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73 篇 期刊文献

馆藏范围

  • 173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40 篇 艺术学
    • 121 篇 美术学
    • 3 篇 艺术学理论
    • 1 篇 戏剧与影视学
  • 19 篇 教育学
    • 17 篇 教育学
    • 2 篇 体育学
  • 8 篇 历史学
    • 5 篇 考古学
    • 4 篇 中国史
  • 4 篇 法学
    • 2 篇 社会学
    • 1 篇 政治学
  • 3 篇 文学
    • 3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1 篇 经济学
    • 1 篇 理论经济学
  • 1 篇 理学
    • 1 篇 科学技术史(分学科...
  • 1 篇 军事学
    • 1 篇 军制学
    • 1 篇 军队政治工作学

主题

  • 8 篇 李晓军
  • 6 篇 书法艺术
  • 5 篇 作品
  • 4 篇 中国艺术研究院
  • 4 篇 纸本
  • 4 篇 书法作品
  • 4 篇 协会会员
  • 4 篇 书法
  • 3 篇 书画艺术
  • 3 篇 艺术创作
  • 3 篇 梅墨生
  • 3 篇 书画作品
  • 3 篇 简介
  • 2 篇 笔墨技法
  • 2 篇 月夜
  • 2 篇 书法作品展
  • 2 篇 中国国家画院
  • 2 篇 元好问
  • 2 篇 壬辰
  • 2 篇 印宗秦汉

机构

  • 84 篇 中国艺术研究院中...
  • 81 篇 中国国家画院
  • 78 篇 荣宝斋画院
  • 54 篇 中国艺术研究院艺...
  • 53 篇 北京市西城区书法...
  • 42 篇 文化部青联书法篆...
  • 40 篇 中国书法家协会
  • 36 篇 北京市海淀区美术...
  • 34 篇 中国国家画院书法...
  • 27 篇 北京大学
  • 18 篇 中国国家画院书法...
  • 18 篇 中国国家画院书法...
  • 17 篇 中央文史研究馆书...
  • 16 篇 中央党校中国领导...
  • 16 篇 西泠印社
  • 15 篇 中国艺术研究院文...
  • 14 篇 中国画学会
  • 12 篇 中国城镇化促进会...
  • 10 篇 中国国家画院书法...
  • 9 篇 中国艺术研究院

作者

  • 68 篇 李晓军
  • 32 篇 魏广君
  • 12 篇 洪厚甜
  • 11 篇 梅墨生
  • 11 篇 张公者
  • 6 篇 刘洪彪
  • 5 篇 李刚田
  • 4 篇 曾翔
  • 4 篇 唐楷之
  • 3 篇 李一
  • 3 篇 马啸
  • 3 篇 曾来德
  • 3 篇 朱培尔
  • 3 篇 魏杰
  • 2 篇 胡抗美
  • 2 篇 杜大恺
  • 2 篇 胡传海
  • 2 篇 卢禹舜
  • 2 篇 张学群
  • 2 篇 朱天曙

