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26 篇 期刊文献
  • 58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184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07 篇 工学
    • 94 篇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
    • 5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3 篇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 2 篇 信息与通信工程
    • 2 篇 测绘科学与技术
    • 2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1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1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1 篇 水利工程
    • 1 篇 核科学与技术
    • 1 篇 农业工程
  • 96 篇 理学
    • 81 篇 地质学
    • 6 篇 地球物理学
    • 5 篇 生态学
    • 2 篇 化学
    • 1 篇 物理学
    • 1 篇 大气科学
    • 1 篇 生物学
  • 4 篇 农学
    • 4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1 篇 教育学
    • 1 篇 教育学
  • 1 篇 管理学
    • 1 篇 公共管理

主题

  • 9 篇 地球化学
  • 8 篇 金矿
  • 7 篇 矿床成因
  • 7 篇 金矿床
  • 6 篇 流体包裹体
  • 6 篇 成矿作用
  • 5 篇 粉煤灰
  • 5 篇 黄铁矿
  • 5 篇 中生代
  • 5 篇 成矿流体
  • 4 篇 分形
  • 4 篇 铅锌矿
  • 4 篇 前河
  • 4 篇 构造体制
  • 4 篇 控矿特征
  • 4 篇 多金属矿床
  • 4 篇 非线性
  • 4 篇 成矿预测
  • 4 篇 成矿系统
  • 4 篇 闽中

机构

  • 174 篇 中国地质大学
  • 13 篇 中国地质调查局发...
  • 11 篇 黑龙江省地质调查...
  • 8 篇 地质过程与矿产资...
  • 6 篇 黑龙江省地质调查...
  • 4 篇 广州大学
  • 4 篇 北京大学
  • 3 篇 地质过程与矿产资...
  • 3 篇 云南省地矿资源股...
  • 3 篇 岩石圈构造、深部过...
  • 3 篇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
  • 3 篇 岩石圈构造与深部...
  • 2 篇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
  • 2 篇 江西省地质矿产开...
  • 2 篇 岩石圈构造与深部...
  • 2 篇 福建省地质调查研...
  • 2 篇 中国地质矿业总公...
  • 2 篇 福建地勘局
  • 2 篇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
  • 2 篇 中国石油大学

作者

  • 30 篇 狄永军
  • 30 篇 张达
  • 29 篇 邓军
  • 28 篇 王庆飞
  • 23 篇 吴淦国
  • 17 篇 高帮飞
  • 16 篇 李胜荣
  • 16 篇 杨立强
  • 15 篇 余心起
  • 15 篇 邓晋福
  • 15 篇 王长明
  • 12 篇 郭春影
  • 12 篇 申维
  • 11 篇 刘翠
  • 11 篇 肖庆辉
  • 10 篇 申俊峰
  • 10 篇 韩振哲
  • 10 篇 张寿庭
  • 9 篇 赵国春
  • 9 篇 赵海玲

