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786 篇 期刊文献
  • 35 篇 会议
  • 1 篇 成果

馆藏范围

  • 822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780 篇 医学
    • 693 篇 临床医学
    • 51 篇 医学技术(可授医学...
    • 47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 43 篇 中西医结合
    • 41 篇 基础医学(可授医学...
    • 18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5 篇 中药学(可授医学、...
    • 4 篇 中医学
    • 2 篇 护理学(可授医学、...
  • 84 篇 工学
    • 57 篇 生物医学工程(可授...
    • 20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12 篇 生物工程
    • 2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1 篇 电子科学与技术(可...
  • 13 篇 理学
    • 12 篇 生物学
    • 1 篇 物理学
  • 7 篇 农学
    • 6 篇 作物学
    • 1 篇 畜牧学
  • 4 篇 管理学
    • 3 篇 公共管理
    • 1 篇 工商管理
  • 2 篇 历史学
    • 2 篇 中国史
  • 1 篇 经济学
    • 1 篇 应用经济学

主题

  • 60 篇 冠心病
  • 60 篇 治疗
  • 41 篇 高血压
  • 32 篇 心律失常
  • 32 篇 诊断
  • 30 篇 危险因素
  • 25 篇 心血管疾病
  • 24 篇 动脉粥样硬化
  • 24 篇 心肌梗塞
  • 24 篇 心肌梗死
  • 22 篇 心电图
  • 21 篇 原发性高血压
  • 20 篇 临床应用
  • 20 篇 大鼠
  • 19 篇 心房颤动
  • 18 篇 体外循环
  • 18 篇 心血管病
  • 17 篇 心动过速
  • 17 篇 流行病学
  • 14 篇 超声心动图

机构

  • 508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
  • 67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
  • 58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
  • 44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
  • 32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心...
  • 22 篇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 18 篇 阜外心血管病医院
  • 11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
  • 10 篇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 10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心...
  • 8 篇 北京市中国医学科...
  • 8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
  • 7 篇 北京医科大学
  • 7 篇 北京大学
  • 7 篇 卫生部北京医院
  • 6 篇 中央民族大学
  • 6 篇 北京市 中国医学科...
  • 6 篇 心血管病研究所
  • 5 篇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 5 篇 解放军总医院

作者

  • 91 篇 陈纪林
  • 90 篇 王方正
  • 86 篇 杨跃进
  • 85 篇 高润霖
  • 74 篇 阮英茆
  • 63 篇 惠汝太
  • 62 篇 陈新
  • 61 篇 陈在嘉
  • 56 篇 张澍
  • 53 篇 刘迎龙
  • 47 篇 马坚
  • 44 篇 华伟
  • 39 篇 宋来凤
  • 38 篇 张奎俊
  • 37 篇 李一石
  • 34 篇 乔树宾
  • 33 篇 武阳丰
  • 33 篇 胡盛寿
  • 32 篇 秦学文
  • 31 篇 刘力生

