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69 篇 期刊文献
  • 2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71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34 篇 艺术学
    • 26 篇 设计学(可授艺术学...
    • 16 篇 美术学
    • 2 篇 艺术学理论
  • 22 篇 工学
    • 5 篇 机械工程
    • 5 篇 交通运输工程
    • 4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3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3 篇 建筑学
    • 3 篇 软件工程
    • 1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1 篇 土木工程
    • 1 篇 水利工程
    • 1 篇 轻工技术与工程
    • 1 篇 船舶与海洋工程
    • 1 篇 食品科学与工程(可...
    • 1 篇 城乡规划学
  • 8 篇 教育学
    • 8 篇 教育学
  • 8 篇 管理学
    • 7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1 篇 工商管理
  • 6 篇 经济学
    • 5 篇 应用经济学
  • 3 篇 历史学
    • 2 篇 中国史
    • 1 篇 考古学
  • 1 篇 法学
    • 1 篇 社会学
  • 1 篇 文学
    • 1 篇 新闻传播学
  • 1 篇 理学
    • 1 篇 科学技术史(分学科...
  • 1 篇 医学

主题

  • 7 篇 选题策划
  • 7 篇 工业设计
  • 4 篇 序言
  • 3 篇 人工智能
  • 3 篇 交互设计
  • 2 篇 建筑设计
  • 2 篇 工业设计系
  • 2 篇 创新设计
  • 2 篇 工业设计协会
  • 2 篇 研究综述
  • 2 篇 《设计》
  • 2 篇 中国特色
  • 2 篇 赋能
  • 2 篇 激发创新
  • 2 篇 工艺美术
  • 2 篇 设计
  • 2 篇 广州美术学院
  • 2 篇 张懿
  • 2 篇 产教融合
  • 1 篇 动机

机构

  • 35 篇 中国工业设计协会
  • 12 篇 清华大学
  • 6 篇 中国工业设计协会...
  • 5 篇 同济大学
  • 5 篇 中国美术家协会
  • 4 篇 中国美术家协会工...
  • 4 篇 中国硅酸盐学会陶...
  • 4 篇 中国陶瓷工业协会
  • 4 篇 广州美术学院
  • 4 篇 北京理工大学
  • 4 篇 南京艺术学院
  • 4 篇 江苏省工业设计学...
  • 4 篇 中国工业设计协会...
  • 3 篇 中国工业设计协会...
  • 3 篇 中国人工智能学会...
  • 3 篇 中国工业设计协会...
  • 3 篇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
  • 3 篇 广东陶瓷协会
  • 3 篇 西安美术学院
  • 3 篇 国家重大文化工程...

作者

  • 5 篇 李杰
  • 4 篇 鲁晓波
  • 3 篇 柳冠中
  • 3 篇 张浩
  • 3 篇 孙远波
  • 3 篇 朱焘
  • 3 篇 罗仕鉴
  • 3 篇 李叶
  • 3 篇 何晓佑
  • 3 篇 张海文
  • 2 篇 蒋红斌
  • 2 篇 苏亚轩
  • 2 篇 孙效华
  • 2 篇 严扬
  • 2 篇 张聪
  • 2 篇 余隋怀
  • 2 篇 胡洁
  • 2 篇 张懿
  • 2 篇 崔天剑
  • 2 篇 李泓

