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669 篇 期刊文献
  • 17 篇 会议
  • 1 篇 成果

馆藏范围

  • 687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654 篇 医学
    • 588 篇 临床医学
    • 41 篇 医学技术(可授医学...
    • 36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 27 篇 中西医结合
    • 26 篇 基础医学(可授医学...
    • 15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2 篇 中医学
    • 2 篇 护理学(可授医学、...
  • 68 篇 工学
    • 46 篇 生物医学工程(可授...
    • 16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11 篇 生物工程
    • 1 篇 电子科学与技术(可...
    • 1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10 篇 理学
    • 9 篇 生物学
    • 1 篇 物理学
  • 7 篇 农学
    • 6 篇 作物学
    • 1 篇 畜牧学
  • 3 篇 管理学
    • 2 篇 公共管理
    • 1 篇 工商管理
  • 2 篇 历史学
    • 2 篇 中国史
  • 1 篇 经济学
    • 1 篇 应用经济学

主题

  • 58 篇 冠心病
  • 55 篇 治疗
  • 38 篇 高血压
  • 30 篇 心律失常
  • 28 篇 危险因素
  • 25 篇 诊断
  • 25 篇 心血管疾病
  • 22 篇 心电图
  • 21 篇 心肌梗死
  • 20 篇 临床应用
  • 20 篇 动脉粥样硬化
  • 20 篇 心肌梗塞
  • 19 篇 心房颤动
  • 19 篇 原发性高血压
  • 17 篇 心动过速
  • 16 篇 体外循环
  • 16 篇 心血管病
  • 16 篇 流行病学
  • 14 篇 摘要
  • 13 篇 超声心动图

机构

  • 463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
  • 54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
  • 41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
  • 29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心...
  • 26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
  • 15 篇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 15 篇 阜外心血管病医院
  • 9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心...
  • 8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
  • 7 篇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 7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
  • 7 篇 北京市中国医学科...
  • 6 篇 中央民族大学
  • 6 篇 北京医科大学
  • 6 篇 北京大学
  • 6 篇 卫生部北京医院
  • 6 篇 心血管病研究所
  • 4 篇 华北煤炭医学院
  • 4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 中...
  • 4 篇 北京师范大学

作者

  • 89 篇 王方正
  • 83 篇 陈纪林
  • 72 篇 杨跃进
  • 69 篇 高润霖
  • 62 篇 陈新
  • 61 篇 惠汝太
  • 54 篇 张澍
  • 51 篇 陈在嘉
  • 47 篇 马坚
  • 44 篇 刘迎龙
  • 43 篇 华伟
  • 38 篇 张奎俊
  • 35 篇 李一石
  • 33 篇 武阳丰
  • 33 篇 乔树宾
  • 31 篇 秦学文
  • 30 篇 刘力生
  • 27 篇 胡盛寿
  • 26 篇 姚民
  • 25 篇 楚建民

