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4,298 篇 期刊文献
  • 1,768 篇 会议
  • 1 件 标准

馆藏范围

  • 6,067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3,481 篇 理学
    • 3,085 篇 地质学
    • 197 篇 地球物理学
    • 115 篇 化学
    • 41 篇 地理学
    • 38 篇 生态学
    • 37 篇 物理学
    • 31 篇 海洋科学
    • 17 篇 生物学
    • 15 篇 大气科学
    • 14 篇 天文学
  • 3,126 篇 工学
    • 2,629 篇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
    • 108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100 篇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 88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69 篇 测绘科学与技术
    • 63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41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39 篇 矿业工程
    • 37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34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33 篇 软件工程
    • 26 篇 水利工程
    • 18 篇 农业工程
    • 14 篇 信息与通信工程
  • 103 篇 农学
    • 88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36 篇 管理学
    • 19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23 篇 经济学
    • 20 篇 应用经济学
  • 15 篇 教育学
    • 15 篇 教育学
  • 15 篇 艺术学
    • 15 篇 美术学
    • 14 篇 设计学(可授艺术学...
  • 10 篇 医学
  • 3 篇 法学
  • 3 篇 历史学
  • 2 篇 哲学
  • 1 篇 文学

主题

  • 398 篇 地球化学
  • 124 篇 矿床成因
  • 124 篇 流体包裹体
  • 101 篇 花岗岩
  • 101 篇 金矿床
  • 101 篇 成矿作用
  • 93 篇 锆石u-pb年龄
  • 92 篇 地球化学特征
  • 91 篇 岩石学
  • 89 篇 微量元素
  • 83 篇 年代学
  • 81 篇 地质构造
  • 74 篇 新疆
  • 74 篇 岩石成因
  • 71 篇 黄铁矿
  • 64 篇 锆石u-pb定年
  • 61 篇 青藏高原
  • 60 篇 同位素
  • 59 篇 锆石
  • 59 篇 地质特征

机构

  • 5,391 篇 中国地质大学
  • 499 篇 地质过程与矿产资...
  • 282 篇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
  • 158 篇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
  • 122 篇 成都理工大学
  • 116 篇 南京大学
  • 106 篇 西北大学
  • 104 篇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
  • 102 篇 地质过程与矿产资...
  • 99 篇 北京大学
  • 97 篇 中国地质调查局发...
  • 93 篇 中国科学院大学
  • 87 篇 东华理工大学
  • 80 篇 吉林大学
  • 59 篇 中山大学
  • 56 篇 中国石油大学
  • 53 篇 长安大学
  • 53 篇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
  • 50 篇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
  • 49 篇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

作者

  • 158 篇 邓军
  • 136 篇 罗照华
  • 130 篇 张招崇
  • 128 篇 郑建平
  • 127 篇 薛春纪
  • 125 篇 莫宣学
  • 121 篇 吕新彪
  • 117 篇 刘勇胜
  • 111 篇 李胜荣
  • 108 篇 胡兆初
  • 107 篇 刘家军
  • 99 篇 刘俊来
  • 98 篇 赵志丹
  • 95 篇 成秋明
  • 91 篇 杨立强
  • 89 篇 张达
  • 83 篇 王国灿
  • 82 篇 狄永军
  • 79 篇 陈建国
  • 78 篇 冯庆来