语言

  • 173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中国国家画院书法院篆刻研究所"
173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人生的行迹
收藏 引用
中国书法 2023年 第3期 126-133页
作者: 徐正濂 中国国家画院书法篆刻所 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 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篆刻艺术院 西泠印社
一二〇二三年我七十周岁,很多学生怂恿我、支持我办个展览纪念一下。我考虑:展览小无波澜,除非你拿得出惊世骇俗的作品,我不可能;展览大则费周章,要扰动很多人事、物事和钱事。况且现在再大的展览,也就开幕式热闹,开幕后大家一哄而散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但开风气不为师——赵冷月书法刍议
收藏 引用
书法 2023年 第8期 194-203页
作者: 蒋再鸣 中国国家画院书法篆刻研究所
当我不止一次读到姜夔《扬州慢》词中的“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句子,便不由自主地想到赵冷月。他在二○二年去世,距今已经二十多年了。但现实中,针对他书法的讨论,从来未曾远去,并非是“冷月无声”。有关他的书法总体...
来源: 评论
碑帖价值评估与深度挖掘的作用和意义
收藏 引用
文物天地 2024年 第4期 18-24页
作者: 魏广君 续鸿明 中国国家画院书法篆刻所 京华印社 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学艺术创作院 不详
以新的方式梳理古代碑学遗产问:“缘于图像背景的社会和艺术·金石书法研究与创作系列展”在书法界、文博界反响很大,作为主持者,你当初策划这一系列展览有何考虑?并请介绍一下系列展已举办的展览和接下来的展出计划。
来源: 评论
从古籍中汲取新能量,开拓当代书法新局面
收藏 引用
艺术品鉴 2023年 第4期 20-21页
作者: 魏广君 中国国家画院书法院篆刻研究所 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创作院 荣宝斋画院 北京大学书画名家工作室 中央党校中国领导科学研究会
金石碑刻拓本是存续中国典籍文字与书法艺术的重要载体之一,通过对拓本的解读,使我们不仅不能对经典性的金石碑刻书法随心欲地进行“虚幻”处理,而且,随着文化环境的转变性要求,书法的艺术性在当代得以凸显。书法在当代的“新变”来...
来源: 评论
魏杰篆刻集评
收藏 引用
中国书法 2022年 第8期 130-133页
作者: 魏杰 卢禹舜 徐涟 杨晓阳 曾来德 帮抗美 魏广君 中国国家画院书法篆刻所 中国书协篆刻专业委员会 中国书协培训中心 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篆刻艺术院 西泠印社 北京理工大学中国陶瓷印艺术研究中心艺术委员会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书法篆刻院艺术委员会 终南印社 不详
卢禹舜:魏杰的篆刻作品非常有代表性。他的作品从传统中走来,有着深厚的中华传统文化基础和对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深入理解。魏杰以敬畏前人、敬畏历史、敬畏传统的态度做学问,下大功夫临摹了诸多艺术精品,并在对历史文化传统血脉的赓续...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古代书画修复的思考与经验
收藏 引用
人民周刊 2024年 第13期 90-92页
作者: 陆宗润 中国国家画院书法篆刻专业委员会 中国艺术研究院 南京师范大学书画保护与修复研究所 山东大学 中国收藏家协会书画分会
我国古代书画作品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与文明,但因各种复杂原因会造成不同程度的破损,即使历史上在皇宫里保存良好的作品每200年也需要修复一次,民间受保存条件限制则时间更短。现在我们看到的精美的《五牛图》、大量的古籍版本和马王...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叶恭绰《遐庵谈艺录》一则
收藏 引用
群言 2024年 第4期 65页
作者: 洪厚甜 中国国家画院书法篆刻所 中国艺术研究院书法院
~~
来源: 评论
秦汉砖铭的“篆刻”本色
收藏 引用
中国书画 2022年 第5期 40-76页
作者: 魏杰 蔡大礼 赵熊 邹涛 王东声 冯宝麟 中国国家画院书法篆刻所 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篆刻院 西冷印社 中国陶瓷印艺术研究中心 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篆刻院理论部 不详
“印宗秦汉”成为流派印以来的不二法门,即凡篆刻当宗法“秦印”“汉印”。但秦汉“刻”制的文字,除了“印章”,尚有为数众多的砖铭。两者都是秦汉艺术精神的写照。相较而言,秦印、汉印多了些“规矩”,而砖铭同样出自下层官吏、底层百姓...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我的习书心得
收藏 引用
老年教育(书画艺术) 2021年 第5期 36-37页
作者: 李刚田 中国国家画院 中国国家画院书法篆刻院 中国艺术研究院书法院 中国艺术研究院篆刻院 郑州市书法家协会 郑州大学书法学院 西泠印社
书法的根本,是中华美学、哲学乃至做人的最高境界,是《大学》中说的"心正"与"意诚"。但书法之路看似容易却十分艰辛。到了如今的年龄,慢慢地又回到儿时的心态,顺乎心情自然与生理自然来写字,已无"念想"...
来源: 评论
李刚田书法作品
收藏 引用
社会科学战线 2021年 第8期 F0003-F0003页
作者: 李刚田 西泠印社 郑州大学书法学院 中国国家画院 中国国家画院书法篆刻院 中国艺术研究院书法院 中国艺术研究院篆刻院
~~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