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595 篇 期刊文献
  • 17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612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585 篇 医学
    • 530 篇 临床医学
    • 34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 34 篇 医学技术(可授医学...
    • 23 篇 中西医结合
    • 22 篇 基础医学(可授医学...
    • 13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2 篇 中医学
  • 56 篇 工学
    • 39 篇 生物医学工程(可授...
    • 14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8 篇 生物工程
    • 1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7 篇 理学
    • 7 篇 生物学
  • 4 篇 农学
    • 3 篇 作物学
    • 1 篇 畜牧学
  • 4 篇 管理学
    • 3 篇 公共管理
    • 1 篇 工商管理
  • 1 篇 哲学
    • 1 篇 哲学
  • 1 篇 经济学
    • 1 篇 应用经济学
  • 1 篇 历史学
    • 1 篇 中国史

主题

  • 55 篇 冠心病
  • 55 篇 治疗
  • 32 篇 高血压
  • 28 篇 心律失常
  • 26 篇 诊断
  • 22 篇 危险因素
  • 22 篇 心血管疾病
  • 20 篇 心电图
  • 18 篇 心房颤动
  • 18 篇 心肌梗塞
  • 17 篇 临床应用
  • 16 篇 心动过速
  • 16 篇 心血管病
  • 16 篇 流行病学
  • 16 篇 心肌梗死
  • 15 篇 体外循环
  • 14 篇 摘要
  • 14 篇 原发性高血压
  • 13 篇 超声心动图
  • 13 篇 射频消融

机构

  • 418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
  • 49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
  • 30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
  • 28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心...
  • 20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
  • 15 篇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 14 篇 阜外心血管病医院
  • 8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心...
  • 7 篇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 7 篇 北京市中国医学科...
  • 7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
  • 6 篇 中央民族大学
  • 6 篇 北京医科大学
  • 6 篇 卫生部北京医院
  • 5 篇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 5 篇 北京大学
  • 5 篇 心血管病研究所
  • 4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
  • 4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 中...
  • 4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

作者

  • 88 篇 王方正
  • 83 篇 陈纪林
  • 75 篇 杨跃进
  • 68 篇 高润霖
  • 60 篇 陈新
  • 54 篇 张澍
  • 53 篇 陈在嘉
  • 50 篇 刘迎龙
  • 46 篇 马坚
  • 45 篇 惠汝太
  • 42 篇 华伟
  • 38 篇 张奎俊
  • 32 篇 武阳丰
  • 31 篇 秦学文
  • 31 篇 乔树宾
  • 28 篇 刘力生
  • 27 篇 阮英茆
  • 26 篇 姚民
  • 25 篇 楚建民
  • 24 篇 李一石