语言

  • 687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手术室"
687 条 记 录,以下是311-320 订阅
排序:
大规模人群中原发性高血压发机制中盐敏感性和交感神经调节的遗传作用(研究方案及预试验)
收藏 引用
高血压杂志 2002年 第3期10卷 200-203页
作者: 刘丽芳 谢晋湘 刘力生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血管病研究所高血压研究室 北京100037
目的 探讨在中国汉族人群中 ,盐敏感及交感神经调节的影响在原发性高血压发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学 在选定的现场调查中心对该地区登记的家庭进行随机抽样 ,同时在指定的高血压门诊筛选人 ,最终共入选 2 0 0个家庭、约 10 0 0位...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冠心患者Apo(a)五核苷酸重复序列基因多态性及与血浆Lp(a)水平的关系
收藏 引用
中国分子心脏学杂志 2002年 第3期2卷 3-6页
作者: 刘晓宁 孙莉 李昭晖 高岩 惠汝太 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100037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心血管病研究所 阜外心血管病医院 中-德分子医学研究室
目的:探讨apo(a)五核苷酸重复序列(PNR)基因多态性在中国冠心(CHD)患者中的分布情况及特点,分析其与血浆Lp(a)水平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结合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PAGE)检测了788例CHD患者(冠脉造影证实,其中心绞...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苯那普利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收藏 引用
高血压杂志 2002年 第1期10卷 66-68页
作者: 孙兴昌 张朝阳 黄洁 樊朝美 贾友宏 王水强 李一石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阜外心血管病医院临床药理研究室 北京100037
目的 研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盐酸苯那普利 (BenazeprilHydrochloride)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率变异性 (Heartratevariability ,HRV)的影响。方法  2 1例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患者服苯那普利 (10~ 2 0mg/d ,8周 ,n =2 1)前后行 2 4...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MADIT Ⅱ试验提前结束
收藏 引用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02年 第4期6卷 244-245页
作者: 华伟 陈新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阜外心血管病医院临床电生理研究室 北京100037
多中心自动除颤器植入试验Ⅱ(MADITⅡ)于2001年11月被提前终止.MADITⅡ试验研究领导小组及安全监测委员会在试验平均进行到2年时,分析结果显示植入除颤器与传统的药物治疗相比可明显降低心肌梗死后伴有心功能不良患者的死率(31%),因此...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主动脉左冠状窦内射频消融左心流出道反复单形性心动过速
收藏 引用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02年 第1期6卷 8-11页
作者: 马坚 张澍 楚建民 张奎俊 王方正 陈新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阜外心血管病医院临床电生理研究室 北京100037
目的 报道左心流出道反复单形性心动过速 (速 )的心电图特点和射频消融结果。方法 对 11例无器质性心脏的反复单形速患者进行常规心电图、心内电生理检查和射频消融治疗。结果 速呈不典型左束支阻滞伴心电轴右偏 ,Ⅰ导...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二尖瓣环后间隔部位射频消融房结慢径路一例
收藏 引用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02年 第3期6卷 177-178页
作者: 马坚 楚建民 张澍 鲁志民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阜外心血管病医院临床电生理研究室 北京100037
选择性消融慢径路是根治房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的主要方法,成功消融靶点常位于冠状静脉窦口水平的三尖瓣环间隔部位.本文报道1例最终于二尖瓣环后间隔部位成功射频消融房结慢径路.
来源: 评论
抗心律失常新药——Ibutilide
收藏 引用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02年 第1期6卷 60-62页
作者: 楚建民 张澍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阜外心血管病医院临床电生理研究室 北京100037
Ibutilide(伊布利特)是速效安全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对终止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和心房扑动(atrial flutter,AFL)的发作具有较高的疗效,是目前美国FDA批准的用于治疗AF和AFL的药物[1].
来源: 评论
心房颤动离子重构的理生理表现和新的治疗机会
收藏 引用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02年 第3期6卷 187-189页
作者: 张卫泽 王方正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阜外心血管病医院临床电生理研究室 北京100037
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是以无序和高频率(300~500次/min)为特征的心房电活动,高频率的碎裂电活动反映了多个、同时的折返激动的存在.折返激动的发生需要儿个功能条件:(1)可支持折返激动的组织实体;(2)单向阻滞的区域;(3)缓...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文化程度与血压水平的关系:中国心血管病流行学多中心协作研究
收藏 引用
高血压杂志 2002年 第5期10卷 485-489页
作者: 吕敏 武阳丰 李莹 赵连成 杨军 李贤 我国心血管病趋势预测及21世纪预防策略研究协作组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流行病学研究室 北京100037
目的 研究不同类型中国人群文化程度与血压水平的关系。方法 分析数据来自 1998年对 15组中年人群 (35~ 5 9岁 )进行的抽样调查 ,包括城市居民、工人、农民和渔民。调查项目均采用国际标准化方法 ,由合作中心进行统一培训、考核和质...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经静脉拔除心内膜导线:目前认识和处理建议
收藏 引用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02年 第5期6卷 263-269页
作者: 王方正 马坚 何梅先 黄从新 黄德嘉 陈新 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心内膜导线拔除术专家工作组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阜外心血管医院电生理研究室 北京100037
心脏起搏器和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 (ICD)卓越的治疗效果已为人们公认 ,随着起搏工程技术的发展 ,起搏治疗的适应证也不断拓宽 ,植入起搏器和ICD的患者越来越多 ,随之而来的起搏系统和ICD系统的感染 ,轻者植入部位皮肤局部红肿、疼痛 ...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