语言

  • 71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中国工业设计协会陶瓷设计专委员会"
71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格物-致知-致志-“再格物”的中国认知逻辑
收藏 引用
美术观察 2023年 第2期 4-7页
作者: 柳冠中 中国工业设计协会专家工作委员会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人类在社进化中从“格物”到“致知”,又从“致知”到“格物”的循环上升中逐渐懂得社价值观和生存战略之间的逻辑。设计不能跟随市场、满足市场,要看到这个世界真正的需求,从而定义需求、引领需求、创造需求——“提倡使用,不鼓励...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论创新设计教育中的“六元”认知
收藏 引用
艺术教育 2024年 第1期 26-29页
作者: 何晓佑 中国工业设计协会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设计教育专业委员会 南京艺术学院
时代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从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再将到感官互联网,未来的我们将生活在两个平行世界里面:物理世界和虚拟世界。我们在物理世界中吃喝拉撒睡用做娱游的行为,在虚拟世界当中仍然展现。今天的设计师已不仅仅是面对产品设计...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各美其美,美美与共”,促进中国设计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娄永琪教授在“知·行:设计学科产教融合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高峰论坛”上的致辞
收藏 引用
设计艺术研究 2024年 第6期 4-6页
作者: 娄永琪 同济大学 中国工业设计协会 全国设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 奥地利维也纳应用艺术大学
尊敬的各位家、老朋友和新朋友们,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好!我代表全国设计业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向“知·行:设计学科产教融合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高峰论坛”的举办,表示热烈的祝贺!首先,讲讲大环境。我们当下正处在一个百年未...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中国现代设计探索:在中国场景解决中国设计问题——访中国美术家协会工业设计艺术委员会副主任段胜峰
收藏 引用
设计 2024年 第14期37卷 8-15页
作者: 李杰(采访) 段胜峰 不详 四川美术学院 中国美术家协会工业设计艺委会 教育部高等学校设计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全国设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指导委员会 中国工业设计协会 重庆市美术家协会
设计》:第十四届全国美展的艺术设计展区包含平面设计工业设计、环境设计、建筑设计、服装设计、书籍装帧和信息与交互设计7大板块,请介绍下评审委员阵容、评审标准及奖项设置。段胜峰:本次展览共收到有效投稿作品5083件(套),从中...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与有荣焉——改革年代的设计教育人生
收藏 引用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2023年 第6期 209-210页
作者: 林家阳 吉林动画学院 教育部高等学校设计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中国美术家协会 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 上海市原创设计大师工作室 浙江台州学院艺术学院 西南交通大学设计艺术学院 中国工业设计协会
时间不仅是持续记忆的过程,还涉及环节、情感、场景。时间难以被勾选,但我又不得不负责任地采撷自己有关设计与艺术的截面,并努力将其形成逻辑,呈现给大家。上小学之前,我被寄养在海边的渔家,是大海养育了我幼小的生命,也馈赠了我渴望...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中国设计教育应呼应时代的需求,服务社的发展——鲁晓波教授在“知·行:设计学科产教融合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高峰论坛”上的致辞
收藏 引用
设计艺术研究 2024年 第6期 3-3,6页
作者: 鲁晓波 清华大学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设计学学科评议组 教育部设计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科技部2035国家科技发展战略研究专家组 中国美术家协会 中国工业设计协会
同仁、各位嘉宾上午好!首先,我要祝贺“知·行:设计学科产教融合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高峰论坛”在美丽的江城武汉成功召开。当今社科技的飞速发展、产业的转型升级,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国家提出“以科技创新推动...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王巍:设计是从人的角度驯化智能技术的方法
收藏 引用
设计 2023年 第6期36卷 55-58页
作者: 李杰 李叶 王巍 不详 湖南大学设计艺术学院 湖南大学艺术与设计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中国工业设计协会信息与交互设计专业委员会
设计》王巍《设计》:您如何定义“智能设计”?“智能设计”的重点是“智能”还是“设计”?两者是怎样的关系?王巍:在我们讨论“智能”和“设计”两者关系之前,首先要思考一下,我们谈的是设计的智能还是智能的设计?“设计”是一个很奇...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下肢康复机器人设计研究
收藏 引用
设计 2023年 第18期36卷 42-43页
作者: 王秉奇 巩超(指导)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 中国工业设计协会信息与交互设计专业委员会 中国人类功效学会设计工效学分会 北京城市副中心工业设计人才工作站
作者阐述:对下肢康复机器人的应用场景、紧急故障、人机交互和固定方式进行模块化创新设计。第一,设计一款具有变形功能的多场景康复支架,适应卧床、坐姿以及步态模拟的场景,通过与下肢外骨骼的配合使用,帮助用户完成康复训练,使核心部...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王涛:寻找优秀传统文化的新价值是时代赋予年轻人的责任和机遇
收藏 引用
设计 2022年 第14期35卷 62-68页
作者: 李杰 李叶 王涛 不详 广州美术学院工业设计学院 广东省集美设计工程有限公司 中国工业设计协会设计教育分会 广东省高等学校工业设计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广东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指导委员会
设计》王涛《设计》:请您简单介绍一下广州美术学院工业设计学院的基本情况及学院在工业设计业领域内教学特色。王涛:广州美术学院工业设计学院成立于2010年9月,由前“设计学院”划分出的工业设计、产品设计、染织艺术设计、服装与...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智慧城市背景下未来医疗救护车辆概念设计
收藏 引用
设计 2023年 第18期36卷 10-11页
作者: 李若飞 杨梅(指导) 山东科技大学 山东科技大学艺术学院 山东省本科教育教学设计类专业教育指导委员会 山东省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 中国工业设计协会设计教育分会
作者阐述:院前急救是医疗救护的第一阵地,其工作效率和水平直接关系到急危重症的救治成功率。近年来,随着新兴技术的成熟和普及,智慧城市建设正在逐步实现,为现代城市急救医疗体系的诸多问题提供了破局之策。技术的更新让医疗救护车不...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