语言

  • 184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及岩石圈构造、深部过程及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84 条 记 录,以下是171-180 订阅
排序:
纳米纤维状白炭黑的孔隙特征
收藏 引用
地质学报 2006年 第4期80卷 490-490页
作者: 王丽娟 鲁安怀 王长秋 郑喜珅 赵东军 刘瑞 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100871 中国地质大学岩石圈构造 深部过程及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
来源: 评论
北武夷篁碧矿田铜多金属成矿特征
北武夷篁碧矿田铜多金属成矿特征
收藏 引用
第八届全国矿床会议
作者: 罗平 王永庆 祝平俊 华嵘辉 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3 中国地质大学岩石圈构造、深部过程及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3 江西省地质矿产开发局赣东北大队 江西上饶334000
篁碧铜多金属矿田位于北武夷冷水坑-梨子坑近东西向中生代陆相火山盆地东端的黄岗山中心式火山盆地内.对1∶5万水系沉积物综合异常检查发现邹家坞、铜坑坞和生米坑铅锌矿区.矿化类型以破碎蚀变岩型铜多金属矿、隐爆角砾岩型铅锌(银)矿为...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表生异极矿成因研究其找矿意义
收藏 引用
矿物岩石 2005年 第2期25卷 1-6页
作者: 刘琰 邓军 杨立强 王庆飞 周应华 高帮飞 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地质大学岩石圈构造 深部过程及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
 云南金顶异极矿产于铅锌矿床氧化带中,基于对该矿床异极矿产出特征、颜色环带、不同颜色环带的成份、显微结构以其他铅锌氧化物的分析,认为异极矿是由硅酸与锌的重碳酸盐溶液反应生成。镜下异极矿集合体纤维交织结构、环带结构、毛...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甘肃西秦岭新生代钾霞橄黄长岩的^(40)Ar/^(39)Ar同位素定年地质意义
收藏 引用
科学通报 2005年 第23期50卷 2638-2643页
作者: 喻学惠 赵志丹 莫宣学 周肃 朱德勤 王永磊 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岩石圈构造 深部过程及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珠宝学院北京100083
提供了从西秦岭6个钾霞橄黄长岩岩筒中分离出的金云母单矿物的40Ar/39Ar同位素定年数据,确定甘肃西秦岭新生代钾霞橄黄长岩的喷发时限主体集中在22~23 Ma之间,结合对青藏高原其周边地区新生代火山岩同位素年代学资料的综合分析,论证...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云南金顶异极矿晶体化学特征与颜色成因探讨
收藏 引用
高校地质学报 2005年 第3期11卷 434-441页
作者: 刘琰 邓军 王庆飞 周应华 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3 中国地质大学岩石圈构造 深部过程及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
为研究云南金顶铅锌矿床中异极矿谱学特征和颜色成因,利用湿法化学全分析、振动光谱仪、X光粉晶衍射仪和电子探针对5组异极矿样品谱学特征和化学成份进行研究。湿法化学全分析得出了异极矿的化学成份,成份中出现了可能致色的铜、铁和镍...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数字高程模型在地表过程研究中的应用
收藏 引用
地学前缘 2005年 第1期12卷 303-309页
作者: 刘少峰 王陶 张会平 程三友 孙亚平 雷国静 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3 中国地质大学岩石圈构造 深部过程及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
数字高程模型(DEM)是人们研究地表过程构造地貌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手段。DEM是地形表面的数字表达,易于三维可视化和统计分析。DEM作为一种空间数据,可以进行各种空间分析,编制平均高程图、山顶面图、谷地面图、局地形图、平均...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闽中地区马面山群东岩组变质岩形成的古构造环境研究
收藏 引用
地学前缘 2005年 第1期12卷 310-320页
作者: 张达 吴淦国 彭润民 吴建设 狄永军 张祥信 汪群峰 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3 中国地质大学岩石圈构造 深部过程及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 福建省地质调查研究院
闽中地区马面山群东岩组地层主要为绿片岩为主的一套古火山沉积建造。其主要岩性类型包括各种成分的绿片岩、大理岩、石英片岩变粒岩类。绿片岩显示海底火山喷发特征,变粒岩原岩为中酸性岩类。东岩组变质岩岩石化学研究表明,绿片岩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山东谢家沟金矿流体包裹体研究地质意义
收藏 引用
现代地质 2005年 第2期19卷 224-230页
作者: 韦延光 王建国 邓军 张志启 林吉照 闫顺令 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地质大学"岩石圈构造 深部过程及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 山东招远市金亭岭矿业有限公司
山东谢家沟金矿是新发现的产于玲珑型花岗岩中的蚀变岩型金矿.对3个成矿阶段含矿流体的温度、压力和成分分析表明,矿床属于浅成中温热液矿床.含矿流体的演化是从高温向低温、从低盐度、低密度向高盐度、高密度的转变.Ⅰ成矿阶段流体包...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河南卢氏—栾川地区铅锌矿成矿多样性分析成矿预测
收藏 引用
地质通报 2005年 第Z1期 200-206页
作者: 王长明 邓军 张寿庭 燕长海 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3 河南省地质调查院 北京100083中国地质大学“岩石圈构造、深部过程及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河南郑州450007
河南省卢氏-栾川地区位于华北陆块南缘与秦岭造山带的衔接位,是中国重要的钼、钨、铅、锌多金属成矿区。通过控矿地质条件与成矿环境多样性分析,将研究区铅锌矿划分为3种成因类型:岩浆热液交代型铅锌矿床、MVT型铅锌矿床和SEDEX型铅...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粉煤灰和城市污泥配施对荒漠土壤持水性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收藏 引用
地球与环境 2005年 第2期33卷 74-78页
作者: 李祯 李胜荣 申俊峰 霍晓君 佟景贵 王对兴 罗军燕 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3 中国地质大学岩石圈构造 深部过程及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 内蒙古包头市环境科学研究院
通过模拟降雨降雨后自然条件下的土壤表面水分蒸发,研究了粉煤灰和城市污泥配施对荒漠土壤持水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施用粉煤灰和城市污泥后的土壤饱和含水率是对照荒漠土壤的1.95倍,持水时间提高7天左右。这对于在干旱缺水的荒...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