语言

  • 822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病理研究室"
822 条 记 录,以下是341-350 订阅
排序:
C-反应蛋白与冠心患者冠状动脉斑块形态的关系
收藏 引用
中国循环杂志 2002年 第2期17卷 130-132页
作者: 刘海波 高润霖 陈纪林 杨跃进 乔树宾 秦学文 陈在嘉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冠心病研究室 北京市100037
目的 :检测冠状动脉 (冠脉 )造影显示Ⅱ型斑块的患者血清C 反应蛋白 (CRP)水平 ,从临床的角度探讨斑块破裂发生的原因。方法 :112例接受了冠脉造影的冠心患者纳入本研究。对其冠脉造影的斑块形态进行分型。根据斑块形态 ,患者分为两...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68例下腔静脉滤器临床应用体会
收藏 引用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02年 第4期25卷 250-251页
作者: 柳志红 赵彦芬 倪新海 陈白屏 杨跃进 高润霖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肺循环研究室 北京100037
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一常见,绝大多数发生于下肢.约50%~70%的患者并发肺血栓栓塞症(PTE)[1],其中25%~30%因未接受正确治疗而死亡.经皮放置下腔静脉滤器(IVCF)在西方国家自问世已有30年,经不断改进,操作简便易行,近年广泛用于PTE...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冠心合并肥厚型心肌的诊断与处理
收藏 引用
中国循环杂志 2002年 第3期17卷 169-170页
作者: 秦学文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冠心病研究室 北京市100037
肥厚型心肌 (hypertrophiccardiomyopathy ,HCM )是一种较常见的心脏疾。近 2 0余年来 ,由于诊断技术的不断提高 ,HCM的临床检出率明显提高 ,同时发现部分患者合并冠心。由于两种疾的症状和心...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支架置入治疗主动脉狭窄
收藏 引用
中国循环杂志 2002年 第2期17卷 115-117页
作者: 蒋雄京 明广华 吴海英 张宇清 王兵 白冰冰 郑德裕 刘国仗 刘力生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阜外心血管病医院高血压研究室 北京市100037
目的 :评估经皮支架置入治疗主动脉狭窄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8例患者 ,年龄 14~ 5 2 ( 31± 13)岁 ,均有严重的高血压、主动脉明显狭窄。经股动脉路径置入球囊扩张支架及自膨胀支架各 4例。结果 :8例患者的变均位于胸主动脉。...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心力衰竭分子机制研究的新进展
收藏 引用
中国循环杂志 2002年 第6期17卷 476-478页
作者: 姜立群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阜外心血管病医院生化研究室 北京市100037
心力衰竭 (心衰 )的决定性机制是心肌重塑。神经内分泌—细胞因子引起心肌重塑主要是通过信号传导途径和细胞凋亡过程参与的。近年来有关心衰的细胞治疗也有了很大进展。
来源: 评论
冠心介入治疗进展 (3)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新概念
收藏 引用
中国循环杂志 2002年 第6期17卷 407-409页
作者: 杨跃进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冠心病研究室 北京市100037
根据病理生理机制 ,急性心肌梗死 (AMI)是由于冠状动脉(冠脉 )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后 ,在血小板激活和聚集的基础上有血栓形成 ,致冠脉急性闭塞的结果。因此 ,治疗AMI的关键是尽早实施冠脉血运重建术 ,迅速使闭塞的梗塞相关冠脉(I...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心肌缺血的预适应和心肌缺血的叠加效应
收藏 引用
中国循环杂志 2002年 第1期17卷 3-4页
作者: 陈纪林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冠心病研究室 北京市100037
心肌缺血的预适应 (Preconditioning)这一术语是由Murry于 1986年提出的 ,其含义是指心肌在接受初次短暂的缺血刺激后 ,增强了对其后缺血刺激的耐受性 ,以至于明显延长了产生不可逆心肌损伤的时间。Murry的试...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介入心脏学的若干新进展——第六届国际介入心脏学研讨会暨示教演示会议纪要
收藏 引用
中国循环杂志 2002年 第1期17卷 77-78页
作者: 唐熠达 杨跃进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冠心病研究室 北京市100037
由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日本镰仓综合院和香港心血管病学院联合主办的第六届国际介入心脏学研讨会暨示教演示于2001年9月26日-29日在北京召开,来自17个国家的百余名国外专家和包括香港、台湾在内的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的近千名...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冠心介入治疗进展 (2)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介入治疗
收藏 引用
中国循环杂志 2002年 第6期17卷 406-407页
作者: 陈纪林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冠心病研究室 北京市100037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包括Q波性急性心肌梗死(AMI),非Q波性AMI和不稳定心绞痛。他们的主要发机制都是在斑块破裂的基础上诱发急性血栓形成,如果形成急性闭塞性血栓则主要造成ST段抬高的Q波性AMI,...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心脏起搏器远程随访系统的临床应用
收藏 引用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02年 第12期30卷 756-757页
作者: 华伟 王方正 张澍 张奎俊 马坚 姚焰 楚建民 陈柯萍 孙瑞龙 陈新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阜外心血管病医院临床电生理研究室 北京100037
植入心脏起捕器的患者必须定期随访,以了解起搏器的工作状态,必要时调整起搏器的参数,以保证起搏器发挥其功能。发现电池耗竭时,应及时更换起搏器,以保证患者的安全。然而,定期到医院随诊,对外地患者很不方便,还需花费交通、住...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