公安学
  • 3 篇 经济学
    • 3 篇 应用经济学
  • 2 篇 哲学
    • 2 篇 哲学
  • 1 篇 文学
  • 1 篇 历史学
  • 1 篇 艺术学

主题

  • 65 篇 基因表达
  • 50 篇 细胞凋亡
  • 47 篇 大鼠
  • 39 篇 动脉粥样硬化
  • 37 篇 高血压
  • 31 篇 肿瘤
  • 30 篇 cdna
  • 30 篇 阿尔茨海默病
  • 29 篇 基因
  • 28 篇 小鼠
  • 28 篇 治疗
  • 27 篇 基因治疗
  • 27 篇 艾滋病
  • 26 篇 产前诊断
  • 25 篇 内皮细胞
  • 25 篇 流行病学
  • 24 篇 基因多态性
  • 24 篇 危险因素
  • 24 篇 一氧化氮
  • 23 篇 克隆

机构

  • 624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
  • 578 篇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 452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基...
  • 304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基...
  • 136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
  • 106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
  • 60 篇 北京协和医院
  • 45 篇 北京大学
  • 39 篇 首都医科大学
  • 34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基...
  • 19 篇 医学分子生物学国...
  • 19 篇 北京中医药大学
  • 18 篇 卫生部北京医院
  • 17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
  • 16 篇 中国医科大学
  • 16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基...
  • 15 篇 华北煤炭医学院
  • 14 篇 河北医科大学
  • 13 篇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
  • 13 篇 清华大学

作者

  • 71 篇 李辉
  • 70 篇 左萍萍
  • 64 篇 何维
  • 60 篇 黄尚志
  • 56 篇 袁建刚
  • 56 篇 陈保生
  • 55 篇 张孔来
  • 55 篇 黄秉仁
  • 54 篇 刘景生
  • 54 篇 方福德
  • 51 篇 乌正赉
  • 51 篇 强伯勤
  • 50 篇 刘德培
  • 45 篇 周吕
  • 45 篇 郑德先
  • 42 篇 刘彦信
  • 42 篇 沈岩
  • 36 篇 吴宁华
  • 36 篇 许彩民
  • 36 篇 沈珝琲

语言

  • 2,231 篇 中文
  • 3 篇 英文
检索条件"机构=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统计室"
2234 条 记 录,以下是521-530 订阅
排序:
中国艾滋病知多少——中国艾滋病流行趋势预测的影响因素
收藏 引用
基础医学与临床 2005年 第6期25卷 481-486页
作者: 张孔来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基础医学研究所流行病学教研室 北京100005
自1985年中国大陆发现首例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以来,艾滋病流行日益严重,及时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成为遏制艾滋病流行的当务之急。但是有效防控措施的制定是以客观分析和预测艾滋病流行趋势为基础的。本文从我国艾滋病的流行现状及其...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华医学杂志 2005年 第6期85卷 428-431页
作者: 张庆军 刘德培 梁植权 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医学分子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05
中国,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已经排在各种疾病之首.有人预测,到2020年全球范围内由于心血管疾病造成的死亡数有可能达到总死亡数的36%,从而在人类历史上心血管疾病将首次成为第1位的致死原因[1].所以,心血管疾病是现...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Bcl-2家族蛋白参与调节CD3ε和5-氟尿嘧啶介导的T淋巴细胞凋亡
收藏 引用
中国免疫学杂志 2005年 第1期21卷 17-21页
作者: 程宏 刘彦信 张锦春 刘士廉 郑德先 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医学分子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05
目的 :研究Bcl 2家族成员在 5 氟尿嘧啶 (5 FU)和CD3ε介导的T淋巴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阐述T淋巴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 ,为相关肿瘤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用CD3ε特异的单克隆抗体 (2 0 0 μg/ml)和 5 FU(2 5 μg/ml)单独或联合刺激JK...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中国人群2002年与伤害有关行为的分析
收藏 引用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5年 第10期26卷 746-750页
作者: 刘娜 杨功焕 马杰民 陈爱平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 北京100052 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
目的描述2002年中国人群与伤害有关行为,特别是与交通事故及自杀有关行为的流行水平,以及在不同教育水平、职业和地区人群中的分布。方法使用13个问题,利用2002年普查人口进行加权计算不同类别人群交通违章行为和保护性措施的执行情况,...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肺癌组织p16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的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05年 第3期28卷 201-202页
作者: 张军航 马琳 刘芙蓉 张林 张学 中国医科大学卫生部细胞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沈阳110001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妇产科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胸外科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医学遗传研究室
DNA甲基化可以引起染色体结构、DNA构型和稳定性及DNA与蛋白质分子相互作用方式的改变,从而控制基因表达[1].研究发现,基因缺失和启动子区异常甲基化是p16基因失活的主要原因[2].我们联合应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methylation spec...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局部转染组织因子促进糖尿病小鼠的伤口愈合
收藏 引用
基础医学与临床 2005年 第11期25卷 1014-1019页
作者: 白玲 姜宗来 陈保生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上海200240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中国医学科学研究院基础医学研究所 北京100005
目的为证实组织因子(TF)在启动新血管生成、促进伤口愈合中有一定的作用。方法我们以伤口愈合迟缓的糖尿病小鼠为研究对象,应用免疫组化,RT-PCR及伤口局部组织因子转染等方法,研究了组织因子在伤口愈合中的作用。结果正常小鼠未创伤皮...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可溶性腺苷酸环化酶基因中与核定位相关序列
收藏 引用
中国医学学院学报 2005年 第3期27卷 280-284页
作者: 冯起平 左瑾 孟雁 方福德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基础医学研究所分子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05
目的确定可溶性腺苷酸环化酶基因中与其核定位相关的序列区域。方法构建可溶性腺苷酸环化酶核苷酸第298-1722区域的各种截短突变体的真核表达载体,逐一转染Hela细胞,激光共聚焦观察各个突变体的定位情况。结果某些截短突变造成了可溶性...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重组人色素上皮衍生因子显著抑制血管内皮细胞增殖
收藏 引用
中国医学学院学报 2005年 第3期27卷 295-299页
作者: 阴彬 邱飞蝉 文中伟 朱圣韬 袁建刚 强伯勤 彭小忠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基础医学研究所医学分子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05
目的通过原核表达,获得具有生物活性的人重组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方法将PEDF基因构建到GST原核表达系统中,经过表达纯化,获得重组蛋白,采用Westernblot和质谱分析确证该重组蛋白,采用MTT法检测所获得的重组蛋白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小鼠衰老相关新基因Arzc的克隆
收藏 引用
中国医学学院学报 2005年 第2期27卷 194-198页
作者: 陈等 张俊武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基础医学研究所医学分子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05
目的鉴别和克隆与小鼠衰老相关的新基因。方法采用改进的差异显示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D DR T-PCR)技术分析正常老化和年轻BA LB/C小鼠大脑皮层m R NA的差异表达,差异显示的新表达序列标签(EST)经N orthern杂交验证后,作为出发序列,利用...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脑出血患者内源性β内啡肽对免疫系统功能的影响(英文)
收藏 引用
中国临床康复 2005年 第1期9卷 236-239页
作者: 金鑫 赵涵 王俊芳 吴小未 高扬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神经内科 北京市100038 中国医学科学院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基础医学研究所免疫室北京市100005
背景:脑出血是中枢神经系统非病原微生物感染机制致病的极严重的损伤事件,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调节网络的功能活动必然十分明显,内啡肽是调节网络中重要的系统间调节信号,通过探讨疾病过程中内源性β内啡肽水平的变化与免疫系统功能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