语言

  • 612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先心病研究室"
612 条 记 录,以下是281-290 订阅
排序:
谈医学生涯中部分难忘的例(一)
收藏 引用
中国循环杂志 2002年 第6期17卷 473-473页
作者: 陈在嘉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冠心病研究室 北京市100037
从事临床实践的长河中,除认识疾的普遍规律外,常遇到一些在诊治中其特殊的例。对这些患者的诊治,从中能获得启迪和积累不少经验。回忆起这些患者,至今仍历历在目,终生难忘。我试图列举出一些案例,与青年医师交流,也许有裨益。
来源: 评论
关于心房颤动抗凝治疗中的几个问题
收藏 引用
中国循环杂志 2002年 第6期17卷 472-472页
作者: 张澍 陈柯萍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阜外心血管病医院电生理研究室 北京市100037
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最常见的持续性快速心律失常,房颤对患者的最主要危害是增加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其发生率是非房颤患者的5倍。国外大规模的临床试验显示,华法林抗凝治疗使房颤患者脑卒中的发生率下降68%,总死亡率下降33%。...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高血压治疗的最佳选择
收藏 引用
中国循环杂志 2002年 第2期17卷 153-153页
作者: 谢晋湘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阜外心血管病医院高血压研究室 北京市100037
尽管我们对高血压的理生理认识以及临床治疗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在临床工作中有一个重要的问题仍然没有解决,即如何提高降压治疗的耐受性,改善血压的长期控制率。这涉及到人与医生的问题。
来源: 评论
贝凡洛尔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和安全性评价
收藏 引用
高血压杂志 2002年 第5期10卷 437-439页
作者: 黄洁 李一石 柯元南 郭冀珍 孙兴昌 王莉 华潞 汪芳 苏琦 成小如 刘力生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暨阜外心血管病医院临床药理研究室 北京100037 北京中日友好医院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高血压所
目的 随机、开放、平行对照的比较评价两种选择性 β1受体阻断剂 (贝凡洛尔 美托洛尔 )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原发性高血压患者 136例 ,随机分为两组服用贝凡洛尔 10 0mg~ 2 0 0mg d或美托洛尔10 0mg~ 15 0mg ...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房间隔球囊造口术治疗重症原发性肺动脉高压一例
收藏 引用
中国循环杂志 2002年 第4期17卷 294-294页
作者: 高莹 戴汝平 程显声 徐仲英 马展鸿 陈白屏 倪新海 梁岩 毛懿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脏肺循环研究室 北京市100037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放射科 北京市100037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内科 北京市100037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 北京市100037
患者女性,33岁。活动后感胸闷、心悸,下肢水肿伴反复晕厥3年。1年前劳累后突然晕倒,不省人事,以后气短进行性加重,半年前开始咯血。于2001年9月收入我院。查体:血压90/70 mmHg(1 mmHg = 0.133 kPa),呼吸35次/分、心率102次/分,...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心房颤动:控制心率与转复并维持窦性心律?
收藏 引用
中国循环杂志 2002年 第5期17卷 353-353页
作者: 张澍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阜外心血管病医院临床电生理研究室 北京市100037
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持续性快速心律失常,虽然其本身并不具有致命性特点,但房颤患者可以有各种临床症状,生活质量下降,若产生心房附壁血栓可引起缺血性脑卒中,从而增加患者死率。此外对针对房颤的抗心律失常药产生...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反射式血氧饱和度监测仪的设计
收藏 引用
北京生物医学工程 2002年 第4期21卷 271-272页
作者: 李景文 龙村 张保洲 朗亚军 黄兵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阜外心血管病医院体外循环科 100037 北京师范大学光电探测研究室 100875 卫生部北京医院麻醉科 100730
反射式血氧饱和度监测仪利用血液对光辐射吸收 (或反射 )强度成固定测量关系的原理研究心外科体外循环下的血氧饱和度。它由转换器、驱动器、中央处理模块及液晶显示模块组成。由一分三光缆连接反射探头、核心后处理系统及数字显示系统...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向患者说明ICD适应证是医生的责任
收藏 引用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02年 第4期6卷 197-197页
作者: 陈新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阜外心血管病医院电生理研究室 北京100037
本期刊登了王方正等代表两个学会的一篇指南性文章,借鉴了AHA /ACC的经验和新资料,结合我国实际,提出了中肯意见.心脏骤停若不能获得迅速有效治疗便进展为心脏性猝死(SCD).心脏骤停大多发生在医院外,能被成功复苏的机会很小.有些心脏...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对于反复发作心房颤动人控制心率还是维持窦性心律?——AFFIRM临床试验介绍
收藏 引用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02年 第5期6卷 302-302页
作者: 华伟 张澍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阜外心血管病医院电生理研究室 北京100037
心房颤动(房颤)的主要后果包括脑卒中及相关的死率增加.一少部分人如果房颤长期伴有快速的心率,将导致心动过速引起的心肌.对于反复发作的房颤,传统的治疗策略主要是抗凝以及维持窦性心律,或控制心率.
来源: 评论
统一Brugada综合征的诊断标准并加强对其分子遗传学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02年 第6期6卷 325-325页
作者: 陈新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阜外心血管病医院电生理研究室 北京100037
本期刊登了杨新春医生等对Brugada综合征近年认识进展的综述,值得一读.这个综述就心电图特征、诊断标准、鉴别诊断、以及危险分层和预后等方面,作了简要阐述.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