语言

  • 6,064 篇 中文
  • 3 篇 英文
检索条件"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
6067 条 记 录,以下是21-30 订阅
排序:
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新分析模式及其在地球科学中的应用
收藏 引用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22年 第1期52卷 98-112页
作者: 冯彦同 张文 胡兆初 刘勇胜 罗涛 何焘 刘宏 喻昆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 武汉430074
本研究提出了一种新的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LA-ICP-MS)分析模式,即采用短时间、高频率的激光剥蚀方式产生峰形信号,并结合线性回归校正策略来计算元素含量或同位素比值.为了评估该分析模式在地球科学中的应用范围,我们对高空...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四川盐源小高山晚二叠世玄武岩矿物学、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源区和成因意义
收藏 引用
岩石矿物学杂志 2025年 第3期44卷 501-521页
作者: 李宏博 章西焕 杨小男 彭艳菊 李常权 中国地质博物馆 地质标本研究与检测实验室北京100034 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3
高钛/低钛玄武岩的源区特征和成因机制是大火成岩省研究的重要科学问题,峨眉山大火成岩省亦是如此。本文针对四川盐源小高山晚二叠世玄武岩开展了矿物学、年代学、地球化学和同位素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小高山玄武岩属于钠质拉斑玄武岩系...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地幔不均一性与地幔循环的多维表征和原因思考
收藏 引用
地质学报 2024年 第3期98卷 662-679页
作者: 郑建平 刘为先 王伟 马强 吴树成 戴宏坤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科学学院 湖北武汉430074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 湖北武汉430074
地幔早先经核-幔-壳分异形成,后受不同尺度对流和循环的影响,因而具有不均一性特征。近三十年来,地幔化学通过研究大洋玄武岩发现了多样地幔端元和非放射性同位素证据并证明了地幔不均一性,逐渐建全了地幔地球化学体系。然而,地幔不均...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数据驱动的南岭地区花岗岩岩体含矿性判别
收藏 引用
地质科技通报 2025年 第1期44卷 332-345页
作者: 花旗 夏庆霖 刘奇锋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资源学院 武汉430074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 武汉430074
花岗岩作为成矿作用的重要参与者,对它的研究有利于了解钨锡成矿作用的地球化学过程并区分岩体的含矿性。收集了南岭地区含钨花岗岩、含钨锡花岗岩和不含矿花岗岩的主量元素和稀土元素数据,共42个岩体466组数据。总结对比了3类岩体的地...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迁移学习及其在固体地球科学中的应用
收藏 引用
地质科技通报 2025年 第1期44卷 346-356页
作者: 林秋怡 左仁广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资源学院 武汉430074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 武汉430074
随着地球科学进入大数据时代,机器学习成为可发现数据复杂结构与模式的新兴工具。作为机器学习的一个重要子领域,深度学习通过构建多层隐含层的方式,层层递进地学习海量数据内在特征,可达到提高分类或预测效果等目的。然而机器学习模型...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喜马拉雅淡色花岗岩识别
收藏 引用
地学前缘 2023年 第5期30卷 216-226页
作者: 王子烨 左仁广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 湖北武汉430074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资源学院 湖北武汉430074
稀有金属在新材料、新能源和信息技术等新兴产业中具有不可替代性,已成为全球争夺的关键战略性矿产资源。喜马拉雅地区广泛发育呈东西向分布的淡色花岗岩带,延绵上千千米,已被证实具有较大的稀有金属找矿潜力,有望成为我国重要的稀有金...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桂西那端地区喀斯特型铝土矿成矿环境及次生地表改造作用研究
收藏 引用
现代地质 2025年
作者: 覃荣峰 杨淑娟 马欢 陈方戈 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桂西铝土矿是我国喀斯特型铝土矿的典型代表。前人研究多聚焦于桂西地区主要矿区铝土矿的物质组成、物质来源和成因机制,并得到了丰富的成果,但对该地区铝土矿成矿后改造作用研究较少,且关于桂西铝土矿的成矿环境仍然存在争论。本文...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内蒙古化德地区二叠纪—三叠纪侵入岩年代学及地球化学特征:对古亚洲洋东段构造演化的制约
收藏 引用
地质学报 2024年 第1期98卷 116-137页
作者: 靳胜凯 刘博 马明 殷嘉乐 中国地质调查局廊坊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 河北廊坊065000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3
本文对华北克拉通北缘中段内蒙古化德地区二叠纪—三叠纪5个花岗质侵入体进行了岩相学、地球化学、锆石U-Pb年代学以及Sr-Nd-Hf同位素研究。结果表明本次所研究的岩体主要起源于华北克拉通古老下地壳的部分熔融,八音察汗岩体形成于早二...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银同位素在矿床学中的应用
收藏 引用
地学前缘 2025年
作者: 江玲 张红雨 刘家军 赵青青 许康宁 豆明新 张翊卓 翟德高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
银同位素在矿床研究中的应用领域相对新颖。近年来随着分析测试技术的提升,研究人员已开始运用银同位素追踪并探究热液成矿系统中贵金属的迁移与矿化机制,进而深入理解贵金属矿床的形成过程,尤其揭示成矿流体中银的运移规律与同位素...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西昆仑晚三叠世巴尔达灵花岗岩体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及对古特提斯后碰撞构造演化的约束
收藏 引用
岩石学报 2024年 第6期40卷 1887-1906页
作者: 杜保峰 李珊珊 张荣臻 胡红雷 乔天荣 钱金龙 杨府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深时数字地球前沿科学中心 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北京100083 河南省地质研究院 河南省金属矿产成矿地质过程与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郑州450016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数理学院 北京100083
西昆仑造山带发育大量早中生代岩浆岩,其形成与古特提斯洋俯冲碰撞密切相关,而关于古特提斯后碰撞具体时限仍存在较大争议。巴尔达灵花岗岩体是西昆仑造山带面积最大的慕士塔格复式岩体组成部分,本文对其开展了岩石学、LA-ICPMS锆石U-P...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